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39)
想一想,当皇帝带头收买文人,还指望文人有什么风骨?
到明朝,朱元璋对于官员压制太过,官员将做官当成了一门生意。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瞧瞧都明码标价了还指望这些官员的节操吗?
她想修路,朝堂上肯定也有人想。
为何没有人提起?
因为这件事不能由朝廷提,朝廷提了肯定朝廷负责修,到时就会变成敲诈勒索民间的一种手段,一条路反复修怕是会变成常态。
她想修路也是以民间自发名义,筹集资金,只修下水渠和自家门口,什么大街主干道那是碰都不碰。
不过……
要这些宗室都想参股水泥厂,倒是可以换一种思路。
这会儿皇帝对宗室管制还很严,只要你守法,就没人能搞你。
你看皇帝再怎么看安亲王不顺眼,不也没法弄他吗?
宗室对于官员可是有天然身份压制,他们想要水泥厂盈利,必然要修路,这事宗室推进,也是他们跟官员斗。
在北京城这块地方,宗室们站一起想办成的事,还没有人能够阻拦。
她咬了下舌尖,思索这件事能不能干,最后还是决定干了。
“老马,你去帮我递一个口讯。”
“就说水泥厂接受外人投资,不过白纸黑字签下的合同是不能变的,我们讲诚信,按合同办事,想要抽出投资车行的资金不行,想要投资水泥厂,就另投一笔钱进去……”
安亲王府,岳乐正在跟两个儿子说话。
别看他孩子多,可夭折的也多,大阿哥排行八,二阿哥排行十五。
这还是唯二成年的。
嫡福晋生的孩子一个都没留住,继福晋只生了个女儿,早年嫁给了耿精忠之弟,没的也早,只留下一个外孙女嫁给了明珠的儿子纳兰揆叙。
后来娶的福晋赫舍里氏也能生,可活下来的也没几个,最年长的就是十五子。
年龄小的四个儿子还在读书,他有事只能跟两个成年儿子商量。
“贵妃那边传了话,说可以投水泥厂。”岳乐先开口。
看着年轻的儿子们他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不是早年杀伐太多,冲撞了子嗣,他活下来的子嗣太少了,哪怕是女儿他都格外疼惜,
他年纪不小了,身上还有早年打仗留下的病痛,也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
他看看儿子年轻的脸庞,想着自己要是突然离世,他的儿子该怎么办。
他虽然自视甚高,可为人机警,从未留下什么把柄,他的儿子都长于妇人之手,哪有那份能耐将亲王府的荣耀延续下去?
他看向二阿哥,身为嫡子,若是没有意外未来必然是他承袭爵位。
可是他却纵容自己的妾室放印子钱,事发后不想着处理掉妾室,反而帮着掩瞒,若不是他审问管家,还把从他那妾室院子里搜出了欠条账本给处理干净,这次的事非得把他们王府拖下水。
要说嫡子念旧情,他不是不能理解,可性子太过优柔寡断,令他十分不喜。
“阿玛的意思是不投吗?”玛尔珲小心翼翼问。
岳乐将手里的茶碗重重放在桌上。
“投,怎么不投?”
他眼神不善盯着这个儿子,“我都当着众多宗室说了,原本是想给贵妃一个警告,让她不要多管闲事,没想到她倒是大方,将赚钱的生意让出来,这人情我们得承。”
“本来只是随便找个借口,现在好了,宗室们都要承她的情了。”
“要不是为你擦屁股,本王何至于出手对付贵妃?”
玛尔珲低下头大气也不敢出。
大阿哥塞楞额已经成家生子,如今儿子都两个了。
他的子嗣运倒是比他阿玛好,生下的两个儿子都很健康。
他沉吟了一下开口,“阿玛要投是公中投,还是我们各房出钱投?”
他也很看好这门生意,他知道这王府跟他没关系,等阿玛离世,他必然是要分出去的。
趁着阿玛还在,他就想多捞一些产业。
若是公中投,这生意未来他沾不到什么光,可要是各房出钱,未来分家属于自己那份是可以带走的。
岳乐皱眉,似是看出长子在打什么主意。
“你想自己投?你有银子吗?”
塞楞额大方道:“儿子是没有,可我媳妇有。”
他的妻子是贾佳氏,曾经的陕西巡抚贾汉复之女,嫁入亲王府陪嫁了不少嫁妆,不过贾汉复已经离世五年,贾家已经大不如前。
从这里就能看出兄弟俩待遇,塞楞额娶的福晋是汉军旗,玛尔珲娶的是蒙古亲王之女。
满人虽然讲母以子贵,但之前却是子以母贵。
岳乐看长子更加不顺眼起来,谁把啃妻子说得这么光明正大?
不过到底是亲儿子,岳乐还是为长子多考虑打算。
他是身有战功的亲王,当年入关没少跑马圈地,在一众宗室中属于家底比较厚的。
只是这些都得留给下一任亲王,长子和其他儿子最多分几个庄子。
长子想要自己出钱投,那就让他投,谁家也不嫌弃银子多。
安亲王府发生的一幕也发生在其他府邸。
这么大一块肥肉放出来谁都想咬一口,还别说是这么个关键时间,朝廷禁止放印子钱的时候。
少了这么个来钱快的买卖,他们也不得再重新找财路?
别说外面,就是宫里嫔妃都有嗅觉灵敏地找上门想要掺一笔。
第一个找上门是荣妃。
白嫩嫩的雪媚娘看着格外诱人。
荣妃看着碟子上的雪团子愣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