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442)
郑山辞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
虞长行突然很安心把户部交给郑山辞,陛下是对的。这么会省钱,相信国库的钱会越来越多。
两个人回到祖宅,把东西放下,等长阳侯他们回来就可以上山去祭祖了。
虞澜意跟一众嫂子都是跟着虞夫郎,虞夫人一块去逛集市。虞澜意早就逛过很多次集市了,比虞夫郎还要熟练,他还能跟商贩砍砍价。
他跟郑山辞学的。
买东西拢共就节省了三十两银子。虞澜意瞠目结舌,看似每次去商贩那砍点价格,积少成多就能节省不少。
安哥儿看向虞澜意,目光惊奇。
虞夫郎笑着调侃说:“我还以为你满肚子都是淘气,没想到内里乾坤。”
虞澜意得意洋洋:“我每年都跟郑山辞一块出门买年货,从不假手于他人,跟着他学了不少小妙招。”
虽说集市人来人往很拥挤,味道也不好闻,但跟郑山辞在一起,虞澜意就什么都不怕了。
崔哥儿抱胸睨看了一眼虞澜意,看来虞澜意跟郑大人的关系挺好的,过得很不错。
卫哥儿心里蠢蠢欲动,那以后过节他也要拉着虞宇去集市里买东西,虞宇不懂这些,但力气大,可以给他拎东西。
他的性子弱,虞宇却是一个活泼的性子。两个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家长辈看好了就把亲事定下来。崔哥儿跟虞征定亲前至少还看过,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新婚之夜,两个人互相了解,过得很甜蜜。
他跟崔哥儿的关系很好,因为他们都是地方大族嫁给这对武官兄弟。
是娇娇弱弱的哥儿。
就是跟崔哥儿接触后,卫哥儿觉得对清河崔氏的滤镜有些碎,当然崔哥儿表面上还是很能端住的。
一行人在集市里买东西,他们穿的跟气质都不一样,武昌县这个小县城的大户屈指可数,像是他们这样的人一看就不是他们本地人。
买好东西虞夫郎就带人回到祖宅,小孩子们在烤火,三个小孩堆了一个雪人。虞光给雪人手里塞了一把扫帚,看来对扫地的事颇为怨念。
小平安撅着屁股,搓了一个雪球放在雪人的脚下,看着像是雪人在踢蹴鞠。
虞和柏把自己吃的葡萄,放在雪人的眉心,让他变成二郎神。
小孩子在一起总能找到乐子。
郑山辞在一旁冷得烤火,虞长行站着靠在门上,特别有范,他低垂着眼眸,似乎在想什么。
郑山辞是真冷也很羡慕虞长行的体质,看大舅哥一点都不怕冷。
虞夫郎让下人把东西拎到厨房,虞澜意飞快过来烤火。
冷飕飕的风吹着,虞澜意鼻尖红红的。郑山辞趁其不注意拉着虞澜意的手,双手把他的双手并拢给他传递热度。
虞澜意见阿爹来了,把手缩回来若无其事的烤火。
被郑山辞这样暖了一下,虞澜意的手快速就回温了,暖洋洋的。
“集市还是有很多人,我们在边疆的时候,在军营里一般都是煮些肉菜,喝点小酒就把年过去了。”
边疆是不放假的,每天都要巡逻。虞二爷是一军主帅,更不能离开了。
“今天我们就在老家吃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喝点小酒说说话。”
他们不仅买了烈酒回来,哥儿喜欢喝的酒,孩子喜欢的果浆都买回来了。有下人泡了姜茶过来,每个人都喝一碗暖暖身子,外边的风雪下大了,一家子窝在一起烤火也是难得的闲适。
家里人太多,还分了两堆火。
下人送了瓜果来,虞澜意喜欢嗑瓜子。
郑山辞喝点茶就没吃东西了,他跟三个堂哥坐在一起,聊了一下朝廷的事。
虞征:“这里的雪没有边疆的大,边疆的雪能有我半个人这么高,这里的雪太绵软了。”
虞宇说:“在边疆过年就没这么轻松了,边吃年夜饭还要防着蛮夷,那些孙子最喜欢节日的时候搞偷袭。”
“有时候粮草不足,我们还要去跟百姓借的,幸好朝廷这边还是把粮草运过来不然要饿肚子了,在边疆万事不由人。”虞宇见是一家人什么话都敢说。
“二堂哥说的是,户部这边收到消息会晚一些,其实可以约定一个时间给边疆送粮食。像是一个士兵每个人一个月大约是三两银子,这钱就是分季度运到边疆的。”郑山辞也是刚接触到边疆这一块。
他看了每个月大燕在军资上的花费,难怪现在边疆安稳一些了陛下要裁兵,养兵太费钱了。一个人三两银子,二十万大军,每个月就要支出六十万两银子,一年算下来郑山辞自己都头皮发麻。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这钱还是要省着点花,边疆的钱又不能省,只能在其他方面抠抠搜搜。有时候不是户部故意拖着军饷,是真的没钱。
地方的守备军还好,朝地方衙门要钱养着,这边疆的兵就只能朝廷养着。像是地方的守备军这几年也裁了不少,边疆的兵除了锻炼作战能力外,他们还学会了种田,这样不至于在朝廷送不来军饷时,还能过渡一下。
“你做事我们是放心的。”虞宇挠了挠头:“你升官太快,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你,你还在做县令。我们从边疆回来你就是京城的官了。”
郑山辞倒是很谦虚。
虞征跟虞宇对他的印象很好,虞辽是堂弟,他的年纪还小刚满二十岁,他只听着兄长们说话。虞长行也说了几句:“蛮夷一直在边疆惹事,就是仗着我们大燕不敢开战,小打小闹的。”
几个武将里面混了郑山辞一个文官。
郑山辞听着了解情况,就是心里有点毛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