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383)

作者:端瑜 阅读记录

郑山辞只把自己想为颍州的百姓做一场大的法事,让他们心中宽慰。

“大人心善,这事我们佛寺接下来了。”了空主持说道。

郑山辞让旺福把银两奉上,“大师不要推辞,这行走世间都要用银子,光是修缮佛寺就要用上不少银两,这法事是我来找大师做的,大师切不可便宜了我。”

了空主持叹了一声,“大人生了一颗玲珑心。”

郑山辞把事情交代清楚后,这便下山去。

颍州的商铺已是开了几家,郑山辞采用的办法还是以工代赈,让百姓们自己去修房屋,有了水泥这般工房的人做事更加得心应手。做活的人可以吃上两菜一汤,没做活的人只是薄粥可以吃。对小孩跟老人不做束缚。

让妇人跟哥儿都可去洗衣做饭,召集颍州的商户跟乡绅聘灾民们去做事,这样也能消化一些人。

“这处州府里需要做饭的婆子跟媳妇的,也可让他们去做。还有另置一纺织坊,叫妇人跟哥儿去做事,如今男子就是把房屋修好才是正事。”

颍州太守点头,让自己的副手去置一纺织坊。像是他们穿在身上的官靴跟官帽的,每年都有磨损,有了纺织坊倒也轻便,余下在民间接点活还能赚点钱。

颍州太守一拍脑袋,怎地他之前没想起这茬来,如今得了郑山辞的点拨,才觉这事的好处。

灾民们吃得好一些,做活有力气。商户们得了府城的告示,为了给太守面子,给朝廷跟太守卖一个好,便在灾区里聘了几个人回家里做活,这签的年限一般是五年,等这五年安生日子过了,以后这府城就恢复过来了,还怕找不到事做。

“让大户们再捐一些不要的旧物过来,这事还要太守夫人出面为好。”郑山辞给颍州太守支招。

“这、郑大人这事夫人能偷偷透露是您的意思么?”颍州太守以后还要在这地界做事,不敢同这府城的大户有龌龊,这样就胆小怕事起来。

“就说是我的意思又如何。你胆子忒小,这事怕不好我回京之后还不知道会说甚话,我这嘴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太守不说话了,知道自己这性子讨了郑山辞的嫌。他心中懊悔,心想要把这事办得漂亮一些,不能得罪钦差。更何况这人还是户部侍郎,轻易开罪不得。这朝中的六部中最得罪不得的就是吏部跟户部。这两个部门天底下的官员都要打交道。

太守夫人应承了相公的话,把这事倒是做得漂亮,让颍州太守松了一口气。

“多亏夫人帮我,不然我还不知该如何向郑大人交代。”

太守夫人拿着茶喝了一口,“夫妻一体,相公说这话就见外了。再者我觉郑大人说的话也有道理,相公是此间的太守,哪怕是这些大户也该依附着我们,我们平日里给他们几分薄面就是了,这遇见大事,相公还要立起来才是。士农工商,这些人该知点分寸。”

太守闻言神色若有所思,“夫人说得是。”

太守夫人费了口舌,见相公把这话听进去了,她这心里就舒坦多了。只要人听得进去话,这就不算坏。

过了几日,西香寺的小沙弥传信来说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了,问郑山辞何时来。

“明日我带百姓们上山,有劳了。”

小沙弥吃了一盏茶离开府邸去回话。

郑山辞出门去灾区,这厢百姓们虽说还是没什么精神,但府衙的人让他们做什么他们还是跟着做。这几日就修了三间水泥房出来,等灾后把房屋修好,又免去了赋税这日子就会慢慢的好过。

一小孩拿了一块糖在吃,郑山辞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

晌午吃饭时,郑山辞就把事情给百姓们说了,“明日我请西香寺给在这次地龙翻身中死去的百姓做一场法事,那里有香烛跟白花,明日不干活,你们若是有心就送他们一场。”

有人张了张口却没说出什么话。

翌日,天色蒙蒙着在下雨,郑山辞直想说倒霉。旺福给他撑着伞出门,郑山辞还想着法事的事,这般下了雨点子要不要延迟一二。

“大人。”旺福低声提醒。

郑山辞回过神来,抬起头来便看见百姓们穿着蓑衣,有的戴着斗笠,他们静默着没一个人说话,郑山辞愣了愣。

他也去穿了蓑衣跟着百姓们一块上山,这街道上零零散散的都是人,他们在雨色下上山。

有的人还带了一些小孩子的布老虎,有巴掌大的鞋子也带上了。

郑山辞联想到小平安,不敢再去看。

这到西香寺的路还算好走,只是距离城中颇远。从城里走到西香寺就要走上一个时辰,百姓大多是虔诚的,他们不嫌累。

郑山辞在京时常锻炼这般把体魄练出来了,跟着百姓走上一遭也没甚。府城的官却是不成,这还是下着雨,这雨斜着下,飘到面上去,让他们狼狈不堪。像是郑山辞这样年轻一些的郎君,颜色又好,这雨敷面上,反而显得清俊文雅起来。

颍州太守便是喊人叫了马车坐上去,他年纪大了经不住折腾。

其余的官员脸皮厚的蹭了太守的车一并上去。

郑山辞是不曾管他们这些的,一路到了西香寺。了空主持见来了这么多人,整个大殿都是满满当当的,大殿站不下就去外边站着。

了空主持就着做法事,郑山辞把颍州百姓死亡的册子交给他。他便拿着册子念名字做法事,这遭有百姓听见名字受不住啜泣出声。

这般每念一个名字就有百姓哽咽几声哭出来,佛寺里一片哭声更添哀伤之意。

上一篇: 破谜(探案) 下一篇: 枕剑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