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20)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木箱轻轻放在地上,佟国维朝上方一拱手。

“皇上,您让奴才查的事已经查完了,这些都是相关证据。”

这话一出不论是索党还是明党都有些惶恐,他们误以为佟国维查的是跟他们相关的案子。

在这朝堂上混的,谁能保证自己能明哲保身?

皇帝扫了下面面色惊慌的众人一眼,心里冷哼一声,目光又放在老神在在的索额图身上。

从索额图又到明珠,看完一圈才向众人道:“尔等都是大清的股肱之臣,朕相信尔等不会有不轨之心,至于朝中先前有反对征讨台/湾声音也是正常,都是站在不同立场表达看法,朕还不至于容纳不下这些反对声音,来个秋后算账,此事不必再提。”

见有人还不肯死心,皇帝全当没看见。

“半个月前有人上了密折,说民间亲上加亲之风盛行,然而此举却不妥,还列举了三代以内成亲对子嗣有妨碍,姑表、舅表也包含其内。”

“民人众多,这个影响忽略不计,近些年我们满人也在提倡亲上加亲,若血缘太近真对子嗣有妨碍,怕是对我满人影响最大,满汉不通婚,几代之后满人彼此联姻都是血亲关系,怕最后会亡国灭种。”

“此番言论在朕看来就是危言耸听,可后果实在是触目惊心,只能私下去调查。”

佟国维接话,“奴才联合承德地方衙门做了些册子,凡是近亲成婚的都登记造册。后又派人去当地查问,将每一户婚后所生子嗣,子嗣多少,子嗣健康状况都登记在内。”

佟国维一脸凝重道:“只承德一地,近亲成婚的有三百户,其中一百零二户七年内未生下子嗣,一百六十三户生下子嗣有残疾,十六户智力低下,这还只是愿意养的,被遗弃的目前未查出准确数据,健康的孩子十不存一。”

承德在建行宫前这里没什么人,自皇帝选中这里建造行宫,就有不少王公大臣圈地跟着建庄子。

佟国维查的也是这些庄户和庄内佃户还有行宫的匠人。

皇帝听完这数据就皱起了眉头,其他原本吃瓜的大臣也惊住了。

孩子夭折残疾智力低下这种不是报应吗?怎么跟亲上加亲扯上关系?

佟国维报完又补充了一句,“奴才也不知这些准不准确,还是凑巧,查的都是行宫周围庄子。”

皇帝意味深长看了佟国维一眼,然后对其他大臣道。

“此事交给顺天府,由顺天府勘察治下百姓,相关结果在朕回京后将递交。”

留在京城的顺天府没想到隔空砸过来这么大一口锅。

天气越发凉爽,御驾准备再次出发木兰围场,宝音却不想奔波,她有了回宫的想法。

皇帝去木兰围场后还要绕道山西再回宫,说不定得冬日了,宝音自然不愿意在外待这么长时间。

皇帝西巡无论是去木兰围场还是西巡都是政治任务,她则不需要。

来这边避暑的两个月,她这里不知积攒了多少事情没能处理。

“你要回京?”

皇帝奇怪道,“怎么想起回去?”

宝音摸着刚做好的指甲道:“没办法,手上不少事还没安排好,之前商队来往承德还能沟通,若去了木兰围场,消息可就断开了。”

她见皇帝面色并不好,凑过去抱住对方,“好哥哥,等你回宫就能见到我了。”

[还得安排一批人去台/湾,这些事不盯着我不放心。]

皇帝心情很不爽,捏住了她的手拉下去。

两人关系才刚有进展,正是黏黏糊糊的时候,她倒是好,没心没肺想着分离。

“瞎喊什么?谁是你哥哥?”

宝音目光如水盯着他,嘴角上扬,“你呀,不是我的情哥哥吗?”

她这样直白地表达自己感情,他何时碰见过,后宫里哪怕邀宠都是含蓄的。

皇帝忍不住抿住嘴角,心里却像是喝了蜜水一样甜。

世间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可心的人儿,让他宠爱入骨,一刻也舍不得分离。

可惜了,美人儿有自己的骨气,有自己的事业,不愿意做后院的金丝雀。

皇帝知道劝不了她,别看她长相柔柔弱弱,性子却万分刚强,这位可是敢跟自己家里打官司的主儿。

皇帝把玩着她的发梢,万分不舍道:“回京后记得传信给我。”

宝音得到允诺,也愿意哄他了。

“我也舍不得你,你安心待在外面,京城那边不用你操心,等你回去,肯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京城。”

皇帝心提了起来,怎么办?听她这样一说他反而有些不放心了。

***

北京南城的百姓今年算是过上了一个好年,因为来南城区招工的人太多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套房子要建,从春日开始,城内招工,城外也招工。

男人女人只要能干活都要,要盖的房子多了,城内的建筑材料也跟着上涨。

石料还能盯着附近的山薅,像木头一类就得从南方运进来了。

精明一点地捂着木料惜售,这盖房子肯定少不了大梁。

青珞这样精明的人哪里肯让人占便宜,没有青砖就自己建窑烧红砖,没有巨木做大梁,做承重梁那就改用水泥浇筑的柱子。

这样速度还快,要说水泥盖的房子也不是没有缺点,冬冷夏热,跟传统四合院反着来,可耐不住盖起来方便,材料也便宜。

第一座由水泥建筑的房子就是菜市口那块,从动工到结束,本来该耗费几年才能盖好的建筑群只花了几个月。

那高高大大的钟楼自从建起来后每日都能看到变化,近日有不少钢齿轮被运送进去进行组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