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77)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汗阿玛那样英明神武的人怎么会做出白日宣淫这种事?

南书房内,皇帝召见了不少人,太子进来见屋内都在商讨正事,不知为何他松了一口气。

“太子来了,在一旁听听。”

皇帝随口吩咐,太子应声走到皇帝身边站立。

“天津和通州修铁路,若是修成,天津可直通北京,通过海运运送来的粮食货物也能直接进京,如此也能稍缓漕运的压力,黄河水患也能抽手处理。”

黄河治水为何不敢放大了来,怕影响到漕运是一方面。

有人说了真话,“海运运粮倒是好,只是影响很大,前朝时也动过走海运运粮的心,只是刚传出话音,海上船只翻船数量提升。”

皇帝不在意道:“前朝那是有倭寇海盗为患,这些人跟当地士绅结合,不愿意朝廷插手海运而已。”

见皇帝心里都明白,一些本想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也将未说出口的话吞了回去。

太子心思没有放在南书房讨论的事上,他以一种自认为没人发现的眼神上下打量自己亲爹,然后对上了皇帝警告的眼神。

他蓦然一惊,将眼神收回去。

皇帝下决心要做成的事没人能够阻止,这也是宝音选择先劝服皇帝的原因。

别看朝中阻碍重重,皇帝真要下定决心办成一件事,所有人都得齐心协力将皇帝要做成的事给办妥了。

皇帝分派了任务,总之围绕铁路的利与弊先上折子吧。

南书房的人退下去,太子终于回过神了,他见皇帝慢条斯理端起茶碗喝茶,有些惴惴不安。

“太子殿下,可有听清楚方才都说了什么?”

这一声太子殿下喊得太子不寒而栗,他汗阿玛往常叫他最多的是保成,正式场合会喊他大名胤礽,叫太子殿下还是头一回。

“听清楚了,是说修铁路的事。”

他记性还是不错的,虽然在走神,还是一心两用大致记下来了刚才都说了什么。

他重复了一遍,皇帝点头,“此事交于你去办,可有把握办妥?”

太子惊讶,没想到汗阿玛竟然吩咐他去办差。

“贵妃说得对,不该把你当孩子看了,也应该让你为朕分忧解难,此次由裕亲王带头,你也跟着去。”

太子将先前的乱七八糟心思抛在脑后,他现在满心都是办差。

皇帝见他跃跃欲试,尝试着理解宝音的那些话,他不应该顺便给太子太多赏赐,超出规格的赏赐只会让他觉得理所当然,应该交他办事,哪怕一件很小的事,办成了再以此为由赏赐。

所有的荣誉、超出规格的待遇都是他通过自己努力收获来的,这样也能给他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想要获得更多那就立功吧。

皇帝的叹息,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对宗室是这般,其他儿子也准备这样办。

唯一忽略的就是太子。

太子已经是太子,再立功还能升到哪去?

不等太子开口,他就将一切送到他面前,这何尝不是在摧毁他?

一想到最心爱的儿子未来会被圈禁,他心就隐隐作痛。

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好像真的会宠坏儿子。

太子高高兴兴出了南书房,这可是光明正大出宫玩、不对,是出宫办差的机会!

这可跟那个女人悄悄带他出宫不一样。

没有小孩子不期盼着成为大人,小孩子一心想要快速长大,却不知大人却期盼着能回到小时候。

皇帝看着太子欢快背影,面上露出了沉思。

裕亲王,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接到圣旨,他是满脑子官司。

皇上怎么让太子出宫办差?太子才十岁出头,这不是胡闹吗?

他怀疑这次的差事不过是陪着太子过家家。

怕误会了圣旨上的意思,裕亲王还专门跑进宫一趟。

皇帝在用膳,见他过来,吩咐人给他拿了碗筷。

“二哥陪朕用一些。”

裕亲王很想说自己是吃过来的,最近几年京城的饮食文化可以说翻天覆地变化,许多酒楼里比较热门的菜品也进入了各家府邸。

裕亲王人在宫外,尝到的花样比较多,对于宫里的御膳就有些看不上眼。

宫里的御膳他都吃了好些年了,偶尔怀念尝尝也就算了,哪能天天吃,外面不知多少新鲜佳肴等着他品尝呢。

比如近来在京城非常火热的爬爬虾,这玩意在海边被当作虫子没几个人吃,谁想到进了聚贤楼一下子成为热门菜。

什么椒盐爬爬虾、蒜蓉爬爬虾、油焖爬爬虾……

嘶溜,不能想了,再想口水都流下来了。

好吃的虾,配上冰凉的汽水,这个夏日福全过得有滋有味,什么往年苦夏吃不下饭跟不存在似的。

“二哥请坐。”

福全坐下,看着皇帝膳桌上变化最多的是多了清淡的炒菜。

他笑了笑陪着坐下。

皇帝亲自给他夹菜。

“这是我从江南带回来的厨子,二哥且尝尝滋味如何,要是合你口味,回头带一个厨子回去。”

福全尝了一口,很清淡,很符合皇上的口味。

若是以前他怕是会觉得不错,只是现在……

他已经向重口味的菜投降了,夏日的菜不加点辣,他根本吃不下。

福全只捡着一道菜吃,皇帝见他胃口不好关心了两句,得知他用过膳进宫,也没有多劝。

等用完膳,桌上的碗盘都撤下去,皇帝领着人去里间喝茶。

福全才说明来意。

皇帝:“二哥可见过京城通往通州的蒸汽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