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484)
这里的很多话本还是太学生写的,只是他们都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有几本话本在京中闺秀还很出名。
小平安带着姜湫买书,他首先把一整套的状元笔记推荐给姜湫,十分精明的说:“一本一本的买,一本就是一两银子,买一套可以省个二三两。”
姜湫似懂非懂,他看向小平安手里的状元笔记,挠挠头:“我家里已经有了。”
小平安放下状元笔记,拉上萧辰把画册推荐给他,姜湫很喜欢都拿了。两个人在这个角落里没人看见,姜湫欢喜的说:“我阿爹很喜欢画画,他最喜欢画梅花了。”
小平安想了想蹲下来说道:“或许是因为你阿爹姓梅。”
姜湫有点懵懂,“是这样嘛?”
姜湫抱着画册出来,还有几本唐诗宋词。梅哥儿跟虞澜意道别,带儿子坐马车。
梅哥儿总觉得姜湫在看他。
“怎么了?”
姜湫好奇的问:“阿爹喜欢梅花是不是因为阿爹姓梅啊?”
梅哥儿倒是很乐意跟姜湫说这些,“关注到梅花确实是因为我姓梅,但喜欢是真正喜欢梅花的品行和样子。”
“阿爹喜欢梅花,那我也喜欢梅花。”姜湫说道。
晚上姜湫就把家里的腊梅摘下来送给梅哥儿,梅哥儿心疼腊梅。
姜兰礼在吏部忙了一阵,看着花瓶里插着腊梅,他笑了笑:“好啦好啦,我给姜湫说了一顿,他知道错了。”
梅哥儿只是有点郁闷,没生多大的气。
姜兰礼把一幅画送给梅哥儿,“这是我偷闲画的梅花,你看看怎么样了?”
梅哥儿把画接过来,仔细打量,点评道:“一般。”
姜兰礼听了也不见气。两个人都是出生书香门第,天性中带着浪漫。像是梅哥儿一到秋天看见落叶就要掉金豆子,姜兰礼懂他,不会觉得他矫情,反而觉得可爱。
“那你画一幅梅花送给我。”姜兰礼顺着竹竿往上爬。
当初他就是通过梅淮跟梅哥儿搭上的,梅淮对姜兰礼毫无戒备就被偷了家。
梅哥儿清清淡淡的颔首。
日子还长,姜兰礼打算收集很多梅哥儿画的梅花,锁在箱子里自己一个人慢慢欣赏。
“最近在吏部办事还是有些累,年后的官职有变动的不再少数,吏部跟户部都要忙,把官员的俸禄调正确。”
姜兰礼想到这些事头疼。
说来也是缘分,梅尚书从户部尚书变成吏部尚书,姜兰礼在吏部做事,这就是在老丈人手里当差。
姜兰礼在吏部更兢兢业业了。
他和他好友的这几个老丈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厉害着。
姜兰礼爬上床去抱梅哥儿的腰。
梅哥儿看了他一眼,重重的揉他的脑袋。
姜兰礼在家里郁闷,郑山辞对户部的事却不烦,官员的俸禄这事他早就吩咐范侍郎去做了,现在应该办完了。
郑山辞下值跟小平安打了雪仗把晚饭吃完,一家子窝到一起烤火。
炉火上面沏着果茶,晚上不适合喝茶叶,喝点果茶小平安也喜欢。
三个人今天吃饭都吃饱了,现在烤火后昏昏欲睡,虞澜意把脑袋靠着郑山辞,小平安看着虞澜意这么做,他把自己的脑袋也靠在郑山辞身上。
小平安先去睡觉了,他睡觉很快躺在床上就睡了。
虞澜意打了一个哈欠拉着郑山辞过去一起睡。晚上太冷,两个人都是抱得紧紧的睡下。
冬天的寒冷很快就过去了,天气回暖。边疆的将士们今年收到了户部寄过去的棉衣跟棉被,他们过了一个好年,新棉衣的材质很好,天气回暖时他们把棉衣好好的压在箱子底下。
“你说这郑大人真好啊,不愧是我们武将家的儿婿,做事就是细心还知道给他们送棉衣。”一个将士说道。
“以前哪个户部的官想起来我们边疆的人了,巴不得让我们这些人不吃不喝还能守边疆,一文钱都不想出。”
在他们眼里户部的官都抠,郑山辞做了户部尚书还想着他们,这让他们对郑山辞有好感,再加上长阳侯的关系,武将对郑山辞也没什么恶感。
他们呼出的气都变成了白气,在边疆这片不毛之地,没什么人气。他们每日都要起来晨练,而后去城墙上站岗。有蛮夷站在城墙下叫喊,士兵们已经习惯了,反正这个时节他们是不会打起来的,只当他们的话是耳边风。
蛮夷们看见大燕的士兵精神饱满的样子,心里犯怵不敢进攻。
边疆今年还是维持了稳定。
冬去春来,眨眼间就过去了两年。这两年的税收都保持在一千万两以上,从前费劲心思完成的清丈田地在今后的年岁里效果很明显,隐隐有大燕盛世的境况。
大燕有一段中兴之治,当年的税收就达到了一千万以上,但只有一年达到了一千万这就让皇帝跟朝中的官员欣喜。现今大燕已经连续三年达到了一千万两银子的税收,这样的好兆头让官员们也动了心思。
最近就有官员拜访魏首辅谈起俸禄的事。
“魏大人,从大燕立国开始,官员的俸禄就定下来没有上涨过。京城的物价都上涨了十几倍,我们还是拿着原来的俸禄。以前觉得朝廷有困难,大家都是咬牙挺着,现在国库里有银子了,我们这些官员的俸禄也要涨一涨吧,哪怕是涨一点也成。”
这不是第一个人跟魏首辅提出涨俸禄的事了,魏首辅叹气说道:“诸位的心思我都理解,户部这几年是赚了些钱,但每年花销得也多,我虽说是首辅,但户部内部的事还是郑大人更了解,你若想涨俸禄,我觉得你去找郑大人问问他的建议如何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