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55)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两人又聊起了皇帝的归程。

这次去五台山太皇太后本打算要去的,只是皇帝执意不肯,最后只能先回宫了。

当然她并不知道皇帝坚决不肯她去的原因是皇帝知道她的寿命,担心途中出了问题。

没能去成太皇太后心里还是有遗憾。

“贵妃产期也就这两日了,不知玄烨是否能及时赶回来。”

不能去五台山很遗憾,不过能看到几个孩子出生也很不错。

当然贵妃的孩子在太皇太后心里肯定要比妃子生的孩子重要。

这个孩子若生下来是皇子,他就是太子之下身份最高贵的皇子。

太皇太后心情很复杂,理智来说她并不是很想看到有威胁到太子地位的皇子出生。

感情上来说,她又很期盼这个孩子,毕竟也是她的重孙。

她只庆幸生的是钮祜禄贵妃而不是叶赫那拉贵妃。

不然凭借皇帝对叶赫那拉贵妃的宠爱,还不知要诞生多少风波。

皇太后笑呵呵,并不知道太皇太后心中的隐晦的忧虑。

“昨日来信不是说到宣化府了吗?想来快到京师了。”

永和宫的小格格还未满月,永寿宫小阿哥就迫不及待降临世间。

宝音已经穿上了羽绒服,虽然已经入冬,宫里还没到冷到烧炕地步。

她在东配殿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从中午开始阳光穿透玻璃照射进来,她总能找到晒太阳的角落。

有太阳的天,她会抱着她的画板坐在沙发上晒着太阳画画。

偶尔也有小孩子过来串门,三阿哥对她的沙盘和小火车念念不忘,来延祺宫串门的次数多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降温的缘故,宝音有些懒洋洋,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永寿宫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她刚吃过早饭,透过玻璃看天空路过的金雕。

她收回眼神问兰儿。

“什么时候生的?”

“昨天夜里传出的消息,东六宫这边没听到音,刚刚传来消息说永寿宫生下了一位小阿哥。”

宝音心里还是提不起劲来,对于十阿哥的出生,她只让人送了一份祝贺礼。

“等洗三我再去探望。”

洗三她没去成,因为她冻感冒了,怕传染给小孩子,只让人送了添盆的银子,和九阿哥和八格格一样六枚银币寓意着六六大顺。

“主子,暖阁烧起来了。”

宝音也很无语,大概没想到自己这么不经冻,竟然被冻感冒了。

当然她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命人清理了暖阁的烟道,烧起来了。

她自己就有煤矿,也没必要省这点炭。

“主子,皇上已经进京了,这会儿后宫主子都聚在保和殿等着。”

兰儿催促自家主子起身,还取来了披风披在外面。

昨日就有信传入宫,说今日皇上回京,结果主子一早磨磨蹭蹭就是不肯离开暖阁,

若是再磨蹭可就晚了。

宝音被拥着出了门,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屋外,她被刺激得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兰儿吓了一跳,忙将暖炉塞进披风里。

她从来没有见过哪位主子像自家主子这样怕冷的,明明生活中比京师还要苦寒的盛京,却像是从南边来的一样怕冷。

冷风如刀一下割着她的耳朵,宝音心情不是很好,大冷天不躺在炕上过冬,出来搞什么形式主义?

冬日里出门,抬人的不舒服,坐着被抬的也不舒服。

宝音吐槽还不如下来活动一下,坐在步舆上反而更冷了。

从延祺宫到太和殿一路下来宝音被冻得鼻子耳朵通红,跟傻狍子一样。

下了步舆她瑟瑟发抖,不知为何今年入冬好像比去年还要冷。

太和殿内已经候了一大群人,都是后宫的奴才主子。

宗室和大臣们都是去城门外迎驾。

别看兰儿催得急,宝音到太和殿还是等了快两个小时才看到前面动静。

随着太监甩鞭声音,钟鼓乐器跟着奏乐,终于看到了皇帝卤簿的影子。

卤簿就是皇帝的仪仗队。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有两列,中间举伞的,有奏乐的,还有牵着马拉皇帝大驾的。

宝音看得目不转睛。

[可惜没有摄像机,要是有摄像机拍下来就好了,这可是历史素材。]

大驾停在保和殿前,皇帝下了车,没好气扫了她一眼。

他并不想成为什么历史素材。

宝音压根没接到他眼神讯号,接完人,走了过程散场后她就迫不及待回宫了。

皇帝赐席王公大臣,他连乾清宫都没回先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后宫嫔妃自然是跟着去了,难得见到皇上的机会谁都不愿意错过。

太皇太后见到孙子回来当然很开心,问了五台山的事。

康熙十五年,太皇太后亲自去过五台山。

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五台山对于佛教信徒是圣地,这次没能亲自去当然很遗憾。

皇帝说了一路经过,说了途中一段路的惊险,得知就算去了也没办法上山,太皇太后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遗憾。

她笑着说:“你舟车劳顿,快些回去歇息,宜妃、德妃和贵妃先后为你诞下子嗣,你也应该去探望一番。”

皇帝自是应下不提。

祖孙温情一幕,身在延祺宫的宝音自然是不知。

回到延祺宫没多久,她被另一件事吸引去了注意力。

“什么,皇贵妃病了?”

“景仁宫一回来就请了太医,听说从五台山下来皇贵妃身子就不好了,病了一路了。”

“在行宫时不是还好好的吗?难道是在山上受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