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56)
女人接过婆婆手中的活,开玩笑道:“不正经的活还能找上我?”
女人这些年劳累去,风吹雨打,黑黝黝走出去跟男人无异。
“我想去试试,胡同口的说书先生说,人家没有年龄限制,也不需要长得好看,就是要能干活的,愿意听人家指挥的。”
“一日十文,一个月有三百文咧,多攒些年狗娃将来娶媳妇的钱都有了。”
卖豆腐是一项苦活,天刚亮就要出摊,她挑着担子专往胡同里转,每日就赚个几文钱。
因为这生意穷苦人家做得多,时常跟其他卖豆腐的碰上,担子被人砸过,也被五大三粗的男人威胁过,也有跑一整日都没卖完豆腐的时候。
有时候路过招人做工的人家,女人也羡慕过。
可再羡慕也无用,人家不招女人。
一听这话,婆婆也不阻拦了,“下午我陪你一起去。”
将剩下的豆腐煮了,婆媳二人匆匆忙忙吃了饭,便往琉璃厂赶去。
琉璃厂很空旷,这里还没修《四库全书》,书铺也没转移过来,最近倒是多了几个新建的玻璃坊。
来到玻璃厂,二人以为要找人打听寻找一番,谁知一来就看见一大群聚集在一起的人。
有男有女,看来都是奔着活来的。
“不是说只要女工吗?”女人听见旁边有人发出质疑声。
有男人笑呵呵道:“只招女人不代表我们不能来碰碰运气。”
这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了,生活都不易了,也没人在乎什么男女大防。
在女人看来,男女大防那是官家才有的讲究。
她要是认这个,恐怕得活活饿死在家中。
很快有人出来维持秩序。
“大家排队,男人跟女人分成两排!一个个来。”
“管事,不是说招女人吗?怎么还招男人?”
管事忙得一身是汗,“别急,我们厂是招女工,还有别的厂招男人干活。”
“都排好队,不要插队,插队的不要!”
这话一出,原本骚乱的队伍立刻安静下来。
女人婆婆糊里糊涂排在队伍里,等得知自己被录用了,登时瞪大了眼。
“我这样年纪的都要啊?”
记下她信息的女人笑呵呵道:“瞧您说的,您还不到四十,哪里算老,只要能做活,我们都收!”
***
“大人不好了!”
宛平县衙,衙役拿着一份小报进了衙门。
“今日弟兄们巡逻,发现街上有人在卖小报,上面印了跟贵妃有关的案子?”
王养濂吃惊,“是哪个胆大包天不要命了?”
他抽过报纸翻看内容。
看到熟悉的状告内容,直接倒抽一口气。
这报纸水深呐,若是他没记错,这状子只他和县丞还有隔壁老对头看过,之后状纸就送上去了。
这小报背后究竟是何人,竟然对此事了如指掌?
“明府,要拿人吗?”衙役问。
“拿什么人?”王养濂怒瞪他一眼,“先跟大兴知县通通气。”
只是隔天王养濂态度就不一样了。
“这小报竟然将乾清宫发生的事都写了出来!”
各朝中大臣反应,就好像作者当时在场一样。
王养濂一脸慌张,此事发生在宛平县,他没有及时处理就是他的失职。
“快,快随本府去拿人!”
慈仁寺附近的书铺一条街被官兵围了起来。
“无关人员不要靠近,朝廷正在捉拿要犯!”
清理完街道后,王养濂亲自找到了这家位于胡同里的报馆。
门被踹开,还不等里面工人反应,一群衙役便凶神恶煞扑了进去。
蓝玉从里面走出来,怒目而视,“这里是贵妃娘娘的产业,谁敢闹事?”
第29章
淡淡的龙涎香味萦绕在南书房内。
外面一场秋雨似乎带走了暑气, 温度急剧下降。
皇帝穿上了坎肩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皇上,顾太监过来了。”
皇帝两眼微睁,里面一片清明。
顾问行怀里揣着什么进来行礼。
皇帝不等他跪下, 先一步开口,“免了。”
顾问行掏出几张报纸递了过去。
“皇上,这是采购太监递上来, 说京城四处有孩童叫卖,因其内容跟贵妃娘娘有关,不敢不上报。”
皇帝接了过去, 待看清纸上内容, 很是吃惊。
他转递给了梁九功,“瞧瞧, 宫里的事宫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梁九功看清楚最醒目的那一篇, 跟着露出惊讶表情, 随后他想到什么提醒道。
“皇上, 这是前日您让传入后宫的消息。”
一字一句都是他操笔, 又怎么能不记得?
皇帝没理会他这番辩解,反而看向顾问行。
“这是贵妃的人弄出来的?”
顾太监称“是”。
“她这是打定主意要把事情闹大。”皇帝挑眉道。
“大兴县可审理此案?”
“是, 过午后准备开堂, 贵妃也已经出宫了。”
皇帝闭上眼, 龙涎香在他鼻尖萦绕。
“她就那般想要出宫, 竟然将太皇太后都给说服了。”
皇帝声音很低, 梁九功等人埋着头,恨不得什么都没听见。
***
宝音乘坐步舆到了西华门又换了马车,马车行驶在皇城内,她还是没缓过神来。
“我竟然出宫了!”她也没想到太皇太后竟然允许她出宫。
给这位牛掰女性点赞。
起先被叫到慈宁宫,她还以为会被骂一顿, 谁能想到太皇太后很随和问了她的想法。
宝音捂住发烫的脸想到自己说的那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