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08)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有人骂对方鸡贼,也跟着站出来。

“臣也愿意背负这骂名。”

眼下这位皇帝可不是处处受限制的小皇帝,平定三藩后大权在握的皇帝。

说实话朝堂上汉人官员都是说不上话的,皇帝真要下定决心,他那些贴心奴才自然跟随。

之前反对不过是尽自己职责,眼下既然拦不住,自然是争先恐后为皇上分忧解难。

幻想破灭,皇帝回归现实。

就听见臣子争先恐后出主意,有些比他想到还周到。

他看向宝音。

宝音冲他挑眉。

[就说吧,现在是最好改革的时候。]

三藩平了,台/湾收回来了,准噶尔虽然闹腾,阵仗还没那么大。

现在不改革,等他只顾着对外征战想要再改革就有心无力了。

谁能想到平定准噶尔耗时会那么长,到乾隆年间彻底将准噶尔灭族才平定这场叛乱。

这场会议从早开到晚,直到夜幕降临才结束。

这场会议带来的影响很快形成一场风暴席卷全国。

唯一不高兴的大概是被剥夺审案权力和衙役的地方官员。

没了这两样,他们跟天塌下来了一样。

没有衙役怎么收税?

不能审理案件,那些泥腿子还能畏惧青天大老爷?

制法院也很忙,原本不起眼的衙门,以前执法权力得跟刑部大理寺分享,现在好了,全拿回来了!

制法院连夜加班,将律法翻出来全部修改。

皇上说了,皇权之下人人平等,杀人就是杀人,不能因为是孝子就能豁免,这不就是法家期待的以法治国吗?

历代法家都没做到,如今他们竟然做到了!

没资格参与殿议的人知道这事都不知道异族统治是好是坏。

好的是往常压在身上的不合理制度都能推翻,不好的是异族视汉人如猪狗。

散会后皇帝又去了慈宁宫一趟,好在常宁已经眉飞色舞将保和殿发生的一切都说了。

太皇太后问了几句,知道他心里有数,便点了点头。

皇帝从慈宁宫回来带着一身疲惫,他坐在椅子上昂着头,手不住颤抖,他在走一条无人走过的路,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他也恐惧,只是他是皇帝,谁都能有恐惧,只有他不能有。

面对太皇太后时他只能表现出一副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

宝音走过来帮他捏了捏肩膀。

“我没想到我那些建议你都全盘接受了。”

什么警察、法院都是她习惯的名词。

皇帝拍了拍她的手,“你的建议对大清有利,我如何看不出?”

司法独立出去,对大局不重要。

重要的是分了地方官员的权力,若是有可能,还能解决皇权不下县。

有机会撬动这个长达千年无人能够挑战的铁律。

“你应承的义学要跟上。”

她点头,“已经安排了,凡是银行所在之处都捐了义学,学的也是我们安排的书本。”

皇帝松口气,只要二十年,不,十年就有一代人供他用。

这些人或许无法参加科举做官,但是会遍布县乡。

到那时他还怕什么皇权不下县?

他静静思考今日说过的话,思考漏掉的部分。

很快又想到即将独立出去的刑部。

“刑部还管百官违法案件,刑事诉讼还负责管理全国监狱、刑罚执行,制定和修订刑法规章,这些可不好分出去。”

“百官违法依照民人违法一样程序吧,若是贪污受贿交给各地巡视组,制定和修订刑法规章这部分人不如调入制法院只是还留在刑部当值。算是制法院派遣,工商相关法律制定也可以依照此例。”

“至于监狱还归刑部负责,只是要制定监狱的管理条例……”

宝音沉吟:“我们那会儿监狱是单独设立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监狱有狱警这个警种,只负责看管犯人劳作,一般是进入做一段时间再出来休息几天。”

“监狱的犯人也不是做苦力活,会做手工活,一些罪行不重的还会教一些技艺,出狱后也能够凭手艺养活自己。”

“未来对犯人好太过了。”皇帝摇摇头。

宝音趴在他肩膀上,“只要不是死刑犯和强女干犯,一般都是以改过自新为主,毕竟还是要放出来的,若是在监狱受气太过出来怕是会报复社会,惩罚不是目的。哪怕是死刑犯只要有重大立功也能改成无期徒刑。”

“人对于国家可是重要的资源,人活着可以贡献税收,只要花钱都是在纳税,死了对于国家反而是损失。”

皇帝头一次听说这个理论,只要花钱就是纳税。

“和我说说未来是怎么个纳税法?”

宝音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太复杂了。

她干脆拉了一把椅子坐下,在纸上跟他解说。

“比如我开了一家公司……”

第122章

客栈外的海棠花开了, 罗起信坐在窗户前透着玻璃窗看向外面那盛开娇艳的花朵。

欣赏了一会儿花,他脸色凝重下笔写信,信中他先问了家人可好, 弟弟妹妹可有调皮,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婚事他需要慎重考虑。

“儿至京城才知,朝廷已经下令禁止三代以内旁系不婚, 怕娘亲未知晓,特提前去告知。”

他照例附赠了一份小报,以及小报给出的顺天府近亲婚育子嗣调查详细说明。

写完他松了一口气, 放进信封封好, 贴上邮票,出了客栈往正阳门的银行走去。

正阳大街很奇怪, 街两旁连同下水渠都是平平整整的水泥大道, 偏偏中间那条高出一小截的路是黄泥土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