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33)
“三儿,你去找些枯草过来和泥,回头铺在油布上,等风一吹太阳一晒,干了就能住人了!”
高三点头,领着几个没事干的族兄去找干草,五月份草都出来了,干草真不多,只能拔芦苇秆了回去。
一大堆芦苇秆子被带回来,这边庄上来送铺盖的人过来。
他们庄子人不少,足足过来两辆牛车。
高三想到什么说道:“粮食送去帐篷那里换成粮票,咱们吃饭得交粮票。”
这是赵廷文交代的。
高庄头闻言从怀里掏出几张粮票递给高三,“别亏着自己。”
高三嗯了一声。
然后看队友,“换粮票谁去?”
家里送粮食最多的两个青年站出来,“我们去。”
高三点头,领着他们坐上牛车。
“爹,去帐篷那边。”
高三不是放在一起换的,而是一袋一袋换,每家的粮食袋上都写了名字,称一袋高三在册上记下多少斤换了多少粮票。
有些带的是陈粮,这个肯定没法换新粮一样的多粮票。
他之所以多带两个人过来就是避免这种情况。
换完了粮票车也空了,高三拿着一打一两的粮票往回走。
到路口时他下了车。
“爹,天色不早了,您赶快回去吧。”
这会儿回去到庄子也黑透了。
高庄头也有这担忧,晚上路不好走,前面不挂着灯,牛根本没法走。
早知道就将家里的那匹老马牵出来了,好歹马晚上能看清路。
“行,我先走了,十天后带你大哥来还你。”
高庄头没再多留,抽了下牛和同庄人一起走了。
高三分了粮票,帮着铺油布,油布铺好他们就有了暂时睡觉的地方。
那芦苇也拿进棚里铺在地上。
远处传来铜锣声,远远有人喊了一声“吃饭了。”
高三连忙爬起来,带着族人跟着大部队走。
远处水边排着一排的锅,高三一看妇人都在这里,顿时明白为何还征妇人了。
原来是做饭的。
“排队,都排队,今天是第一天,大家喝点粥,不要粮票,从明天开始想吃什么就拿粮票买!”
高三惊讶了,原本以为只能喝粥,怎么还有饭菜吃?
水边烧着的炉灶很长,一眼看不到头。
他仔细数了一下,反正不少于七十个。
他找了最近的排,还未靠近炉罩,先闻到一股浓郁的玉米香味。
玉米去年马家庄种的,产量不少,但是也辛苦,他们高庄可是看到了马家庄全体出动在玉米长须出来的时候拿着一张纸在地里忙活。
虽然不知道在做什么,等到收获的时候那一亩地一千斤还是震惊到不少人,要知道往常他们也有种玉米的,可产量也就和黄豆差不多,谁能有马家庄这样丰产的。
收获时可是震惊了所有人,当时南郊的庄子都疯了一行跑去帮马家庄收玉米,一百亩地干了两日,最后发现人家确实种得好。
当然人家也没有隐瞒直接说了帮着授粉,还有在玉米地里间种黄豆,之后是授粉后追肥。
哪怕做不到追肥光是授粉就能够提高玉米产量。
高庄挨着马家庄对此深信不疑,还跟人家买了不少玉米种子,开春的时候种上了,看着满地茁壮成长的绿芽,高庄所有人都充满了期盼,要是能跟马庄一样产量,未来几年都不会饿肚子了。
他们帮着收玉米时,马家庄也没有吝啬,煮了不少玉米招待他们。
玉米的独特香味一来,高三就闻出来了。
徭役这事不是出人就解决,大到粮食和干活的工具小到铺盖碗筷都要自己备上。
简单来说就是自备干粮给朝廷干活。
喝了一碗香甜的玉米碴子粥,高三睡了一个舒服的觉,哪怕有脚臭味打鼾的声音,他也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天还未亮,外面就传来了铜锣声。
高三被惊醒,然后和大家一起爬起来钻出了棚子。
他们都是和衣睡的,此时醒来连鞋子都未穿。
回去穿鞋,没多久铜锣声靠近,伴随着铜锣声有人喊道:“带上粮票去昨天吃饭的地方排队,工具都带上!”
高三他们都很高兴,早上竟然还有饭吃,他们个个都年轻力壮,昨日喝那碗粥早随着夜里一泡尿消化完了。
高高兴兴拿着粮票去排队,然后就听见队伍前头有人高兴道:“还有窝窝头!”
高三已经盘算着要几两粮票了,结果走近才知道早饭就收一两粮票,一碗粥加一个窝窝头,粥里还加了一勺咸菜。
高三高兴坏了,这伙食也太好了,关键是粥还挺稠。
早饭吃完,他高高兴兴跟着大部队去干活,然后被赵廷文找到给骂了一顿。
“让你带着小队人干活,你小队人呢?”
高三一回头,顿时尴尬了,他身后就徐耀祖一个。
他慌忙去喊人,结果失去队友的不只是他一个,慌乱的早晨直到天亮才结束。
高三灰头土脸领着队伍往指定的地方走。
“这里归你们,这一块要三十丈深,这六丈地都归你们。”
这活不好干,西山这么石头多,没挖多久就碰到石头。
高三心疼自己家的铁锨,别活干完铁锨也坏了。
一把铁锨要半钱银子呢!
第一天,大家都懒洋洋,没有监工,谁都没有认真干活,到中午不远处传来了菜香味,高三悄悄回头才发现炉灶不知何时搬到他们身后来。
他甚至还看到了大骨头被丢进一个大锅里煮。
“!”这是他们中午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