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59)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儒家宣扬仁者爱人,来的人里就有不少爱做善事的。

闻言纷纷夸赞泰山商行有担当。

名和利都有了,大家积极捐款捐物。

很快这场募捐被登在报纸上,民间也是踊跃捐款捐物。

有捐钱有捐物,哪怕只捐了一文钱或一件旧袄子转天就出现在报纸上。

这更加引起大家捐赠热情。

事情很快传到宫里,正在愁国库赤字的皇帝听闻后愣住。

他发射性看向东六宫方向,

皇帝眉头舒展开,也不嫌弃户部只能挤出二十万两帑银了。

当即下达圣旨。

发帑金优恤死者掩埋尸体,大口一两五钱银子,小口是七钱五。无力盖房受灾户每户散银一两。

圣旨发下去,皇帝让梁九功对百官传话。

“朕听闻民间有义商慷慨解囊,更是引得百姓踊跃捐赠,民心可用,何愁灾情?凡对朝廷有功者均应嘉奖……”

延祺宫今日很热闹,东配殿的沙盘被拆送去了西配殿安放。

东配殿放置了不少沙发,中间摆放了三张连在一起的方桌。

方桌上放了不少点心都是这个时代未出现的。

从辰时正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往延祺宫这边来。

延祺宫在东六宫算是比较偏僻,要不是住进了一位贵妃,这里其实更冷清才对。

东配殿中间木板隔墙已经拆除,三间变一间,视野极为开阔。

门都改成了玻璃门,除了留有最中间的,旁边玻璃门边都放了沙发。

圆形,长方形,水瓢形的沙发随意摆放,上面还放了靠枕和抱枕。

荣妃是跟着刚出月子的宜妃一起过来,宜妃刚坐完月子身形还未恢复,看起来有些富态。

两人进来找了个位置坐下,刚坐下就发现凳子弹性十足,很快就发现这种椅子的好处,坐在上面很难不放松。

山西受灾一事从宫外传到了宫内,延祺宫这边举办了慈善拍卖会,各宫争先捐献首饰,说是皇贵妃带头出一份力,实际上都知道这事谁办的。

几位宗室夫人和觉罗夫人过来,这次募捐的主要对象是五品以上官员夫人以及宗室觉罗夫人。

延祺宫很快热闹起来,东配殿的三间房都有些挤不下了。

位份低的答应常在不得不退到院子里。

皇贵妃是跟宝音一块过来,一进东配殿她就微笑道:“多谢各位夫人卖本宫面子,前来参加这次拍卖会,也感谢叶赫那拉妹妹提供场地,这次拍卖会主要目的是募捐给山西受百姓的资金,也感谢众多姐妹慷慨解囊提供拍卖物品。”

东配殿坐着的嫔妃忙起身谦虚推辞。

宝音微笑着接了话,“时辰不早了,大家都找个地方坐下,接下来由我作为主持人介绍拍卖物品。”

她扫了一眼门外,看有不少人被挤到外面,吩咐人多搬些绣墩进来。

很快东配殿就坐满了人。

宫女穿梭在人群中,帮着倒茶送点心。

宝音站在最北边,面前放了一张长桌子,靠墙壁的位置还有个长案,上面摆放了不少精美首饰。

宫女送来第一件拍卖品,是一套金头面,镶嵌了红玛瑙,最吸引人的还是中间的点翠金冠。

“感谢皇贵妃提供的第一件拍卖品,这件拍卖品是皇贵妃的陪嫁之物,蕴含了皇贵妃父母对她的爱,据说历经三年才完工,起拍价一千两白银,每次叫价不得少于一百两,三次无人叫价归叫价最高者所有。”

她拿着木槌敲了一下桌面,“好了,对这件拍卖品有意向的可以举手叫价了。”

佟国维夫人赫舍里氏当仁不让举起手,“一千一百两。”

宝音微笑:“还有人出价吗?这件拍卖品可以当作传家之宝,里面还蕴含着皇贵妃父母对女儿的祝福,是一套寓意很好的首饰,大家也不用忌讳,皇贵妃既然捐献出来,就意味着不在意大家拍下。”

这话一出,立刻有人举手。

“我出一千两百两。”

叫价的人越来越多,这套头面最后攀升到一万一千一百两。

叫这个价格的是一位宗室郡主。

赫舍里氏想叫价被女儿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宝音带着惊喜的声音响起。

“真是巧,一万一千一百两寓意着一心一意一双人,获得这套头面的人定然能够婚姻美满,恭喜这位郡主拿下头面,也感谢郡主为灾区百姓做出的贡献。”

这第一个当然是托,叫价这么高也是为后面拍卖品打个底。

“大家手边都放有甜品,可以品尝一下哦,接下来拍卖的就是这些甜品的方子。”

“手里有商铺却不知道做什么生意的可以考虑拿下几个甜品配方,甜品生意也很不错哦。”

她笑,“毕竟没有人能够拒绝甜蜜的滋味。”

不少人心动,贵妃说能赚钱肯定能赚钱。

你可以唾弃她行商贾之事,却不能不承认她赚钱的本事。

接下来十多个配方均被拍出了高价。

嫔妃贡献的首饰配件都是贡品,哪怕金耳环都很精美。

这些在宫里是常见之物,在一些官夫人眼里可是好东西,有女儿的更是拍了好几样准备作女儿的陪嫁之物。

到了下午耗时三个时辰的拍卖会终于结束。

这次拍卖会总共筹集了三万多两银子,不算多,却已经是一大进步。

出钱的也不觉得亏,因为得了东西和名声。

嫔妃也高兴,不仅得了名声,说不定还能得皇上夸赞。

就是这被夸的人可能有点多。

几乎是拍卖会刚结束,乾清宫就有圣旨传了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