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427)

作者:端瑜 阅读记录

徐州是地方清丈田地的一个缩影。京城的态度强硬,连庞次辅这样的人都倒台了,可见武明帝是动了真格。他们这些地方上的官员要是不留神就会被薅下去,现今不敢跟上面的硬碰硬。陛下还把都察院和一些户部的官员派下来了,这样他们就更小心了。

一个个地方官员在自己的地盘上都是呼风唤雨的存在,现在遇见从京城下来的官员都是小心招待。

看京城的态度这次一硬到底,没挽回的余地。

地方官员对清丈田地敷衍了事,一方面就是认为京城中有大人物要阻止这件事,结果武明帝先拿京城开刀。京官都倒了,他们这些在地方上的官拿什么斗。要说阳奉阴违也成,都察院跟户部的官员都来了,想要阳奉阴违这就是在把自己的命递到都察院手里。

地方官员老实了。

清丈田地这事让百姓倒是看了一阵热闹,闹得最凶的时候府衙上午的菜市口都染满了血。

“这群人终于遭报应了!”一个老汉痛快的说。

“之前不把地卖给他们,他们就让混混上门来捣乱,不让人做生意,现在终于被砍脑袋了。”

“这些人仗着家里有人在府衙做事就欺男霸女,现在终于被收拾了,这些人一块被收拾了,剩下的人也要夹着尾巴做人,府衙这几年有好日子了。”有书生说道。

家中有势力的,大多都隐匿了田地,清丈田地把这些人一块清走,让百姓的日子又好过了。上街出门时不用心里还夹着小心,生怕遇见这几个纨绔子弟。

田地收拢到府衙,有非法收过来的田地,府衙就物归原主,剩下的田地留着等分地,还有一部分田地租给百姓种植,相当于给府衙种地。

佃户们有的人凑了几两银子去买了一亩地。府衙的主簿会登记下来,一个人拥有的田地超过一百五十亩地就会引起府衙的关注。

佃户们买了田地,心里很高兴。他们打算再到码头上多扛几天沙袋,多攒点钱就可以去买地了。他们不求上好的良田,只要是中等的田地就满足了。工部有新的沤草肥,粪丹,要是田地肥力不好,他们可以多做点肥料,然后每年都轮种。

不做佃户后,也不会吊着一口气去地主的土地上劳作。他们不管是去客栈洗盘子,还是去码头扛东西总归是靠自己的力气在生活。这靠着力气的生活不用把钱再给地主,这是他们自己的钱。

现在佃户们最期盼的就是多攒钱买地回乡好好过日子。

日子有盼头,做什么都有劲。

佃户们浑身疲惫,他们扒拉着饭碗想着多扛几袋沙袋,多赚点钱。

刘大虎就是佃户中的人。他的力气很大,每天在码头上能赚一百文钱。给地主做活时,地主就把他当牛来使唤。

他想当牛还当不成牛。牛这样的牲畜珍贵,用了一阵就要放牛歇息一会儿。但人就不一样,人只要能干活就干活,待遇还不如牛。

刘大虎有次生病要死了,管事打算一张草席就把他打发走了。是他命不该绝自己又活过来了,这样才能撑到现在过好日子。

他想先攒点钱去娶个媳妇,再到乡里置办田产,一辈子就在乡里安家。

这日子他从前没有想过,现在想起来都是美滋滋的。

都是朝廷把这些地主收拾了,让他们自由了。刘大虎心里感激朝廷,朝廷没把他们当根草一样,抛弃就抛弃了,踩死就踩死了。

他们不是牲畜啊,他们也是人啊。

……

京城

清丈田地的事过后,京城就安静下来。郑山辞收到了施玄跟崔子期的信件。施玄先是问候了郑山辞,毕竟郑山辞现在是他的二舅哥,是他的长辈。另外信中提到的就是徐州的事,他们来往书信一般都是夹杂着地方跟朝廷上的事,郑山辞看完了施玄的信。打开崔子期的信看,他是都察院的人,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又不一样了。

崔子期先是吐槽在地方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一点都不威风。郑山辞把崔子期的信看完,都察院的行动还算顺利,毕竟是领了皇帝的命,还给崔子期一把尚方宝剑在。崔子期不会轻易动用,但好歹能威慑这些官员。

郑山辞想了想,把田地收回来朝廷的地就多了,这些地会通过两种方式流出去,一是分地,二就是买卖。郑山辞铺开纸面,给两位好友分别回信。

回完后他叫旺福:“尽快把这两封信寄出去。”

“是,大人。”

两位好友在地方上还顺利,郑山辞看了两个人的信,他觉得对田地还要做出一定的限制,当然他没有想要逆天改变整个田地的宿命。在大燕田地就是最重要的,所以以后还是会发生隐匿田地,侵占田地的事,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延缓这个进度。

郑山辞在奏折上写下限田。

限制购买田地,首先百姓,商人跟官员这三个阶层的人限制购田的数量不能是一样的。郑山辞知道,如果把官员的田地限制太狠,他们反而更会选择隐匿田地,要把握一个度。

官员限制买多少田,郑山辞打算明日把户部的召集过来一块讨论。

郑山辞把事情想完了,他走出书房。

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小平安去找小伙伴玩了,还没到用晚膳的时候他就没回来。虞澜意去找郑夫郎去了,郑山辞想出去走走。

街道的商贩已经开始收摊了,晚上来的又是另一批商贩。郑山辞去买了一碗豆花,问了问卖豆花的大娘。

“大娘,你在这卖豆花多少年了?”

大娘边收拾摊子边说:“我们在这卖豆花卖了十五年了,这豆花都是干干净净,我们自己种的豆子,自己打出来的豆花,又嫩又好吃。京城中的人都喜欢吃。”

上一篇: 破谜(探案) 下一篇: 枕剑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