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589)
这样的城池都不大,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若是真新建一座新城,且以经商为主,可以预料未来能带来多大的利益, 更不要说未来还有轨道连通。
商人重利, 有巨额回报,所有人都恨不得这件事立马定下。
买债券算什么, 大不了买个几百两句当时捐给朝廷了。
瓜主人在汇贤山庄说出来的这番话很快传了出去, 且伴随着蒸汽火车便利, 当天就传到了天津。
正所谓话过两人就变了味, 离了汇贤山庄, 这消息就变成了朝廷打算在草原上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巨大城池,地址都已经选好了, 就差人力物力了。
未来这座城池主要是做边关贸易, 想要掺和一脚得先买户部在银行发行的债券作为入门费。
至于买多少, 自己看着办。
当天下午就有不少人抬着银子去银行购买户部债券, 隔了一天后朝廷总共发行的五百万债券全部售罄。
“这人倒是有几分手段, 叫什么名字?”皇帝对人来了兴趣,显然动了心思将人弄到手里。
他手中善经济的还真不多。
户部为难的事,这个人只是稍动手段就达成了,是个能臣。
不是说户部人都没用,只不过是没人愿意做多余的事。
这些人只在规矩内行事, 绝对不多做超出职责范围内的事。
不能说错,只能说有做事僵硬,可朝廷规矩在那,谁又敢轻易越过那道线?
若是人人都越线,那朝廷才叫乱套了。
户部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事情丢到了编外人员头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办成了,集体功劳,失败了,这就是个最好的背锅人选。
从古至今,官场上那一套就没变过。
宝音翻动了一下折子,平静回答,“和泰,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是满族大姓,他点了点头,将这人记在了心里。
之前他想用的,现在办事不错,可以提上来用一用。
想到那已经售罄的债券,他低头看着折子,摇头失笑。
“现在满京城都在传朕要建个新的城池,这些债券就是入门券。”
这等于商贾直接将贿赂呈到了他面前。
宝音挑眉。
[你就不动心,这可是五百万两白银,相当于京畿富商筹集给你的,他们可是做好了拿不回来的准备。]
这么大一笔银子,只要稍稍动点心思就不用还了。
皇帝在殿内走动,他那绑着黄带子的辫子跟着摇晃。
双手背后,把玩着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他摇摇头,“如何不心动,我也是普通人。”
只是他比普通人自制力强,知道什么东西能拿,什么东西不能拿。
这次的债券等同朝廷信用,他拿了不还,代价就是朝廷信用被这区区五百万两买断。
五百万跟朝廷信用相比不值一提。
默契地略过这个话题,他踱步到一旁坐下,双腿挪到炕上,看向她,“这五百万都拿去购置粮草,能买到多少?”
他目光看向她,想到得到一个准确承诺,后勤补给他提前安排,也是给她的商行一次机会。
宝音提前有准备,飞快抽出两张报表。
“这是盘点后的货物,我已经调集出来随时能够送往蒙古。”
两张纸列着表格,分别是货品名称,数量和出厂价格。
当然这个出厂价格定然不是真的,价格是比市面上卖得低,但也远高于出厂价。
头一个列的就是米面粮油,下面才是加工的成品。
比如干的挂面,炒熟加上调味料的米粉,然后就是熟悉的罐头,甚至奶粉都列上了。
除去这些,还有前不久刚递进宫的压缩饼干,这饼干肯定没法做到后世那样结实,在这个时代硬度也够了,只是量比未来要大一半,一块巴掌大的压缩饼干,保证能管一天不饿。
这个梁九功可以作证,那日他被赏了一块,结果是用完膳吃的,吃完后竟然撑了,隔日一天没吃腹中也没叫过。
压缩饼干下面则是各种豆制品,有粉条粉丝,还有各式菜干。
他翻到第二页,看到最后两项忍不住询问,“为何火锅料也列在上面?”
“为你准备的,连日奔波你肯定胃口会不好,我准备了一百箱,你自己留一箱,其他赏给下面人。”
他点头微笑,“这个尚且说的过去。”
“石灰为何也放了上去?”
她伸头瞄了一眼,“这个啊,你等一下。”
说着走了出去,没一会儿又回来。
她手拿着一个小圆锅,锅有两层,跟后世的保温饭盒一样。
最下面放着几个牛纸包,都用蜡封了口。
撕开纸包,她将里面的菜干放入上面那层,除了菜干还有粉条和牛肉干和一小块火锅料。
倒入泉水后,盖上盖子。
皇帝就看着她将最大的那个纸包撕开,露出里面的麻布包裹的石灰。
将石灰倒入最底下那层,注水后飞快将上层放上去,然后再盖上盖子扣紧。
没一会儿里面传来咕咚声音,是水烧开的声音。
他挑眉,“这是生石灰?”
宝音意外他竟然知道,在没有见过自热火锅前,她都不知道生石灰可以烧水。
一般建筑用的石灰都是加水后烧熟的。
[没错,等一刻钟差不多就熟了。]
她看了一眼时间,然后道:“出门在外吃口热的不容易,怎么样,要不要采购一批?”
皇帝摇摇头,“大军是外出打仗,不是巡游,没必要整这些花里胡哨的。”
“行吧。”她将石灰划掉。
“这些方便食物回头给你带一些,也能换换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