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州从事/重生成死对头后(136)

作者: 风时丛兰/符瑞 阅读记录

薛芝双眸一眯:“她爱发呆,在哪里发呆?”

丹书一愣,回想片刻,迟疑道:“其实她平时也老爱发呆,只是那段时日尤为明显……她总是去小阁楼上,站在阁楼上远眺发呆。”

薛芝立马去了阁楼。

院儿里安安静静的,原本那几个丫鬟是崔氏塞来伺候薛芝的,如今老太太没了,人都在老太太院儿里。

“奶奶是怀疑阁楼里有什么吗?”丹书问,她觑了一眼薛芝,犹豫道:“阁楼里该是没有什么线索。”

薛芝面不改色:“有没有线索,只有上去看了才知道。”

待上了阁楼,薛芝看了一圈回来,问道:“康敏爱在哪里发呆?”

丹书不知道她为什么一直执着于这件小事,但却还是仔细回忆了片刻,在屋子里逛了两圈,最后指着阁楼的窗前说道:“这儿。”

薛芝走了过去,她踩了踩那处的地板,又扶着窗框仔细打量。

丹书一脸不解:“这里没什么奇怪之处,她平时也会在窗前站着发呆,就连奶奶您,不也爱站在窗前发发呆吗?”

薛芝没理她,扶着窗框往外看去,有时皱眉,有时眯眼,也不知是在看什么。

丹书虽不解,却也安静站在一旁。

“你看那里。”薛芝指着阁楼外的院子里,那里有一棵较大的树木。

丹书站在窗前看去,看着那棵挺拔的梧桐树,满眼茫然:“怎么了?”

她回头看去,见薛芝正往楼下去。丹书一惊,连忙跟了上去。

薛芝站在这棵梧桐树前,围绕着转了两圈。

“这棵树有什么蹊跷吗?”丹书擦了擦额上的汗。

薛芝额上也有汗,可她无暇顾及。

她先是仰着脖子看了好一会儿,直到脖子都酸了,她才扶着脖子低下头来。

梧桐树下是片片泥土地,薛芝上前踩了两脚。

她看了一圈,周围没人,于是吩咐道:“快去拿两把铲子来。”

丹书不疑有他,连忙去了。

没过多久,她拿着一把较大的铲子走了过来,没等薛芝开口,她便拿着铲子,将树下的泥土铲开。

不知铲了多久,丹书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她气喘吁吁,有些抬不起手了。

薛芝接过铲子,铲着土,十分专注。

丹书平复着呼吸,看着被挖出来的坑,被铲出来的土,皱眉说道:“应该是没有的。”

薛芝没有停,铲子把手是粗擦的木头而制,那木头磨红了她娇嫩的掌心,直到她掌心渗出点点血迹,终于——

“在这儿呢。”她看着泥坑深处,有一个漆黑的匣子。

汗珠从她额上滑落至鼻尖,她粗鲁的用袖子抹去汗珠,蹲了下来,用手将黑匣子刨了出了。

匣子不大,没有上锁,方方正正的,也不知里边儿是什么东西。

薛芝蹲在地上,衣裙散落身旁,上边儿尽是泥土。头顶是烈日,晒得人眼发昏。

薛芝什么都顾不得,她甚至没有想去屋子里歇一歇之后再打开匣子。

她利落地将匣子打开,里边儿只放着一卷泛黄的宣纸,还未打开这张纸,便可以看见透过纸的磨痕。

薛芝顿了顿,将宣纸缓缓展开——

“薛娘子,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第77章 前路现勇康敏大义

◎康敏绝笔◎

鼻尖的汗珠滴了下来,砸在宣纸上,迅速晕染开。

薛芝抬起手臂,用衣袖胡乱擦了擦汗,振了振精神,继续看了下去。

“薛娘子,见字如晤,展信舒颜。月坠花折,时过境迁,汝逝久,京师巨变,乌云遮日,晦暗丛生。敏空有抱负,却生愚笨,多次涉险,然,枉费心机,一无所获,垂首叹息,令人痛心疾首。惊忆,早年间,汝以聪慧机敏闻世,世上再无二人。敏再思,如敏蠢笨如斯,何以堪用,不过俗之又俗,蠢之再蠢,又再难以苟活,故,以敏之血为契,敏之魂魄为栈道,敏之肉身为容器,迎薛家娘子薛芝再入尘世,盼拨云见日,盼查明真相,令京师清朗无浊。”

康敏绝笔。

薛芝看完后,久久不语,她盯着手里的宣纸片刻,忽然将纸递了出去,递向丹书。

丹书沉默,少顷,将纸张接过,细细看来。

薛芝轻咳了两声,只觉喉咙艰涩难当,心中有郁气积攒,却难以抒发。

她看了看被刨出的匣子,又看了看周身的泥土,愣了片刻,才支着膝盖,慢慢站起身来,低头拍了拍身上的土。

丹书啜泣的声音从一旁响起,薛芝微微侧目。

“我家姑娘……”丹书擦了擦泪,瓮声瓮气道:“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她在献祭之前,就已经被人盯上,危在旦夕,日日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她说完,又没忍住,小声啜泣。丹书用带着泥的手轻轻摩挲着泛黄宣纸上的字迹,一脸悲恸。

薛芝抬头看着这棵梧桐树,任由灿烂金黄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

“这是什么……?”丹书的声音响起。

薛芝眼皮一跳,转头看去。

见丹书自那张宣纸后,又费劲的抿出一张薄薄的纸张来,上面有一段小字。

丹书粗略看过,神色大变,连忙递与薛芝。

薛芝接过,迅速扫完内容,心中震惊不已。

她回过神来,连忙将纸张折好放回衣袖:“收拾收拾,咱们回去再说。”

丹书又将剩下的那张宣纸递给她,接着又拿过铲子,将此地收拾了。只是她看着那个匣子,有些犹豫。

薛芝将两张纸都揣好后,说道:“把这个空匣子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