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714)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皇帝请帝神后,跪拜,到列祖列宗牌位前跪拜,宝音是全程跟随,到这里都是他做事,她跟着学。

一场漫长的祭天大典是在观看燃烧祭品后结束。

两人起驾回宫,回到宫中,皇帝宣布了大赦天下,重刑犯遇赦不赦,罪轻者酌情减轻处罚,同时奴仆及倡优隶卒改贱为良,废除贱籍,皇恩福泽低层百姓。

庄重严肃的场面,所有人都共同赞道:“皇上爱民如子,当为盛世明君。奴才/臣等为天下百姓感恩皇恩浩荡!”

皇帝缓缓坐下,“朕自当天子以来,致力于融合满汉,往后旗人不必自称奴才,与汉臣一同称臣即可。”

“已经入关了,某些习俗还是要融入,称奴才到底是不雅。”

满蒙贵族毫不犹豫开口,“臣等遵旨。”

皇帝瞥了一眼侧殿,思考了一下,“今日就到这里,诸位也忙活许久,下去歇着吧。”

一众臣子往外退,这时候有太监从侧殿过来,神色仓皇道:“皇上,皇后主子命女官下诏了中宫笺表!”

本以为结束的臣子们闻言都停下脚步,还有不少听见了也没放在心上。

往上数中宫笺表大多数都是祝贺皇上,还多是元皇后。

前面两位继后都没来得及行使这项权力人都走了。

而这位呢,前脚才坐上后位,后脚就急着行使皇后权力了?

不少人觉得皇后吃相太急了,再瞥皇帝神色,看着神态正常,似乎并未受到影响。

众人都未急着走,没多久就见皇后身边的女官捧着懿旨走进来。

大多数以为皇后在这时候下懿旨是巩固自己的地位,懿旨当然是跟后宫嫔妃或皇子有关。

然而当女官念完懿旨后,不少人都愣在了原地。

这鼓励民间开设学堂,朝廷应制定学堂级别的标准,以及指定教科书的编写印制等等,这些归皇后管吗?

这皇后手都插到前朝来了,皇上也不管吗?

众人鸦雀无声看向皇帝,先帝树立的那块铁牌还在宫里立着呢!

还是说那块铁牌只用来对付太皇太后,到如今已经没效了?

皇帝神色自若,“看朕做什么?中宫笺表一出,朕的圣旨也不能轻易驳回,尔等还不领旨?”

是啊,中宫笺表一出,皇上都不能拒绝,还是在冬至这种大日子。

可皇帝是有权力停掉皇后发中宫笺表的权力!

再见皇帝神色一点也不意外,得,感情人夫妻俩已经通过气了,就等这时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了。

连教材的编写都需要参考旗人宗学使用的教材,这是想要直接给科举来个大换血呢!

当年皇上要改科举内容没能成功,这下好了,有个向着他的皇后,还是个诡计多端的皇后,还有什么是他办不成的?

连八股文都能改变,再过不久是不是科举都得废除了?

冬至这天新册封的皇后给了臣子一个下马威也算是奇事一桩。

当然更多的人目光都放在了废除贱籍一事上,这事对于汉人来说影响太大了。

少数几十万,多达百万人的命运因这一道圣旨而改变。

不说现在民间贱籍有多少,从前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定下户籍后,将张士诚等手下败将妻女编入官妓,后来一些政治失败者会被贬到山西做乐户,一旦户籍沦为贱籍可以说世世代代不得翻身。

永乐年间,朱棣将用户建文帝的官宦人家贬成了乐户,之后凡是政治失败者都会连同妻儿发配山西为乐户。

更加恐怖的是明朝还讲究连坐,一人倒霉全族一起发配,山西的乐户有多少,可以说遍地都是。

这些都是前朝官宦子弟的后代,因贱籍缘故被四民看不起,属于社会的边缘人物。

除了乐户,还有世仆,那种世世代代为奴,想从良被关上了大门,这次也在皇恩浩荡之内。

这次惠及的群体太大,消息一传出,京城这边先陷入热火朝天。

寒冷的冬季并未影响京城贱籍的喜悦。

繁华的京城自然有着不少贱籍,那一个个戏班子全都是三教九流行当,原以为一辈子都是低贱身份,谁能想还能有翻身的机会。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可以送子孙去读书,子孙可以重现祖上的荣光!

要是有选择,谁会愿意做乐户?

不少人开始真心感谢起当今圣上,不提前面,起码这位在位,实实在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前朝也不是没有官员提过废除贱籍,毕竟没有哪个当官的高兴自己倒台后子孙后代都落入泥地。

可惜贬为乐户是对付政敌的重要手段,有人是巴不得将对手碾压的永世不得翻身。

谁能想到都改朝换代了,压在自己和子孙身上永世不得翻身的五指山还有被搬走的一天……

第300章

若是说鼓励建设学堂, 朝廷指定教科书两件事相比,取消贱籍惠及的只是少数群体,绝大多数人并不怎么关注的话, 那么旗人取消自称奴才统称为臣,直接都没有引起一点涟漪。

纳兰佟桂注意力也全被中宫笺表这事给吸引走了。

他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觉得皇后太过锋芒毕露, 谁家一上台不是谦虚,表现国母一般的雍容,哪有一上来就表现得野心勃勃?

传统就是含蓄, 有野心得藏着掖着, 不到逼不得已不能露出来,没有人喜欢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 皇帝也不例外。

纳兰佟桂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短短两日后, 他就听见了流言, 说皇上准备停了皇后的中宫笺表。

上一个被停了的是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