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32)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因很难取信于人, 银行至今做的是内部生意,就是给自己商行名下工人开设户头,每月定期存钱进来。

春天那会儿也宣传过业务,比如低利息贷款,只是银行需要抵押物,这跟当铺业务重合了,也没有不需要任何抵押的印子钱放钱快,导致这部分业务也迟迟没能扩大。

袁佑安坐在柜台前算账,因为有时一天也不来一个客人,他唯一的工作变成了盘账。

八月正是丰收的季节,袁佑安照常一早来上班,银行上班时间要比周围店铺晚许多,别的店铺天刚亮就开门了,而他们太阳升起来才迟迟开门。

今日也同样如此,袁佑安从后门进了自己的座位,刚接了热水,擦干净桌上的浮灰,就能看见银行的管事招呼他的上级开会。

约莫一个时辰后,街上人都变少了,他上级才回来。

上级的职位叫主任,姓瓜尔佳,袁佑安和同事私下里称呼他为瓜主任。

主任回来后没多久就将三个柜台职员叫了过去。

袁佑安和同事围在瓜主任桌前,瓜主任咳嗽了一声道:“是这样,我们银行要开展新的业务,就是寄存贵重物品,按年收费,这是相关条例,你们跟客户宣传一下。”

袁佑安跟同事面面相觑,他们手里有几个客户,瓜主任能不知晓?

再说大户人家谁家没库房,谁会将金银珠宝这类贵族物品寄放在银行?

最重要的是……

“主任,我们银行就这么点大,连个地窖都没有,收了东西上哪里存放?”

太看得起他们了,他们这家银行还没隔壁的首饰铺大,隔壁首饰铺还有三间大门面,上面还有个小二层。

他们银行也就比最里面宝源局胜些,当然宝源局是造币厂,人家吃官粮,不在乎地理位置。

瓜主任:“这个不用你们操心,我们将来要搬迁的新银行下面就建了地下宝库,宝库四面都是铁水浇筑,用红衣大炮都炸不破,这一点要重要宣传,对了,存放在我们宝库的物品我们只认章和密语,谁来取我们都不认!”

他又抱了一沓宣传纸过来,“这些该发给哪些人不用我说了吧?”

袁佑安拿了三分之一宣传纸回了座位,宣传纸上倒是真宣传他们银行的地下宝库,详细介绍了宝库,光是铁水浇筑的墙就有三尺厚,门也是,门带有机关,需要设定的密语才能进入。

密语是用一次变一次。

袁佑安看着看着入神了,然后就听见旁边有人敲玻璃门。

“伙计,听见我说话没有?”

袁佑安抬头看向柜台外,立马被吓了一跳,因为柜台外那块空地已经挤满了人。

这些人哪里来的,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些人是来打劫。

入职银行上面曾经培训过,要是遇见打劫千万不要慌,损失的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性命。

袁佑安慌归慌,见这些人没带武器很快冷静了下来。

“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排在最前面的人掏出一本户帖,“给主家开户。”

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两个马蹄形大锭,“存一百两。”

袁佑安眉头凝起来,“我们这不存银子,需要您去旁边换成银元才能存入银行。”

这个规定原因很简单,各地银子的纯度不同,朝廷规定一两银子能换一千铜钱,因为各地银子纯度不同,换率有所起伏。

有时市面上缺银子,能多换一两百铜钱,但更多时候只能换八九百文,因为地方衙门收的碎银不要铜钱只收银子。

百姓只能将手里的铜钱换成银子去交税,这样手中的财富又变相被刮去一层。

“真麻烦!”

袁佑安这话一出,排在前面的那人骂骂咧咧将银子收回去,还抽回了户帖。

他这番话也提醒了后面排队的人,这些人赶忙去隔壁小屋。

那屋子里是一位从宝源局借来的人,姓王,叫王宝才,祖上就在宝源局铸钱。

人家打小接触银子,银子什么成色,眼睛一扫,手一掂量就知道了。

为了借这么个人过来,银行可是付了宝源局一笔不小的租借费。

“五十两大银锭两枚,不是官铸,成色九成五,能换九十五元银币。”

他抬起眼皮问面前人,“换不换?”

“什么?怎么平白少了五两?你们银行也太黑了!”

这人不干了,少了五两银子回去没法跟主子交代!

王宝才拉开抽屉,摸出一枚银元出来“啪”地往桌上一放。

“我们银行的银元是这个成色,你说换不换?”

这人看看桌面上崭新发亮的银元,再看看手里黯然失色还带着点点小洞的银元宝,立刻瞪大了眼睛。

“我拿一两二钱银子换你这银元,我得回去问问主家,这事我做不了主!”

这人掏出自己的私银,几块碎银子,从中捡出一个最小的递过去。

王宝才接过去,掂量了一下,又用小称称了一下,将碎银子收起来,银元递过去。

那人抱起一百两银元宝,又接过银元跑了。

后面排队的人见状纷纷拿碎银子换银元,有一下换十个的也有只换两三个的。

呼啦啦一群人来的急,去得也急。

一个时辰后,一辆马车停在银行门口,这次是个穿着丝绸戴着瓜皮帽的中年男人,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管家。

中年男人身后跟着十多个抬着两个沉重箱子的家丁,一进门就高声问,“这里可是做钱铺生意?”

这会儿民间是有钱铺的,主要业务是银子和铜钱双向兑换,还接融银的活,就是将碎银子融成银元宝,银花生、银瓜子之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