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66)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帅颜保直截了当道:“我不赞同鼓励开设报馆,朝廷禁止读书人议政,一旦鼓励报馆,这种事就无法禁止,朝廷能管得了京城,还能管得了地方?”

张吉午摇了摇头,“此言差矣,下官在奏折上说明了,只有地方官报才允许发行朝廷政策,私人小报不允许涉朝政,况且通过这些小报,皇上在宫中也能了解天下事。”

“推广报馆利大于弊,大人不该因噎废食。”

帅颜保质问,“你敢保证小报不偷偷刊印反朝廷言论?”

张吉午摇摇头,反问了一句,“难道没有报纸,民间就没有人刊应了吗?”

不,反清言论一直都有,白莲教活动更是一直没断过。

这个白莲教也有趣,宋时反宋,明时反明,跟似乎朝廷对着干才是他们的主业。

皇帝这会儿已经知道未来大清江山稳固,对于帅颜保那些危言耸听的话不怎么在意。

他已经发现报纸利用得好就是一把锋利的刀,没看小报才出现几日,民间已经将某女吹嘘得如同菩萨在世吗?

“行了,不要争论了,明日朝堂再议。”

皇帝打发走帅颜保留下张吉午。

“和朕说说逃荒百姓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33章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了桌面上, 宝音支着下巴坐在窗户边。

今日难得是个晴天,一早就听耳边宫女叽叽喳喳,说哪个宫的嫔呀妃呀去了御花园, 她属实有点烦躁,便将身边的人都赶到了外面。

延祺宫内两棵楸树叶子已经全部变黄。

正殿前的院子里一群人正在忙活着,安装她不久前定做的秋千架。

宫里的生活虽然枯燥, 但是有一点好,要什么内务府都能办到,办不到的加钱也能给她办到。

秋千架就安装在西侧殿外, 除了垂下来的铁链, 其他都是木质结构。

内务府派来的人忙完并未走,又搬来许多砖, 在正殿和侧殿之间搭建了一个小厨房。

小厨房内没有做灶台, 宝音画了一个铁皮炉子, 能烧蜂窝煤带烟囱的那种。

图纸被蓝玉带出宫了, 这些拿到宫外去打, 材料庄子都有。

盛京的冬天很冷,北京的冬天她想应该比盛京好不到哪去。

往年在家这个时候都在准备过冬物资, 今年进了宫, 头一年她也不知道该准备什么, 只尽量让自己住得更舒适一些。

总不能进了宫, 日子还没以前好。

小厨房四面墙已经搭建起来, 就等待晾干后上大梁。

内务府的人撤了,院子里闲着的宫女太监开始收拾院子,不说地面,秋千的椅子都擦拭得干干净净,还找了块皮子铺在上面。

宝音出了一会儿神, 又低下头写自己的论文。

日子总是要过的,她得为自己人留下点什么。

近来她喜欢上了将记忆里一些东西画出来打发时间,没有详细数据或记不太清时还会翻看搜索出来的论文。

这样一来点数日益减少,她不得不拾起笔费尽脑筋写论文。

咬着笔头,就看到三位阿哥一前一后进了大门。

有些意外,她放下笔走到外间。

“贵母妃,我跟大哥、三哥来看您,这是栗子糕,御膳房的太监说这是用今年刚打下来的栗子做的,正是吃的时候。”

宝音还未出声,隔壁那位话多的小阿哥就呼啦啦说了一大堆。

宝音抿嘴想笑,她也看过不少清穿剧,了解这位小阿哥真实性情,再看他时总有些出戏。

大阿哥和三阿哥一起上前行礼。

大阿哥拱了拱手,爽朗地说明来意。

“四弟说这糖果子只有贵母妃这里有,想换一些还给四弟。”

“派个人过来说一声就是。”

还带伴手礼,怪客气的。

跟他们拿不告自取的老子就是不一样。

宝音从里间端出一个古朴的红木匣子,匣子是小抽屉模样,每一层放着不同颜色纸包装的糖果。

“就这些了,全给你们。”

大阿哥没有多留,走的时候还捡了两粒糖,说是要给妹妹尝尝。

两个小阿哥磨磨蹭蹭不肯走,打起了院子里秋千的主意。

宝音吩咐人照顾好两个小阿哥,别磕着摔着就放任不管了。

她继续死磕论文,也不知过去多久,外面传来了哭声。

她一惊,快步走出去。

“出什么事了?”

三阿哥张着嘴哇哇大哭,旁边服侍的小太监一脸焦急道:“阿哥牙掉了!”

三阿哥吐出了嘴里的奶糖,宝音也看到镶嵌在奶糖上的一颗乳牙。

怎么说呢,挺好笑的。

“送一杯温水过来。”她吩咐宫女。

水送过来,宝音哄着三阿哥漱口。

“啊,张嘴。”

宝音看牙床上那点白点,顿时松了口气,“没事,是换牙了,换完牙前不要吃糖,也不要舔新牙,不然长出来的牙会歪,成为凸嘴阿哥。”

她吓唬他。

不提还好,一提三阿哥忍不住伸舌头去舔,听舔歪了会变成凸嘴阿哥,两眼里满是惊恐。

“我不要凸嘴!”

宝音暗乐,小孩子可真好骗。

大概是此刻她神情太过温柔,三阿哥脱口而出,“贵母妃你能当我亲额涅吗?”

宝音心想,这小子一定是没挨过亲娘的打。

她没有说好不好,笑着反问他,“我是没意见,你是怎么想的?”

小孩掰着手指道:“贵母妃这里有好吃的糖果子,贵母妃会抱我会哄我喝水,延祺宫跟四弟住的景仁宫也近,贵母妃要是当我额涅,我就能搬过来可以找四弟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