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90)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一听这话,爹娘就忙不迭将家分了,只是爹娘偏心只分了他几分菜地,菜地能做什么?简直是逼迫他一家去死!

他知道他生了三个女儿,没法跟老大和老三老小比。

但是他没有想到爹娘是忍心看他一家去死,

前几日衙门又派人去了村子,他索性带着女儿和孩子她娘和村里最穷的两户人家一起出来了。

一路奔波,他们也就比流民好那么一点,等上了船才吃到一顿饱饭。

罗起信侧耳听着,也为这群人高兴,甭管是什么理由,离开故土到一个新地方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能有熟人在也是一件好事。

梯口的船长递过去几张纸,那领头的官兵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双方似乎没有谈妥,那官兵一直摇头。

最后船长上船,痛骂了一句。

过了一会儿罗起信才从别人那里知道出了什么事。

原来港口的官兵拒绝接收迁徙的百姓,哪怕有总督给的手令也拒绝接受。

人家给的话就是得禀报施提督。

这话不难看出,如今的台/湾是施琅一手遮天。

“那施提督在何处?”

“听说在府衙,正准备妈祖娘娘的诞辰祭祀。”

一听说是忙着为妈祖娘娘诞辰忙碌,船上的人都没话说了,耽误什么都不能耽误祭祀妈祖。

生活中沿海的人,就没有不是妈祖娘娘信徒的。

“坏了,这次出来的急,忘记带妈祖娘娘像了!”

有人焦急起来。

“还是让我们快点下船吧,最好能赶上今年的妈祖娘娘诞辰。”

施琅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毕竟台南府距离港口并不是很远。

快马加鞭一个时辰足够抵达。

看着递到手里的总督手令,施琅脸色阴沉下来,如何管理台/湾他已经有了计划,偏偏这时候姚启圣插了一脚。

近段时日他忙着两件事,一是准备妈祖娘娘诞辰,而是清理完岛上郑氏的复杂关系然后再接受郑氏正式投降计划。

如何从内陆移民他也想好了,不允许私渡,也不允许携带家眷,更不允许成为粤地海盗藏地。

没想到他还未上报朝廷,姚启圣就先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乱来,真是乱来!”

他将手令用力拍在桌面上,如何治台?

在他看来此岛悬于海外,想要解除后患,无疑最关键的是限制岛上人口。

姚启圣摆明了是要跟他对着干。

“提督大人,那船上的百姓……”

施琅挥挥手,“都送来了还能怎么办?自然是收下。”

提督管军政,总督管民政,移民一事也在人家职责范围内。

他摸着胡须脸色凝重问道:“你再跟我说说那艘钢铁船……”

隔日罗起信起床,到甲板散步发现本来滞留的那群流民已经不见了。

他找人询问才知道一早就被领着下船了,这人一脸羡慕,“他们运气好,听说提督让人造了一座妈祖石像,他们赶上了好时候能亲自拜一拜妈祖娘娘。”

罗起信心里也有了一丝羡慕,“我们能下船吗?”

“我们不行,等着吧,等装完淡水,我们该离开了。”

罗起信想到昨日那二人的对话,心想应该没那么快,毕竟船还要修。

正聊着,他看到梯子上来一群人,为首的人身穿官袍官靴。

罗起信一看那带头的人衣服跟前几日见过的总督穿着非常相似,便猜测对方来历不凡,很可能是施大人。

没多久船长小跑出来,待走近时脚步慢下来。

“草民拜见施大人。”

“下官拜见施大人。”

施琅看到来人很是惊讶,“怎么会是你?”

站在船长身边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姚启圣的儿子姚仪。

“下官进京,适逢其会搭载此船。”

施琅见了这位同门师弟并未说什么,在他看来这位师弟可是远远比不上他父亲姚启圣。

“此船我们征用了,让船主来见我。”

施琅开门就说了这番霸道话。

船长哈哈一笑,“好让提督知道这船是德盛洋行耗费了一千万两银子建造,内务府也投了银子。”

“大人您空口一句就说征了这艘船,怕是不合适吧?”

施琅震惊这条船如此昂贵,同时也意外这船还有内务府的份。

内务府那是皇上的钱袋子,谁敢动那位的钱袋子?

他只是打了一年仗,怎么感觉与世隔绝了几十年一样。

不知道内务府都扩张到福建了,也不知道何时造出了这样一艘大船来。

“本官开个玩笑,这德盛洋行莫非跟洋人有关系?”

这时和丰走了过来。

“拜见施大人。”他只略微提了下自己的姓氏。

施琅一听还有满人在船上,立刻觉得这艘船深不可测。

“阁下可是内务府的人?”

和丰微微一笑,“在下只是在为贵妃娘娘做事。”

“德盛洋行是集合了闽地广东和江南各大商行和内务府一同凑集资金组建起来,专门跟洋人做生意。”

“毕竟郑家靠着垄断贸易养活了三十万士兵,其中利润任谁看了都眼红,这艘船正是为远航贸易准备。”

“因为是第一艘试错成本高,朝廷要是想为水师订购或许可以等一等。”

“待技艺成熟,价钱会降下。”

施琅觉得他笑容可恶,哪怕降到一百万两水师也买不起。

本来想着只是一艘民用船,抢了也就抢了,没想到碰到了硬茬子。

罗起信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但是很快现场气氛就变得和谐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