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158)
吃了两个,她不动了,见小狗凑过来,直接倒进了狗碗里。
这小狗倒是不挑食,埋头苦吃起来。
“杏儿,你说你的小主人是不是有其它狗了,把你给忘了?”
她蹲下身摸了摸狗尾巴。
狗抬头汪汪叫了两声,又埋头吃起来。
长毛后吃饭容易沾到食物,头上的长毛被梳起来扎了小辫子,身上穿着红色的小坎肩,堪堪遮住肚子,小坎肩上还有福字暗纹,看起来很是喜庆。
这衣服还是宝音从宫外带回来的一套旧衣服改的,她画了图,量了狗三围尺寸,心灵手巧的针线房宫女很快将衣服盖好送来。
给狗做衣服倒是不难,她现在手里几分多,宫外有持续不断的论文送到她手里,这已经是她的点数来源,再过几日,她累积的点数有望突破一百。
一百点数,是她去年不敢想的数字。
门口的光突然暗下来。
宝音抬头就看见马必应指挥小太监架着梯子要吹灭灯笼。
她起身走了过去,“是要换蜡烛吗?”
马必应忙回道:“主子,是要灭了,晚间无人,宫里的灯都要灭掉。”
宝音不解,她印象里除夕夜的红灯不是都亮到年初三吗?
就算是白天也不熄灭的。
“继续亮吧,蜡烛不够就换新的。”
没有工业化的古代,蜡烛价格也不算低廉,对了,蜡烛是怎么做来着?
“是。”他连忙应下。
这点小事没必要逆了主子的意,大不了让守夜的太监警醒点。
远处传来钟声,听着像寺庙传来的钟声。
已经深夜了,宝音打了个哈欠吩咐道:“不用留太多人守着,早点休息了。”
她说完便进了暖阁,脱掉衣服躺在热乎乎的炕上 ,没多久便进入熟睡。
此时的乾清宫却是一片灯火通明,钟声响起后,本来在看书的皇帝起身换了一身衣服,开始准备开笔仪式和祭神的仪式。
开笔仪式在乾清宫就能举行,忙完和早候在宫外的宗室和满人一品大臣举行祭天仪式。
祭天后,吃了一碗素饺子,他独自一人又去坤宁宫祭神。
祭神其实是要跟皇后一起去的,没有皇后,皇帝一般是独自去祭拜神灵,祈求明年是个丰收年。
这一套流程完成已经五更天,东边比西边要亮少许。
皇帝穿着一身吉服再去乾清宫接受百官朝拜。
然后是太子的朝拜,太子拜完百官再拜太子,接着是安排百官去保和殿用宴,整套流程才算是结束。
忙完天色已经大亮,皇帝喝了几杯浓茶才撑到现在,吩咐太子招待百官后,他便回到东暖阁,闻着一股熟悉的清香,裹着被子进入梦乡。
跟忙了一夜的皇帝不同,宝音是一觉到天亮,早上起来,廊檐下的灯笼还是亮着的。
宝音先吃了饺子。
这回的饺子总算不是素的了。
吃了一碗后,她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然后被抬着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拜年。
年初五都没有歇息过,慈宁宫花园开了戏台子,从大年初一唱到大年初,除了唱戏还有说书,还有杂耍,非常热闹。
宝音年初一凑了一回热闹,回来后就感慨皇帝在做丈夫这一点上要比他的子孙合格。
雍正那个性子拧巴把老婆憋屈死的狗东西先不提,乾隆对他老娘倒是孝顺得不行,对于后妃就寻寻常常。
[也难怪皇帝死后,他那么多妃子都恨不得随他而去。]
第73章
皇帝踏进来的脚步顿了顿, 他脸上露出无奈神情,她又在瞎想些什么?
他加重了脚步声,宝音抬起头见是他, 眼神有点惊讶。
她目光放在皇帝手上的一本书上。
皇帝贴着她坐下,将书本递到她手边。
“已经完本的《律例》,刑部刚送过来。”
宝音忙接过去, 她等这东西已经等了几个月了!
只是连续翻了好几页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位置看到她希望看到的。
很好,允许女户设立。
关于嫁妆权利,是男女双方和离后, 在官府留过文档的嫁妆可以由女方带走。
再多就没有了。
宝音以为自己看错了, 又翻了两遍还是这样。
她有些困惑,“吃绝户相关的条例呢?”
皇帝拿过她手里的书, “那个案子已经让顺天府审讯了, 被抢占的财产归还了回去, 地方官员也被令押解回京。”
宝音沉默片刻。
[是我想太多了, 一下子步子怎么可能跨越这么大。]
[看来还得加把劲!]
皇帝闻言眉头不由挑起, 总觉得又有头疼的事情要发生了。
……
帽儿胡同张氏最近找了个新的活计,外城正阳门大街新开了一家商铺, 主家非常豪气, 一出手就拿下了临街五个商铺。
商铺休整打通用了一个月, 过年也就休息了三日, 张氏找的活是给工地的匠人做饭, 一个月扣掉买菜的钱,能余小两千钱,对于张氏来说是笔不小的报酬。
五年前她未能给前夫生下儿子,前夫家以无子罪名休了她。
为了迎娶新妇,前夫竟然狠心将女儿一块赶了出来。
可怜她母女二人无家可归, 后来还是姨母见她无落脚之地,帮她租了个房子落脚。
这几年张氏靠着刺绣勉强度日,绣得多了眼睛都快熬坏了。
谁知去年运气好认识了一位方娘子,从她那里弄了票,买粮食少花不少钱。
腊月里方娘子找上门,问有个做饭的活她愿不愿意做。
她起先是不愿意,怕粗了手没法再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