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60)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对,人参药效强,于大人体弱,服用人参反而对他无益,若真要补元气,不如用新鲜人参酿酒,这样每日喝一杯,慢慢养回元气。”

皇帝还是头一次听说用人参酿酒,同时也意识到确实是一种好办法。

他看向御医,御医点头,“可以一试。”

皇帝高兴道:“今年采参都拿来酿酒,到时送一坛给于爱卿。”

回到曹家的皇帝还不知道京城快要被自己的爱妃和臣子给闹翻天了。

他翻开了刚送来的信,看到某人的亲笔信,他心都软了下来,再没有像现在这样思念某人了。

梁九功悄悄走了过来,“皇上,宁波知府李煦求见。”

皇帝正在写信,先给自己的大宝贝太子,一封黏黏糊糊的信写完才道:“李煦可有说是所为何事?”

“说是献宝。”

皇帝皱起眉头看向梁九功,“献宝?”

“将人喊进来,朕要看看他献什么宝。”

李煦是皇帝奶兄弟,皇帝对自己的奶娘们很好,对奶娘的儿子也多了几分亲近。

比如曹寅,比如李煦,这两人都是他放在江南的眼睛。

李煦很年轻,才二十出头,一进来就甩了衣袖跪下道:“奴才给皇上请安。”

“起来吧。”

皇帝坐在椅子上,拨弄着桌上的信件。

“你不在宁波当你的差,跑到江宁来献什么宝?”

李煦道:“奴才听闻皇上舟车劳顿,便想着来为皇上分忧解劳。”

他将携带的几幅画卷送上。

梁九功接过去转交给皇帝。

皇帝看了一眼画卷,心里猜测称得上宝的难道是唐伯虎字画?

他看了一眼李煦,随手捡起一个画卷慢慢打开。

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画像出现在画卷上。

皇帝:“……”

他脸色有些黑,将画卷丢在桌上,“你在搞什么东西?”

李煦脸色一僵,没想到美人画像不仅没有惹皇上高兴,反而惹得他发火。

李煦傻呆呆被梁九功给请了出去,他实在是不明白皇上这次南巡都没有带嫔妃,献几个女人上去不是很正常?

梁九功微笑着将人请出去。

李煦塞了几张银票给梁九功,“还请李谙达多帮我美言几句。”

梁九功含笑点头。

“这是自然。”

等人走后,梁九功毫不留情回头,脸上露出了讥讽表情。

皇帝看到梁九功回来指着桌面上的画卷,“拿出去处理了。”

梁九功自是去处理了,等他回来皇帝已经写好了送往京城的信,他靠在椅背上心情不是很好。

“怎么一个两个都不爱写信。”

显然刚才李煦那一出并未在影响皇帝心情,这种献美人邀宠皇帝已经习以为常。

影响他心情的是自己心爱的儿子和女人已经跟他断了十多日联系。

梁九功忙道:“想来是路上耽搁了,如今正值暑热,太子殿下和贵妃主子必然会担心皇上龙体,这信想来耽误不了多久。”

皇帝叹息,早知道就将某人强行带出来了。

“去,将你主子送给朕的灯拿过来。”

梁九功忙应下。

他迅速从宝盒里翻出东西,然后小心翼翼放在皇帝面前。

皇帝转动着把手,灯泡出现微弱亮光,他嘴角也跟着勾起来。

这一幕一路上都出现好几回了,梁九功每次看到都牙酸得不行。

他从没想过睹物思人这件事会发生在皇上身上。

好在江宁已经是这趟南巡的终点,接下来就该启程回京了。

于成龙很穷,于府也很凶,为了避免伤口在炎热的夏天发炎,于成龙所居住的地方放了不少冰。

皇帝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都分了一半给他。

好在第二天于成龙清醒过来,排气后能喝点水了。

流食都不敢碰,只敢喝点盐糖水。

皇帝去探望,御医诊脉说脉象稳定下来。

虽然保住了这条老命,年岁不小的于成龙因为这场大病整个人苍老得不成样子。

皇帝叹息一声,给了不少赏赐,还将两位外科大夫两个御医留下来,等于成龙彻底康复再回京。

皇帝启程江宁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来接送,岸边还有不少来看热闹的百姓们。

跟来时无百姓赶来接驾相比,回程已经让皇帝很满意,起码救回于成龙这件事刷了百姓不少好感度。

来到江宁他才意识到江宁百姓对于成龙的看重,他在总督一位上才坐了两年,已经收获了民心,这一点让皇帝极为看重。

这样一位能臣,皇帝自然不愿意其死。

御驾回到苏州,来自京城铺天盖地的弹劾奏章总算是到了皇帝手中。

皇帝看到宝音大方给修水库的人提供粮食还有物品,深深被她的财力给震撼到了。

这可是全京师的壮丁,就算只养一两万人,养一个月也要耗费不少粮食。

关键是北上的粮食都是走漕运,她是从哪里变出的粮食?

难道是海运?

他知道她囤积了不少粮食,可他却不知道这些粮食已经被运送进京城。

若是走漕运瞒不过他,能悄悄运粮入京,显然是走的海运。

越看越羡慕,他这个皇帝做得还不如她这个大富商快活。

对于官员弹劾给徭役百姓提供粮食这种话,他全然当没看见。

皇帝在扬州没有停留很久,召唤了巡盐御史来问话。

巡盐御史是每年换人,皇帝都不怎么满意,因为私盐泛滥,影响了财政收入。

天下对于盐的需求是能算出来的,平均每人每年吃七斤盐,八千万人就得吃掉五万万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