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680)
他对这位大儒感观平平,在江南时他就感觉这位大儒跟分猪肉一般将各个学派霸占。
什么蕺山学派、王学、阳明学,哪个没有他黄宗羲的弟子。
就好像各家学派只他黄宗羲名下弟子才是真传。
“你问这个干吗?”
进了他们学校,学的是新学,问不想干的学派可就不对劲了。
“是今天来了两位客卿。”
杨泽再次重复了一遍。
李哥摸了摸下巴,“这个与我们无关,咱们是皇家大学的学子,被天子盖章了,别的学派跟我们没关系。”
有关系也是敌对关系。
摆明了皇上有用新学替代旧学的想法,说不定该明儿个民间学堂学的内容就变了。
如今满蒙宗学不就多添了课程?
“我不会问了。”杨泽结结巴巴道,助教和师哥表情都好严肃。
***
师徒二人一刻都没停进入了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没法跟京城那个比,不过这里专业一点的书有不少,许多都是新印出来,竟然还有一本写了火车运转原理,还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书。
如何管理人力,这是每个地方官员自己摸索出来的办法,大家都是这么来的,还从未有人将关系写得透彻,如何管理引导人力达成目的。
“老师,这本书……”
万斯选面色凝重,“您看这本书。”
黄宗羲看到了书名《隐藏在帝国运转下土地的秘密》
这名字起得是一点也不雅观,却奇怪地想要人看看。
他翻开了书,面色凝重起来,书中一开头就说了国家和土地的紧密关联,再以土地着手国家灭亡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土地流失问题。
甚至还点评了历朝的土地问题,明朝也有,从建国之初土地分散,再到藩王政策大势圈地,从建国之初就埋下了祸根。
作者还讥讽了一句朱元璋大概是不懂算学,没想到才几代就有上百万后代,将大明财政生生拖垮。
朱棣养藩王跟养猪,拿走兵权允许吞并土地,进一步恶化,到明末崇祯皇帝已经积重难返,张居正是为大明续了一口命,他一死明朝就进入倒计时。
这一点大明不少人都很清楚,他们携手将大明送进地狱,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新生的王朝不是落入汉家手中,而是被异族铁骑统治。
黄宗羲手颤抖,从未有人这般辛辣地点评前朝之事,这种高高在上的语气真是可恶!
“老师……”
万斯选见老师脚跟不稳晃动了一下,赶紧将人扶到了一旁坐下。
“老师您不要生气,此人看问题只看表面,哪里知道当初朝堂上衮衮诸公救国救民之心,还有那与国家共存亡的忠臣,这些不过是鞑子的狗腿,本是汉人,被鞑子朝廷提拔,反咬咱们,恨不得将汉人置于死地。”
“着实可恨!”
黄宗羲摆摆手,脸色还是难看。
却不得不说这书还是有一定道理,土地就是社稷,社稷被瓜分,税收不上来,养不起兵马,国家难以运转,又加收重税,这些税会落在不愁吃喝的官老爷身上吗?
只会压在无权无势的布衣头上,当布衣连饭都吃不起,只能豁出一条性命去寻找出路。
他以前只觉得君主的一家之法有局限,应该以天下法替代。
可是不解决饭碗问题,什么法都没用。
经历过乱世,他不是没有见过饿肚子红了眼易子而食的人。
饿急眼了,谁还管法?给口吃的连命都能卖给你。
他怅然,还没见那幕后之人,就输掉了一局。
“先回去,不能再让对方牵着鼻子走。”
黄宗羲决定先去找弟子打探一下情况,再跟着对方脚步走,他怕自己道心崩坏。
人到古稀,道心崩坏,可没有时间给他重组道心,他不想自己死不瞑目。
***
皇史宬附近修建了一座小白楼,楼高三层,同样装了锅炉,四月的北京还是很冷,一些烧炕的人家已经断了火,小楼里的暖气还开着,唯恐冻坏了这些宝贝疙瘩一样。
万斯同心情不算太好,他的眼睛出了点问题,也不是多大问题就是长了一块息肉将瞳孔遮住了一点。
大夫那边说了一堆,总而言之就是他身体内部出了点问题,导致息肉生长过快,需要针灸调养减缓息肉生长速度。
万斯同自己不认同这个结果,他还有一堆的文稿要审核,可惜上面下决心让他休息,不仅文稿不让他碰,还禁止他去前面楼里办公。
偏偏万斯同就是个闲不下来的,不让他用眼,那用嘴可以了吧?
这几天就有不少人坐在他住处,听他口述记录下来。
到傍晚,外面突然来了人说是他老家兄弟来看他。
万斯同惊讶,话说他来京城都七八年了,还从没有亲人来京城找他。
他几个兄弟是半点也不愿意和鞑子朝廷沾边。
万斯同心里闪过了许多念头,最后定格在了年迈的老师身上。
难道是老师身子不妥?
万斯同亲自去接人,看到大门外站着的二人后他忍不住揉了揉眼睛,然后小跑过去。
“老师!兄长!你们何时到的京城?”
太出乎他意料了,他没想到年迈的老师有朝一日竟然来到了京城,还是在只有兄长一人的陪同下。
其他师兄弟就不担心老师的安危吗?
黄宗羲有些担忧问,“方才听说公择是你兄长,不断有人过来让我们劝你好生休养,不要急,你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万斯同雀跃道:“不过是小问题,这边的大夫就是喜欢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