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48)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然而这是孙子的女人,太皇太后也早不是当年那个和儿子相依为命的寡母,她经历的事情太多了,许多想法跟当年截然不同。

打发走这个不着调的侄孙女,太皇太后摇了摇头。

“贵妃倒是合玄烨心意,他以前就喜欢西洋玩意,汤若望在的时候……”

她话没有继续说下去。

汤若望在的时候,正是鳌拜权势最盛的时候。

汤若望死时背着污名,皇帝想要为他平反的能力都没有,还是亲政后才为他平反。

这一段代表皇帝被权臣压制无能为力的过去。

太皇太后笑了笑继续道,“没想到贵妃对西洋学也感兴趣。”

苏喇嘛姑点点头附和,“可不是,有共同话题也能聊得来。”

当年先帝不正是跟董鄂氏说得来话吗?

先帝说什么董鄂氏都能接上话,也能理解,也不怪先帝那般宠爱董鄂氏了。

要说污点就是先帝抢了弟弟的女人,但这真不算事,那会儿满人可不讲究这些,父死后继承父亲女人的人也不在少数。

只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入关几十年后,这个就成了先帝的污点,她摇摇头,有些看不懂这世道了。

宝音来得很快,进殿后就行了礼。

太皇太后先问了一些琐事,随后像是好奇地问起了她让养心殿造办处办的差事。

“听闻南怀仁大人给皇上做了个可以自行走的车,有些好奇让人找出来看了……”

“三阿哥想要,我便让养心殿造办处再做一个出来,结果做出来的车太大了,怕伤到小阿哥,便让人送出宫了。”

得知她赏赐了养心殿造办处的匠人,也将用掉的料子补了回去,太皇太后点了点头。

既然贵妃都扫清了尾巴,她也没必要不依不饶。

等宝音走后,太皇太后摇了摇头,“托娅的性子还得压一压,再这样听风就是雨可不好。”

玄烨本来就不喜欢她,要是再任由她得罪贵妃,日后怕是有苦头吃。

苏喇嘛姑忙道:“托娅年纪还小,性子单纯,以后会变好的。”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

等她不在了,皇太后在皇帝那里就剩下面子情,那会儿托娅怕是不得不长大。

“我记得去年西藏进贡了一串天珠,你回头找出来给延祺宫送去,就当是给托娅赔罪。”

苏喇嘛姑自是应下,没一会儿皇太后带着五阿哥过来,看着胖嘟嘟的小阿哥,太皇太后脸上才重新染上笑容。

太皇太后的赏赐直接平息了后宫一连串流言。

贵妃不仅没被惩罚还得到了太皇太后的赏赐,这流言传着还有什么意思?

没见太皇太后都为贵妃撑腰了吗?

后宫的波涛汹涌来得快,平息得也快,女人多了闹出点是是非非再正常不过了。

宝音是全程在状态外,自太皇太后回宫后,宫里孕妇有人接手,她心思都放在了外面。

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为宫里的热点话题,延祺宫的人倒是有所耳闻,但消息传播都是避着延祺宫的人,所以主仆消息难免滞后。

等消息平息了,宝音才知道这件事。

她知道还是从慈宁宫回来派人去打听,无端端被叫去慈宁宫肯定要知道因为什么事。

等知道真相,她顿时无语。

“我捞银子?”

这口锅又黑又圆,她不背。

宫务她可没有插手,虽然内务府变相归她管,但她可没有碰过银子,连让行宫的匠人干活都给了赏赐。

说她借着宫务捞银子就是无稽之谈。

关键是……

“我都开银行了,还能看得上宫里这点银子?”

好吧,这个时代的人并不知道银行意味着什么。

她托着腮想,说到底还是她出手太大方惹来了一群红眼病。

她很无语,之前不是带她们赚银子了吗?有些人不信她怪谁?

九月是丰收的季节,今年雨水充足,靠近水边种植的水稻迎来丰收。

丰收对于昌平各县是好事,但是今年昌平州州府却是一件头大的事。

昌平州下面的密云县今年多了一个钢铁作坊,收铁矿石一事很快以密云县为中心向四周县传开。

不知多少人带着干粮过来开凿矿石,有些更是全家一起上马。

大量人口聚集密云县,给密云县带来了远超往日的繁荣。

本来周围的县也没当一回事,人走了就走了,户籍还在本地,赋税也是交给本地,也减轻了本地县的粮食压力。

只是没有料到走的这部分人在外面赚钱赚上了瘾,不想浪费时间回来秋收,直接让人带了钱回来请人。

本来青壮劳力跑得差不多了,这上哪里去请人?

误了粮食收成,完不成粮税征收说不定今年吏部评定得定个下等。

这可不得了,若是连续得下等下次得发配到一个贫困县去。

可密云县的钢铁厂背后有人,他们也不敢找上门,最后将难题丢给了昌平州府。

昌平州府一听说这事也麻爪了,下面税收不上来他也得受到牵连怎么办?

只好亲自去密云县商议下子,能不能停工十天,让人回去秋收。

和丰还未离开密云县,钢铁厂还未上正轨,他得继续盯着。

昌平州府的人请他去县衙一叙他是没有料到。

密云县令在县衙后院宴客。

酒过三巡后和丰总算是知道这次宴请他过来的目的。

“缺人收粮食?”

“这个好办,请人呐,去别的县城请啊。”

昌平州府和气道:“今年请人怕是来不及,这秋收就这几日,若是错过了粮食怕是冻死在地里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