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395)
大格格是养女,在宫里一直很乖巧,皇帝也心疼养女,不过他忙得见阿哥时间都不多,更不要说格格了。
见得最多的还是养在皇太后身边的七格格。
宝音耽误了一会儿,大格格已经先被请进了暖阁。
见到宝音她连忙行礼,“儿臣给贵母妃请安。”
宝音将人扶起来,上下打量她,笑问:“可是下面人伺候得不用心?”
大格格忙摇头,“儿臣是听说大弟弟和太子都领了差事为汗阿玛分担重任,儿臣过来也是想问问需不需要儿臣来帮帮忙。”
大格格本意是想问宫务,没想到宝音给听差了。
“你也想出宫办差?”
大格格本来要摇头,没想到接下来宝音的话让她心动起来。
“也不是不可以?”
大格格急切问:“儿臣也能出宫帮汗阿玛办差吗?”
宝音回问一句:“为什么不可以?你也是你阿玛的孩子,跟大阿哥有区别吗?”
“可是儿臣是格格……”
宝音笑吟吟看着她:“格格又如何,咱们满洲女人是可以当家做主的,不要理会汉人那一套,那是用来驯服女人,让女人安心留在后宅,你汗阿玛让你们联姻蒙古,可不是让你们婚后安心留在后宅相夫教子,你要是能掌控夫家部族,你汗阿玛怕是得高兴坏了。”
大格格愣了一下。
她站起来拍了拍大格格的肩膀,“你可知道汉人为何重理学?”
“因为圣人所言……”
宝音翻了个白眼,“程、朱算什么圣人,我告诉你原因,为何汉人重视程朱理学,那是因为北宋的靖康之耻!”
“皇帝和朝臣、后宫嫔妃和百姓被金人一网打尽,前前后后十多万人被牵去了金国。”
“宋朝的男人不争气,不敢跟金人作战,只敢迁怒女人身上,遮盖被抓的女人为何不自杀。”
“程、朱理学就是这种扭曲王朝下诞生,到后来不断洗脑女人,失贞洁就该去死。”
她嗤笑一声,“我们大清最开始可是称后金,明白吗?认了金人为祖先,祖先是打汉人的那一方,你可别学傻了,搞错了位置。”
大格格被教训得一愣一愣,三观被颠覆了。
宝音欣慰看着大格格,“好孩子,你愿意主动站出来倒是让我很意外。你迈出了这一步,剩下的让我来帮你。”
大格格傻乎乎被哄走了,等离开了乾清宫才回过神来。
等等,她不就是来找点事做吗?
大格格一走,宝音就摩拳擦掌去找皇帝了。
一上来就先发制人。
“我发现格格们的教育出问题。”
皇帝将手中的折子看完,朱笔批阅“知道了”三字。
“说说看。”
宝音搬了一个圆凳放在他对面,双手放在桌上。
“你没发现宫里的格格们都被养得格外乖巧,知书达理吗?”
皇帝忙里偷闲,递过来一个眼神。
“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可大了!】
宝音给了他两个选择,“你愿意女儿做武则天还是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是谁?”
“宋仁宗的女儿。”她简单说了这个公主的悲惨一生。
“你不觉得包办婚姻很大可能会面临跟福康公主一样的问题吗?”
皇帝冷笑一声,“公主有公主府,额驸如何欺负得了公主?”
【这倒也是,不过额驸也挺倒霉,想要见公主一面都得贿赂公主府的教养嬷嬷。】
皇帝皱眉,自己女儿会如此不堪被一个奴才拿捏?
宝音双手撑在桌上,认真盯着他问:“那你想要武则天那样的女儿吗?牢牢将夫家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
皇帝合上奏章,“说说看。”
宝音道:“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才有了言传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老话。”
“只是在宫里,格格们跟父母接触不多,最多也就请安吃饭时候相处,孩子学习的对象便转为身边的大人,教养嬷嬷教育公主为了省事会让公主安静点,长久下来公主怕是变得唯唯诺诺。”
皇帝皱眉,想到宫里的格格多是没什么存在感,唯一让印象深的是养在皇太后身边的七格格。
七格格外向脾气,确实让他喜爱几分。
“跟蒙古联姻是国策。”
她叹息一声,“牺牲这些女孩的一生,我知道不应该,也知道拦不住你。”
她自己都婚姻不自由,哪里管得了别人。
“既然要联姻,我希望女孩们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不是嫁过去后闷闷不乐内耗自己,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
皇帝心里一提,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哪怕相处不多,还是不忍听见这种失去亲生骨肉的话。
“没的公主多吗?”他轻声问。
宝音同情看了他一眼,“十不存一。”
【我康康,不加上大格格,他一共有二十个女儿,啧,渣男!】
【十二个早夭,就活下来八个,活得最长的是三格格,五十九岁,八个里四个二十岁左右离世,啧啧,这就折损一半了,五公主撑到三十七岁,然后是六公主五十七岁,跟阿哥一比,公主们都短命。】
【后世调查女性寿命可是远远超出男性,皇帝的儿女倒过来,不正常呀。】
“我在外面开了一家女学院,不如隐瞒大公主三公主的身份将她们安排进去,多见识见识,整日跟奴才们接触,眼界也就这么大,多接触外面世界培养一些兴趣,未来也不会困住自己。”
“等以后咱们把铁路修到蒙古去,到时交通便利了,格格们想回家就回家,不用跟现在一样,赶路起步就得一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