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83)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没想到太子出京没两天,他就得知大阿根也被赶出宫,负责为皇上修园子的事。

修铁路跟修园子哪个重要?

这还用得着说?

这件事一出来,索额图心一下子安下来。

太子摸了摸已经硬透了的地面,上去蹦了几下,然后问身边的人。

“这水泥这么好,怎么不用来修官道?”

旁边有人顺口接了一句,“水泥价不低,只铺自家院子还能承受,如今官道还能用,朝廷想修也修不起。”

太子想着这样的好东西,等他当上皇帝,就修遍大江南北。

“殿下,前面梅江。”

今日他们的任务是沿着梅江走,寻找适合修桥的地方。

他们只负责规划一条路线,后续有合适的人勘测,若是这条路不合适,自是会绕道换一段。

站在偌大的江河前,太子有些震惊,“真能建造跨越这么江面的桥吗?”

梅江两岸长着不少芦苇,坐在马背上都看不尽芦苇镜头。

只偶尔看见几条小渔船在芦苇丛中穿梭,渔船周边游荡着鱼鹰和鸬鹚。

这两种鸟,太子见得不多,还是特意问人才知道名字。

一行人沿着岸走了一段,来到了原先建桥的地方。

过了桥,太子回头望了一眼,“这地方倒是合适。”

他的哈哈珠子立刻点头附和,“太子英明,这桥建有一定年限,定然是先人寻摸到最合适的地方。”

有人将这一段画下来,刚下桥就看前面有热闹看。

一大群人将一个车队拦着不让人走。

拦车的人衣衫褴褛,手里拿着破碗破瓦片,看着就一副可怜模样。

而车队的人虽然有人身上打着补丁,却是棉布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一看就知道是体面人。

太子派人去打探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打探的人回来禀报,“拦路是一群乞丐,说是小乞儿被偷了就藏在车里,这群人拦着要搜,车队的人不肯,正僵持着。”

太子皱眉,“人丢了,想来是心急,这帮人要是没偷,为何不让人搜。”

旁边站着围观许久的人忍不住出声道:“小子,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多管闲事。”

太子眼神一凝,“为何?难道你跟偷人的是一伙的?”

围观的是一位中年人,提着个藤箱,手中握着一拐杖。

他道:“我今日才下船,你怎么能肯定我跟这群人是一伙的?”

太子语噎,拱手道歉,然后问对方为何阻止他出手相助。

中年人道:“一看你们这群人就知道没见过世面,落到乞丐手里的孩子能有几个好的,平时看到不少断胳膊断腿的孩子沿街乞讨吧,你们觉得是残疾的孩子落入起来乞丐手里,还是落入乞丐手里的孩子变成了残疾?”

太子一惊,若是后者怕是不堪设想。

“若丢的孩子在车上,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也算是有了好去处。”

中年男人叹息一声。

这边车队领队人跟乞丐死扛着,没多久远处有人喊了一声,“风紧扯呼!”

然后这群乞丐就一哄而散,再过了一会儿就看见几个骑着自行车的衙役过来。

衙役拦住了车队,聊聊后,又看了看上面躲着点汉子,嘴里唾骂了一句。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乞丐,跑到咱们的地盘撒野。”

太子领着人在一旁看着,从车队口中得知他们是下乡买人的车队。

见衙役一脸钦佩,他很是奇怪。

这买人的人不该是被人唾弃的吗?怎么看衙役态度不像?

中年男人神色也跟着严肃起来,没多久衙役骑着车走了,这孩子竟然就交给了车队不管了。

车队启程,速度并不快,中年男人跟了上去。

一群人看向太子,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

太子抬脚,“我们也跟上。”

车队不快,拐了好几个路口,最后在一条入海口的内河边停下。

河边有一排院子,院子上方挂着孤儿院三字。

然后车队将车上的孩子一个个抱下车,这些孩子年龄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五岁。

最小的还是吃奶的年龄。

大部分是女孩,男孩虽少,也不是没有。

一群人都很意外,他们以为的人伢子是买到人后买进高门大户去,没想到竟然把人送进了孤儿院。

有人看不懂了。

“这些孩子都挺健康,既然不准备卖钱,花钱往孤儿院送,就为了让孩子成为孤儿和父母分开?”

别说他们想不明白,太子也想不明白。

一旁的中年人神色有了松动,他叹息一声,“没想到这里也设了孤儿院,大义啊。”

太子满脑门子问号。

“敢问这位老丈,为何这样说?”

中年人转头看着那偌大的院子道:“乡下重男轻女,有些地方为了不交人丁税,女孩一生下来就弄死。”

“我听说有一个慈善社,专门吸纳善款,在各地设置孤儿院,有时还会去那重男轻女多的地方买孩童。”

“不管初衷如何,这个车队出现后,某地的溺婴现象确实少了不少。”

太子听得毛骨悚然,这是他从未接触的黑暗一面。

他艰难开口:“当地衙门不管吗?”

中年男人冷笑一声,“怎么管?又不能盯着大肚妇人看着她生,孩子生下来说夭折了,衙门又能怎么办?”

“落到孤儿院反而好一点,起码能长大,说不定还能学一门求生手艺。”

他叹息一声,“这些孩子进孤儿院其实更好,就怕落入乞丐窝里,那些人为了乞讨,会把孩子手脚弄断来引起旁人的善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