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702)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等中午时好几位阿哥派人送了礼给她,都是山周围的特产。

她还是没有去猜几位阿哥的用意,但也体验到了皇帝的某些想法。

上位者无需去猜下面人的想法,总有露出来的时候。

对于这些礼物她全都笑纳了,虽然对四阿哥有滤镜,但不得不说八阿哥更加贴心,送的是玉泉山上一块奇石,石头整体像是一座山,还雕了佛塔,放在盆景中仿如小型的深山古庙。

古人的审美是一流的,讲究天人合一,一步一景。

这个盆景算是费了一番心思,宝音欣赏片刻后让人摆放在屋子里。

晚间皇帝过来看见还问了。

屋子里多了个东西,还放在显眼位置,他又不是眼瞎看不见。

“八阿哥送来,瞧着有几分雅致。”

皇帝扫了一眼不感兴趣道:“明日摆驾回宫。”

正在欣赏盆景的宝音回过头,“阅兵已经结束了?”

皇帝按着额头万分苦恼,“八旗子弟一年不如一年,这才入关多少年?”

[呵呵,早跟你说了,融入华夏不是很好?非得继续维持八旗制度,本来就是临时融合出来的奇怪制度,你现在头疼了,以后你的子孙还不得头疼死?]

“你说得轻巧,八旗制度是大清打天下的根本,轻易解散,那些维护八旗制度的人怕是反过来头一个反了朝廷。”

八旗制度类似宋时的厢军,满族人数少,后来创造了八旗制度将战败部落编入进去,满蒙汉早不是按照民族而是旗来分类。

不同的旗待遇不同,为什么下五旗都想着升旗?

还不是旗民待遇不同。

打个比方,下五旗只能算低保户,每年领着一些禄米保证饿不死,想吃上肉就找差事做,而上三旗光是每年福利待遇都赶得上发达国家,躺着就有人养活。

大清就靠着八旗制度拉拢了一大批人,现在解散等于清理掉一大批吃皇粮的,原本维护这个制度的人,反过来第一个就敢翻脸。

当然国家财政有限,不能跟宋朝一样无限制养厢军,那样会将财政拖垮。

所以制定了满汉不得通婚,将旗人圈定起来跟汉人分隔,也是避免八旗子弟扩张速度扩大。

不然两三代就能超过朱明的宗室,朝廷还是养不起。

皇帝接手的就是这么个融合的不伦不类的制度,打天下时好用,治天下时还用这一套,完了,眼看着养不起了。

关键是这些人还吃空饷,战斗力低,养他们还不如养绿营兵划算,起码后者是真肯卖命。

皇帝愁在这里,他这里不解决,不用想了,后世子孙更加解决不了,要是拖下去,迟早会被拖垮。

宝音给他出主意,“要不搞个排位赛,八旗子弟编制给固定下来,谁想要编制就考,而不是剩下来就拥有,也避免子子孙孙都靠着朝廷养,顺便开一下满汉通婚的口?”

皇帝认真打量她,“这法子说出去可不得了,怕是会闹翻天。”

宝音无所谓道,“就说连年遇灾,与其禄米亏欠,干脆缩减旗民,放一部分人出旗。”

“出旗的人也不受旗民管制条例。”

旗人虽有待遇,却守的规矩很多,许多规矩已经形同虚设,可这几年又有了收紧的趋势。

最近两年内务府下五旗的占比在增加,上三旗有不少埋怨声,都是差事被抢,又因律法规定不能自谋出路。

“听说明末不少宗室带头反,这些宗室看着比百姓还惨,愿意自谋生路就放人一条生路。”

皇帝沉思,“此事需要跟议政大臣商议。”

关系到八旗子弟,自然要先通通气。

傍晚,宝音去溜达,围着玉泉山的湖溜达。

半道上碰见了几位阿哥。

四阿哥和八阿哥,两个都养在先皇后身边,现在分开后待遇却不大相同。

四阿哥再不受德妃喜爱,那也是亲儿子,惠妃有自己亲儿子,再说八阿哥的生母在,他也已经长大,当然没有多少心思放在他身上。

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情景,八阿哥跟在大阿哥屁股后面,四阿哥跟在太子身后。

好吧,四阿哥也不是真是太子一派,只是跟大阿哥相比更亲近太子。

宝音站着听了一会儿,听明白了几人争吵原因。

大阿哥得了玄凤后喜爱到随身带着,来这边也没有放过。

今日带着鸟儿出来放风,不知道哪个阿哥手欠将笼子打开了,好家伙鸟上树了,大阿哥唤了许久都没有唤下来。

大阿哥又急又气,又怕周围来了凶猛的鸟类将玄凤叼走。

一众阿哥们过来出主意,也不知怎么了就吵了起来,鸟没弄下来,阿哥们分成了大阿哥党和太子党吵了起来。

宝音觉得自己来得可真是不巧。

想了想,她让人将驯鸟的人唤来,看能否用八哥将玄凤从树上赶下来。

这种鸟胆子小,出生后就没怎么飞过,长了对翅膀也只是好看,飞不远,真要过夜,一身鲜艳的羽毛绝对是给猛禽送肉。

还不如从树上赶下来,去捕捉。

天擦黑,这事总算是终结了,大阿哥捧着笼子心疼鸟儿的翅膀受伤离去,其他阿哥被喊到了皇帝面前被痛骂了一顿。

宝音全程没有参与,在外面滞留了一会儿,等一众阿哥灰溜溜地出来才回了屋子。

隔天下午回宫,八阿哥独自过来道谢,宝音咂摸出了一点味道。

“有意思。”

八阿哥跟其他阿哥比身份低了点,他的生母是辛者库出身。

辛者库原来是管束降民的地方,后来犯了大错的也被打入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