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497)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他瞥了她一眼,明白她这是敲边鼓。

可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不就是怕那边跟朝廷离心才南巡的吗?

要是真有这么一条铁路,三日内就能不费力气地从南到北,哪怕吴三桂在世他也不带怕的,因为八旗军队可以随时打到南边。

这么一条路,他心底也是想修的。

“这样,朕命一个铁路总督,专门负责造铁路,若是遇见突发情况,可以从沿途各省调遣士兵。”

他思索着这个总督的身份,肯定得是他信任的官员。

宝音挑眉,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什么从各省调遣士兵没到那个份上,就是怕不开眼的小毛贼跳出来挡路,我想着这沿途的衙役可能不管事,不如组建一个铁路警察队伍。”

“前期维护修铁路时的治安,后期在火车上维护治安。”

皇帝哪里不知道她是说兵权,只要地方兵权而已,又不是京城的兵权。

这各省总督都有掌兵之权,这铁路若是有总督这兵权也是要给的,毕竟漕运总督、河道总督有,这铁路总督也该有。

宝音还不知道皇帝已经猜到了她的目的,怕他多想连忙转移话题,“明珠来了也不能让他白白走一趟,不如我让人带着他逛逛,也不算白来一次园子……”

……

新建的畅春园远没有后世历经几代兼并了其他园子的庞大壮观。

除了里面的院子大些豪华些,其实就是个比旁的大一点的乡下园子。

就连移植到植物也因为刚移植不久,又矮又疏。

但是沿河两岸的明亮路灯足可以填补这些缺陷。

明珠在园子大门外等了些许时间,身后桥上的灯光明亮倒映河水里宛如另一条银河。

他耐心等着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园子小门打开出来一位太监。

那太监他也认识,乾清宫里皇上身边照顾的人。

“拜见明珠大人,皇上病情未痊愈,说了今日不见人。”

明珠倒是从容,伸手递过去一个荷包,“敢问贵妃可是在伺候皇上?”

太监客气道:“贵妃娘娘在皇上身边照顾着,听说您来了,让奴才领着大人在这园子四处逛逛,也不算是白来一趟。”

明珠笑容逐渐消失,他稀罕看一个园子吗?身为内阁大学士,他什么好看的园子没见过?

“大人这边请。”

明珠还是没有耐住对方的盛情邀请,从侧开的门进去。

一进这园子就看到明亮灯光下的广场,还有那不属于乾清宫的大殿。

太监立刻暗示道:“听说皇上极喜欢这里,还说宫里太小,贵妃娘娘建议往后每年在这里多住几日。”

明珠领会了太监的意思,皇上是个勤政的,要是真住在这,这御门听政势必也会换个地方。

什么是政治中心,有皇上的地方才是,就跟前朝政治中心从应天转移到北平一样。

这政治中心转移,朝臣再住在城里就多有不便了,光是宵禁就能卡住大半要上朝的朝臣。

“本官记得这附近土地都被内务府拿下了?”

明珠想起了此事,之前有商贾花大量银子买这边的荒地建园子,大家还跟看笑话一样,说内务府想银子想疯了,这要是御驾真常驻这里,周围不就是第二个内城吗?

“是,畅春园周围预留了不少空地是为太子和众多阿哥备着,娘娘说阿哥们早晚会成家立业,这地得先备着。”

明珠内心复杂,贵妃是一心奔到赚钱上面了,但凡她分点心思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也不至于让他现在进退两难。

前面正殿建房材料没有宫里那么好,毕竟就是个小住的园子,用了上等青砖,跟花费大量金钱从海外购买金丝楠木建造正殿的热河行宫不同,这个园子建造没那么出奇。

表面是青砖,也就黄色琉璃瓦出格了些,这是皇家园子必备。

玻璃制造工艺上涨,加上玻璃价格贬值,琉璃的价格也跟着贬值,琉璃瓦的价格也比往年低了不少。

当然最重要的是运用了温度计和去硫的煤炭,一个提升温度,一个控制温度,两样一起让琉璃瓦的成本降下来。

再加上请了上万人来修这园子,木料用得少砖石用得多,还有水泥铺设地面,才几个月就修得像模像样。

上万人赶工出来的园子,不算尽善尽美,已经能够糊住人了,不过明珠只对那电灯侧目,他心思都放在皇帝的病情上,哪有什么心思欣赏。

太监领着人走了约两刻钟,专门找有光的地方,那昏暗的地方是不去的。

明珠心思没放在这上面,没多久就告辞了。

这时候回京也已经晚了,城门都关了,一想到回去沿途得劳师动众,明珠有些头疼,便吩咐身边的人。

“去,看看周围有哪些人家的庄子先借住一宿。”

这样一想,他有些明白内务府攥着这些土地为何不愁卖了,这是看准了朝中官员不买不行。

上朝真要改在外面,那就得置办一个住宅。

***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早上雨势变小。

她喝着白粥看着窗外飘着的细雨,窗外移植了一棵芭蕉,有那么几分雨打芭蕉点蔷薇的气氛。

外面天色昏暗,屋里可是一点也不暗,电灯开着,皇帝也感受到这份好。

“要是在宫里,这会儿还得点蜡烛,宫里木头多,又怕火。”

他夸赞了几句,“只用水利就能发电,每年光是节省了蜡烛钱就有几万两银子。”

没错,宫里每年购置蜡烛的费用以万两计算。

这时候的蜡烛可跟后世不一样,特别是宫里用的都是上好的蜂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