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10)
“来人,去御膳房问问还有吗?没有再去采购些,给各宫都送些去,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那边多送一些。”
御前太监忙躬身:“嗻。”
皇帝吃了一颗又一颗,充分感受到苏轼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快乐。
不过他到底自持力强,吃完了一碗没再继续要。
宫女们收拾了桌子,梁九功已经领着人回来,身后的太监每人抱着一个铁桶进来。
梁九功吩咐身后的人将铁桶放在桌上。
“皇上,这就是罐头。”
皇帝围着桌子转了一圈,看到了铁桶上贴着的标签,待看清楚上面写着什么,他皱着眉问,“泰山商行委托广东韶州荔枝厂生产?”
“这是你贵妃主子的生意?”
梁九功这会儿也意识到了,他哭笑不得,“还真是。”
他回头忙问御膳房送罐头的小太监,“这些罐头哪里买的?”
一听是百货铺,得了,这不就是贵妃主子的产业吗?
皇帝手挥动了一下,“去将贵妃请过来。”
宝音在延祺宫也在吃罐头,只是她的吃法不同,而是吩咐人将不同的种类的罐头放在一个碗里,然后放了红豆泥牛奶。
这吃法在这个时代看起来非常奢侈。
她吃得不多,剩下开罐的罐头吩咐延祺宫的人分了。
宫人们立刻跟过年了似的开心。
今年新入宫的宫女也知道最好去处是延祺宫,主子不会打骂待遇也好,等到了年纪出宫,混不得好还能去主子外面的产业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是没问题。
原来主子身边的大宫女出去后本来是要回奉天,后来后娘给她找了一门亲事,是后娘娘家人,后娘跟她没有血缘关系,这婚事摆明了想占便宜。
也亏那位兰儿姑姑稳得住,连奉天都没回直接躲了起来,后来去了庄子伺候皇太后,未来也算是有了着落。
主子手下有不少在京的旗人,还愁嫁不出去?
“主子,皇上那边请您过去。”
马比应领着一眼熟的太监走进来,是乾清宫的太监,好像姓魏。
一进门就鞠躬赔着笑脸。
宝音闻言换了一身衣服才出门。
她今日穿的是帆布牛仔裙,里面是白色衬衫改良过的盘口,加上泡泡袖子,看着也时尚。
不过穿这一身出门就不方便了,宫里嘛可以适当出阁一点,但是不能太出格。
换了一身马面裙和上衣,被人簇拥着往乾清宫去。
本来出门是有步舆,这是高位妃子的体面。
她觉得就几分钟路,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
进了乾清宫,太监领着她去了侧殿,这是皇帝用餐的地方,里面摆了一张大桌子,平日里他邀官员吃饭也在这里。
宝音一进去就看到桌上那一桶接一桶堆了一桌的罐头。
本来她是准备做玻璃罐头,毕竟这才是后世最常见的,后来发现橡胶无法自给自足,得从洋人那里购买,一船橡胶价格还不低,干脆让人研究铁皮罐头。
最开始是让人研究小罐头的,很快她意识到没那个必要,现在不是后世单身人士多,都是一大家子居住,罐头做大点更好。
今年还是小试牛刀,让靖远号运送了不少送进京,果然销量很好。
这个价格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出不起,但京城里不缺有钱人,总有消费得起的。
皇帝正坐在桌前研究罐头上贴的标签纸,他摸着下巴一副沉思模样。
见宝音进来,便问道:“这个真能放置一年不坏?”
宝音脚步停顿。
[岂止一年,应该是三年才对,这个保质期得三年后再验证了。]
她点头。
“没错。放一年没问题。”
她拍了拍罐子顶部,“这里是凹着的,只要不凸起就是没有变质。”
皇帝闻言一喜,“那岂不是可以做成军粮?”
宝音感叹他嗅觉真灵敏。
[可不是,罐头就是战争期间被发明出来的。]
“再过一百年,欧洲会有一位项羽一样的人物差点统一欧洲,因为征战英国需要海上作战,食物肉类容易腐败,将士营养不良,后来登报悬赏征集食物保存方法,罐头就被人发明出来。”
梁九功殷勤地端来椅子,宝音坐下。
“刚开始是玻璃罐头用的是软木塞,这种只能保存三个月,这种是改良过的能储放更久。”
她想起什么道:“你那青霉素提取得如何了?”
去年青霉素被大量发明出来,很快在民间传开,一千金一支的救命神药,想抢都抢不到。
皇帝听闻是医学院研究出来,也很重视。
正好宫里有一台显微镜,他亲自拿了发霉的橘子自己培育青霉素。
宝音很佩服他的精力,也就任由他去了,这都几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他成功怎么样。
皇帝适时转移话题,“也就是这罐头可以做军粮?”
他才不说因为不小心污染了培养液,只要重来。
“是。”
他沉吟一声,“我让户部订购一批,先送去北边,今年得跟罗刹人打一场。”
宝音沉默了,她都忘了战争离她很远。
[话说再过个四十年沙俄那位喀秋莎女皇就该出生了,也不知道今生能不能等到女皇征服欧洲,让整个欧洲都匍匐在她脚下?]
[都忘记了,现在沙俄跟大清是敌对关系,未来毛子可是华夏好兄弟。]
皇帝意外,沙俄未来竟然是女帝当家,还统治了欧洲。
看来欧洲也是多事之秋,不仅要被女帝征服还要被项羽一样的人物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