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597)
“这一匹布又是怎么算?”
“爹,银行这边抵押布的话不按尺收,按重量来算,不管生织还是熟织都是一个价,这本来是给大布商指定的条例,江南这边有不少布商银子周转不过来,拿手里的布来抵押换银子,总行那边只给了一个区间价,根据当月市面区间价格来算银子。”
“去年永安坊布庄就抵押了上千匹布,到了还钱的时候是按照最高布价赎回,人家一看这价钱上涨,赎回去卖了也亏本,直接不赎了,这事儿子去年不是说了吗?今年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布上市,现在银行抵押的布价还是去年那个价没改,算下来比卖布还要高。”
“爹,您赶紧将家里的布都拉过来,让娘也别织了,白丝也一块拉来,回头我请人吃顿饭,保证用最高的价来借出银子。”
唐皮子偷听到这,就被父子俩发现了,挨了一记恶狠狠的眼神,他心情激动往家里走去。
很快关于银行的这个小秘密就在县城里传开了。
银行只管理层是外地调派过来,还是有不少职员是本地人,绕来绕去总能扯出点亲戚关系,请人吃饭喝酒,很快这个消息就被证实。
短短时间内,银行就多了一大堆白丝生织做抵押物,一时间这抵押物多到银行的临时库房都装不下,还临时另租了三个库房才堪堪放下。
或许是被这些抵押物吓到了,银行管理层开会商议着要不要拒绝再收丝绸作为抵押物,毕竟这些收来要小心看护,坏了的话,回头人家要是还钱,这坏的部分银行还得赔偿。
若是一家银行有大量亏损,会触发审核机制,上面派遣专人小组来调查,要是有查出中饱私囊的行为,人都得进衙门走一遭。
在银行工作,掌握着钱财支出,谁不膨胀?
虽然不敢贪占银行便宜,可谁没借着银行漏洞为自己谋利?
比如用权限内最大的额度给人做抵押贷款,再收取“一点点”回扣。
再比如将银行收来的抵押物便宜拿到手再卖出去赚取差价,这些都是钻银行漏洞,只要账上不出错就很难查出来,可问题是也扛不住有心人来查。
在银行做事最怕的就是触发了上面的审核机制,偏偏他们又不知道审核机制是怎么被触发,有些明明是每年亏损却没有触发,有些年年盈利却又触发,银行内部每段时间就有通报某地银行某某某处罚结果。
看着实在是触目惊心。
银行这边一传出开会商量是不是拒收丝织品作为抵押物,这边开会还没个结果,那边就有一大批人排着队拉着货来做抵押贷款。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一度从银行排到了城门外,这壮观场景任谁看了都感叹,连衙门都派人来维持秩序。
很快,银行就关门了,没说拒绝抵押的话。
这一关门,顿时引起恐慌。
要是连银行都不收,这问题可就大了,岂不是真卖不上价了?
人多就有人动心思。
很快银行被围起来,包围的人要求给个说法。
银行的人不愿意出门,外面的人不肯散去,压力给到了衙门那边,县令坐着轿子匆匆赶过来。
本来是劝说围观人散去。
“走了咱们这布卖给谁?”
“衙门要是愿意收,咱们就散去!”
县令怕烫手山芋落自己手里,忙说进银行问问银行的人什么打算。
开玩笑,他能不知道今年丝绸多到卖不出去的事吗?
其实产量也不到多到卖不出的地步,他调查过,全是一架小小的织布机引起。
织布机将原本耗费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才织成的布,在短时间内上市。
市面上还有人不断抛售生织打压价格,这就导致大量生织的滞留在织户手里。
这里面水深到县令也不敢深究,因为这不是他一个小县城的事,而是发生在江南大片区域。
不管是谁织的这张网都不是他能招惹的。
县令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劝银行先解决当前问题。
一听县令愿意代替他们跟银行谈,立刻有人让出了一条道。
“见过县令大人。”
大门开了一条缝让县令进去。
大厅内,不少人跟县令行礼。
县令也没有含糊,直接问今日事要怎么解决。
银行一位管抵押贷款的主任站出来,面带愁容道:“大人,不是我们不愿意收,是真收不了了,我们已经收了十大仓白丝,五仓的生织熟织,这些还有二十多天才到期,这么多白丝还得预防虫蛀问题,要是能立即卖出去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些是抵押物,没到期前我们银行无权动。”
“按照规定,银行是不能拒绝丝织品作为抵押物,但是真实情况是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
县令错愕,没想到是这个愿意。
银行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手里堆积的白丝和布匹已经太多了,这些不能动,还得保证不受损伤,保证贷款的客户能够在到期后顺利赎回。
到期不赎银行才有处置权力。
手里这类抵押物多了,若是不想爆雷只能拒收了。
“银行不是卖货的地方,这些人是打着抵押贷款的主意将丝绸强塞银行手里,我们还得付出仓库管理的成本,到期不赎回还得找买家来收,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一笔亏本买卖。”
县令抓住了重点,“你们能找到买家?”
第233章
“这个……”
几位管理层彼此对了个眼神, 有人主动开口。
“有几家需要生丝的制衣作坊,只是都在外地,我们这边只能帮忙联系, 也不能强迫人家将一整个县的生丝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