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293)

作者:端瑜 阅读记录

魏次辅沉思说道,“看来这郑山辞对夫郎用情颇深。”

他看重的倒不是情深,只是觉郑山辞的人品好,不在他人面前说坏话。

“我是对他们有些喜欢的。郑大人从地方上走上来的,干的都是实事。你当时不是在翰林院做庶吉士么,你还跟我说,想去地方锻炼。”

魏次辅不知什么时候跟魏夫郎说过这话,但他确实是想去地方锻炼,听了魏夫郎的话只笑,“我之前是有说过。郑山辞这个年轻人是不错。”

要说还是枕头风,以前魏次辅听过郑山辞的名字没放在心上,今天听魏夫郎跟他提了,还把郑山辞的事跟他少时想去地方锻炼的事联系起来,魏次辅一下子就把郑山辞记住了。

说了虞澜意坏话的勋贵子弟回到家里垂头丧气的。他娘跟老子都在席面上,知道自家小子这般轻狂,当着人的相公去说别人夫郎的坏话,心里气得发慌。

这真真是蠢笨如猪。

这说便说了,还偏生让魏夫郎和一众夫人跟夫郎都听见了,甚至当事人也在场,这完全就是留把柄给人家,顺便把长阳侯府得罪了,顺便还在高官夫人面前留下一个嚼舌根的印象。

勋贵子弟回到家里被父母骂死。

过几天走在路上还被人套麻袋打了一顿,理都不知道该找谁说去。

……

郑山辞到了户部继续整理户籍。户部的户籍还有一个别称叫做黄册。用黄色的绸或布作为户籍册的封面,登记每家每户的人口数、性别、年龄、婚姻、田宅、资产。黄册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先是由里正整理完毕后送到县衙,再由层层的地方官府筛选、检查、校对后,最终呈到户部面前,户部再进行最后的检查后呈给武明帝。

等武明帝看过,户部就会分门别类保存。一般是按照时间分类入库,再按照大燕的区域划分。朝廷规定每十年进行黄册更新。黄册对于朝廷很重要,接触到黄册的人除了户部的官员外,其余官员想要接触黄册必须得到武明帝的恩准。哪怕是户部的官员要看黄册,也是要得到雷尚书的首肯。

这么多的黄册,也不是郑山辞一个人整理,还有其他的户部官员,郑山辞是给他们分配任务一起来看,因为今年就是到定期换黄册的时候,他们现在手里拿着的是新黄册。

郑山辞晌午去膳堂吃饭时,他的脑子里还全是户籍,家里有几口人,生了几个孩子,田产如何……

崔子期拍了一下郑山辞的肩膀,“郑兄,你这是怎么回事?”

郑山辞笑道,“没事,就是户部的事忙。”

“忙完这阵子就好了。”杜宁早就习惯了,刑部也是一阵一阵的忙。把浙江的贪污案审了,现在刑部就歇下来了。

会试考完了,如今是在殿试,估计新的进士马上就要进入翰林院了。

他们这几个人进过翰林院,只有郑山辞没有进过翰林院。

第116章 长进了

施玄在礼部忙着科举的事,等殿试之后也可以歇下来了。众人聊了一些,萧高阳说道,“还不知这一次的状元会是谁。”

杜宁看向萧高阳笑起来,“怎么,萧兄还想一较高下?”

萧高阳摇头,“只是好奇。”

就算是前三甲,他们也要在翰林院先学习三年才进入六部,这三年也会发生不少的事,萧高阳看向郑山辞,笑了笑。

郑山辞晌午回到自己办公的地方睡觉,还是睡了两刻钟就去藏书楼看书。最近事太忙了,都是断断续续的来。

谢承瞧见郑山辞来了,眼中一亮,又去向郑山辞请教问题。

郑山辞瞧了一眼,是孟子中的一句话。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郑山辞先问谢承是如何理解的。

谢承思忖片刻把自己想法说给郑山辞。他认为规矩就是律法,如果没有规矩了,就会没有上下,大燕没有尊卑,杀人不受法,盗窃不用坐牢,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郑山辞点头,“你说的规矩在于法是对的,儒家讲究教化……”郑山辞用儒家的观点,又用法家的观点给谢承说律法的事。谢承听得极为认真。

郑山辞接着说道,“观天地万物,皆有其序,循道而行,才能如虎添翼。”

谢承的脑子活起来,“大人说的是白昼夜晚会更替,四季轮回,这也是一种规矩?”

郑山辞摇头,“这是一种秩序,哪怕规矩再怎么变,天行秩序都不会变,天行有常。当规矩让所有人都遵守时,习以为常后那才是最可怕的。”

谢承心中似有所悟。

郑山辞说道,“最近事务繁忙,估计会减少晌午来藏书楼的时间,若是公子是来找我的便只能告罪了。”

谢承心中一紧,脱口而出,“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郑山辞笑着摇摇头,“我未曾问公子的名字,公子也别问我的。就当我们是书友就好了。”

能在皇宫中自由出入的少年,除了皇子就是伴读,郑山辞无从去探究,他只知道的若是少年问他问题了,那他解答就好。

谢承回到皇子所,他知道自己找藏书楼的官员打听就能打听出这个人是谁,既然这位大人不想告知姓名,谢承便不去探究。

他回到屋子里,在书房里找书籍。

小太监哎呦一声,“殿下,您要找什么,小的帮您找。”

在他身边的小太监大约二十来岁,唇红齿白的,陪着谢承一起长大,也是认字的。

“我找农耕的书。”

小太监忙不迭去帮谢承一同找,找出三四本放在他的桌子上。

“殿下怎么想起来看这些书了?”

上一篇: 破谜(探案) 下一篇: 枕剑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