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1)
造办处是皇上不久前设立的一个衙门,造的就是这玻璃,卖方子前的半个月,造办处就将玻璃造出来了,因为产量不多,都供着宫里了,消息才没传出来。
徐有为拿着方子欲哭无泪,这方子烫手啊!
聚贤楼再次聚集了一群人,这次没人主导全都是不约而同聚集过来。
“老郑,你得给我们一个说法,我们是信任聚贤楼,才买的方子,现在落了个进退两难的后果,你得负责!”
聚贤楼的郑掌柜也是欲哭无泪,他不停拱手给人道歉。
实际上在第一个人找上门时他就狠狠给过自己两记耳光,“叫你贪财,这下聚贤楼名声都让你给弄臭了!”
“诸位别砸,我就是出借了一个地方,没跟人合谋大家银子!”
来自山西王氏商行的掌柜举着椅子,“郑掌柜不是我等不给你面子,我们买了个能看不能用的方子,账面上亏空五百两,我跟东家说不过去,你要是不将那卖方子的一伙人供出来,就别怪我们告到官府去!”
“对,去官府,这钱不能白扔!”
徐有为站在角落里冷眼旁观,别看这些人声势浩大,实际上就摔了几个不值钱的茶碗。
说到底还是想闹大,让官府给个说法,这方子能不能用。
为什么不找卖方子的人?
有胆子卖宫里方子的人,他们敢去找吗?
还不是舍不得玻璃方子带来的庞大利益,想要聚众闹到衙门去。
徐有为为何这般清楚,因为他也是这样想的。
几百号人聚在一起,不都奔着这个想法来的。
钱,他们不在乎,就想要一个结果,这方子能不能用!
郑掌柜往地上一坐,自暴自弃道:“那就告到官府去!”
他上哪去找人赔钱,十七万两,刮了他一身肉也赔不起!
***
大兴县县令一早右眼就一直跳,眼皮不跳后,蝉鸣声又惹人心躁。
眼见马上就要过午,一早没有大案递上来,县令心情总算是舒展开。
这右眼跳灾也是不准,一定是昨夜没休息好。
将茶喝尽,县令悠哉起身,准备去内院用餐午休,就在这时师爷拿了一纸诉状进来了。
县令有了不祥预感,“啪”一下捂住右眼,“长清,已经午休了,有什么案子下午再说。”
傅长清苦笑一声,“明府恐怕由不得我们了。”
他将诉状递过去,县令接过,迅速看了一眼,顿时倒抽一口气。
案子简单明了,就是三百多个商人共同出钱买了一个方子,方子疑似从宫里流出。
你说方子拿到手你偷偷用不就成了,告到他这里,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能推到对面去吗?”县令掐了掐虎口问。
县令口中的对面是指宛平县县衙,京城以正阳大街为中轴线,东城归大兴县,西城归宛平县。
傅长清摇摇头,“涉案地点在聚贤楼。”聚贤楼不巧就在正阳门大街东边。
县令焦急踱步,“都涉及宫里,告我这有用吗?怎么不直接递到顺天府去?我又不是神仙,能查宫里去!”
傅长清想到商贾塞给他的那一百两银票,和他们的诉求,胸有成竹道:“明府,莫要急,依我看这群商人目的不是要回银子。”
“不是要银子?”县令松了一口气,谁知道敢拿方子出来卖的人是谁,要是抓到太子身上,后宫娘娘身上,他该如何面对?
“不要银子,他们递诉状给本府又是为何?”
傅长清:“或许是要官府给个准话,此案县衙无权处置,不如转交顺天府?”
顺天府拿到诉状就跟拿到烫手山芋一样,迫不及待甩给了内阁。
内阁原封不动递到皇帝案桌上。
七月十二,宫里又闷又热,南书院窗户都敞开着,两个角落放了冰,还有太监不停为苦夏的皇帝扇扇子。
皇帝放下请安的折子,随手拿起内阁刚送过来的,一翻开他就忍不住笑了。
“玻璃方子拿到手了,我还能让他们上交回来吗?我若是不允,这些方子肯定捂着,过个两年再以西洋物件名义贩卖,朝廷还能禁卖不成?”
他在折子上写下一行朱批,“和瓷器同例,允民间自由铸造、买卖。”
方子都传出去了,还能收回来集中销毁吗?
想到弄出这些事的人,皇帝觉得还是早点把人弄进宫,再放到民间还不知道会惹出多少事来。
***
大雨天,紫翡举着伞快步走进院。
她来汇报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汤山的仓库漏雨了,靠窗户的香都被打湿。”
紫翡皱眉,“青珞姐姐说昨夜下雨检查过,窗户是紧关着的,谁料今日一早就看见几扇窗户都敞开了。”
蓝玉生气道:“肯定是有人吃里扒外,有查出是谁干的吗?”
紫翡:“格格,青珞姐姐让我告诉您,发现仓库不少原料不能用后,请的一些工人请辞了。前些日子黄庄张家也开了一个香坊,抢了咱们不少宫里的生意,这些离开的工人去了张家香坊。”
蓝玉气呼呼道:“依我看仓库的事肯定是那张家干的,格格,咱们去衙门告他!”
“告什么告,咱们又没有证据。”
大雨一下什么证据都没了。
宝音揉了揉有些痛的额头,今早她得了一个“惊喜”,选秀提前了,提前到八月初,距离八月没几日了。
在选秀这桩大事面前,屈屈一个商业对手不足为题。
再说,她现在也不缺钱。
“算了,那香厂本来就不怎么赚钱了,毁了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