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420)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岸边这样卖土豆的摊子有十多个,面对的客户基本上是海上过来的。

因为价格不贵,上百号人将这十几个摊子给围满了。

张大牛端着陶碗席地而坐,拿着上签子戳着土豆块吹了吹,才入口他就满眼感动。

张老爹也端着一碗坐在他旁边,父子俩埋头吃起来,很快又有买水的车过来卖水。

“大碗茶,一文钱一碗!”

张大牛想起自家船上还有半罐子水便没有理会。

他们这样在海上讨生活的会用封起来的陶罐装水。

海上淡水很珍贵,也没人舍得浪费。

吃完喝足,父子俩一人看着船一人去岸上将船上的东西给卖掉,头一个卖掉的就是那奄奄一息的海盗。

海盗红头发,是个洋人,看着还年少,不过此时昏迷不醒看着有些可怜模样。

张家父子可是半点也没有怜悯之心,天知道他们发现这个洋人时有多高兴,活着的海盗岸上也是收的,听说新加坡这边港口跟广州港口区别不大,一过来还真是,这里也有那洋行铺子。

张老爹揣着十来张纸钞高兴地回来对儿子道:“赚大了,这边一个洋人能卖二两银子!”

张大牛懊恼道:“广州那边能出三两!”

张老爹给了儿子一下,“能赚到就不错了,带去广州说不定半路上就死了!”

死人可是一文不值。

这样一说,张大牛也想开了。

处理掉船上的破烂,父子二人在港口转悠起来。

“爹,这里在招工,一日给二十文呐!”张大牛惊喜地站在一处工地上开心道。

不远处几个小孩有空就喊几声招工信息。

张家父子不识字,张大牛看到这边的小孩都识字一脸羡慕。

父子二人回去,跟同村的人商量了,然后大伙儿决定留下来挣点钱再回家过年。

约莫五六天后,靖远号领着船队浩浩荡荡归来,停在港口神气极了。

张家父子已经适应了干活的日子,虽然每日都吃土豆,吃得人快要吐了,好在能填饱。

张家父子生活在香江,香江虽然是岛,但岛上是有淡水也能种植水稻,因为人少,靠近海饿不死日子也过得去。

这土豆以前没吃过,这回可谓是吃够了,大概一辈子都不想吃了。

靖远号靠岸没一天,海面上突然出现了大批船只。

岸边的人都很警戒,张家父子更是吓得躲了起来。

但是很快发现没这个必要,岸上的人组织了防卫队警惕。

船靠岸,才发现是南洋这边的商船。

这些商船有洋人,也有南洋的人,还有大陆的商船。

全都开开心心上岸。

张家父子没两天就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开心了。

“这个港口不收关税!”

父子俩很开心,他们在香江,每次出海打鱼都要去衙门指定的地方交鱼税,不交就没法买盐,只能看着鱼臭了。

要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收关税的地方,岂不是发财了?

“爹,我想留下来。”张大牛哼唧哼唧道。

张老爹没吱声,张大牛就知道自己爹不赞同。

做了两个月,新加坡这边建设速度更快了,眼看马上要过年,父子俩去辞工,拿着工钱存入银行。

这是他们这些在外打工人的一致做法。

拿了银钱或钞票,若是掉海里说没就没了。

只要存入银行,就能够回广州的银行取出来,就算中途遭遇了不幸,家人也能拿着户籍去查他们的存折将里面的钱取出来。

刚开始也没人相信的,只是海上风险大,说不定什么时候遇见海浪就翻船了。

有这么一个船商出海前将全部身家存入银行,这一出海很不幸没能回来。

这位船商家眷怕银行赖掉丈夫的钱,找了个人多的时候去要钱。

银行竟然一点都没有阻拦,核实船商死讯,衙门也开了证明后就爽快将商人存的钱归还给了商人家属。

这事在报纸上报道了一个月,连在香江那个乡下地方都耳闻了。

张家父子是不信那么大银行会吞掉自家那几两银子,直接拿着存折往回香江。

来时人挺多,走的时候少了一半,有不少留在了新加坡,想要趁着过年多赚一点。

还有人叮嘱同乡。

“张叔,您回去跟我爹娘说,这里跟捡钱一样到处都能赚钱,让他们过完年后一起过来,等赚个一两年回家能起青砖大瓦房。”

张老爹沉默听着,跟他一起出来闯荡的同乡一共有十来个人,都是划着渔船过来的,谁能想到回去就剩下两三艘船了?

几艘船北上,路上还遇见了巡逻船队。

张大牛有些羡慕地看着那些穿着帅气的巡逻队,回头对他爹道:“爹,我也想当兵!”

张老爹不屑看着才十五出头的儿子,“别做梦了,谁会要你一豆芽菜?”

张大牛被亲爹这么一埋汰了,心里起了逆反之心。

要是给朝廷当兵肯定是当狗都不去,这可是新加坡自己组建的军队,看那船,再看那白色的军装蓝天碧海多帅气呀?

回来的时候风向不对,比去时花的时间多了不少,等到香江已经是年二十九。

张家所在的村在另一个小岛上,还需要开船过去。

父子二人没急着回家而是先上了主岛。

主岛跟大陆面对面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港口,港口上卸了不少沙石,或许是快过年的原因,人都散去了。

张家父子和同村人先将船靠岸,再去找银行。

银行就在港口,以前这里只有集市,岛上交易的地方,后来变成了港口,物资变得丰富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