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725)
“这几年江南经济飞涨,丝制品和其他产品都热销海内外,开一家作坊, 将商品送到船上,那就是坐等着收钱。”
“工厂、作坊随处可见,这些地方吸纳了不少人,有些为了争夺人手管吃喝不说连赋税都一块包了,乡下少了一批劳动力也是主要原因。”
太子恍然,跟着皱眉:“士农工商,难怪明太祖将籍定下……”
钱财招人,若不把人困在土地上,岂不是都去挣钱了,人跑了谁还种地?
大清承明制,本该萧规曹随,谁知道在这个时间点拐了道弯,开始大肆鼓励起商业来。
开工厂作坊这事不算违法,前些年发布的工商法有鼓励商业活动。
只是没想到副作用爆发出来得这么快。
宝音喝了一口茶,漫不经心问:“太子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太子沉吟一声,“抛荒一事关系着粮食问题,农耕关乎国本,江南少收粮食,势必会引发饥荒,到时还有从别的省调粮,若是再遇上旱、涝,怕是会引发国家动荡。“
“儿臣认为该遣散那些小型作坊,命农户归乡……”
宝音忍不住笑出声,“来来,跟我说说这是谁给你出的点子?”
太子有些窘迫,“是儿臣说得不对?皇额娘只管指出,何必嘲笑儿臣?”
宝音指着一旁的椅子,“坐下,我们好好聊聊。“
太子走过去坐下,心情还是不太好。
宝音起身从桌上抽了纸和笔过来。
太子正襟危坐,意识到这是要给他上课了,他险些忘记了,面前可不只是他的继母,还是他的老师。
宝音分了几张纸递到他面前,还摆了一支笔,然后微微一抬头。
“今天来玩一个模拟人生的游戏。”
太子皱了下眉,若不是眼前之人是皇后,他非得把人教训一顿不可,他日理万机,哪有空陪着玩什么游戏?
“儿臣已经准备好了。”
太子握起了笔。
宝音瞥了他一眼,“我说你写,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
太子眉头皱得更深了,还是动了笔。
“你出生时赶上了不好的时候,异族铁骑踏入中原,又遇黄河泛滥,在你之前你的父母剩下了三个孩子,只养大了一个,你排行老二,在这个不安的时代落地。”
这什么跟什么?
“父母将你艰难养大,但是异族朝廷拿汉人不当人,选择了包税制,就是将一地的税固定下去,由士绅代收税,朝廷只收这么多,士绅收多少朝廷不管。”
太子眉头舒展,这不是说大清。
他依言记下。
“多如牛毛的税收让家里苦不堪言,种了一年的地,最后竟然连肚子都填不饱,你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税越来越重了,你的父母不明白为什么忙活一年连肚子都填不饱,一场洪水袭来,什么都没有了,为了活下去,你父母将地给卖了,给村里地主做佃户。”
“你的哥哥成了放羊娃,你成了养牛娃,每日一早就是帮地主放牛,若是牛生了病,你会被地主吊起来挨一顿鞭子……”
“童年的你记忆最深的是吃不饱,看到地主家大少爷幻想着对方一日三顿吃白面,在年幼无知的你眼里,白面是你能接触最贵重的食物……”
太子笔变得沉重起来。
“黄河连年泛滥,朝廷要修黄河了,征召徭役增加了赋税,你们家因为家境贫寒,无力上交税,官府来收税,因抢走了你们家最后的口粮,你的父母去阻拦被打破头……”
“你的父母因无钱治伤去世,年幼的你赫然发现,你们家连块给父母埋葬的土地都没有,你去求了地主许久,最后还是地主看你可怜让你在地头埋葬了你的父母。”
太子笔迹变得锋利,就在他以为自己会走朱元璋的路子时,宝音话音一转。
“你成为孤儿和兄长相依为命,战乱来临,你和兄长成为流民,你们被抓上了战场,你在战场上中箭而亡。”
太子一口气差点没上来,“等等,怎么死得这么突然?”
宝音笑眯眯道:“这才是普通人的一生,自古以来出了几个朱元璋?”
“你再看看和朱元璋同期的,哪个不是有钱有势?”
“生在乱世,这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命运。”
“好了,第一世完结,开启第二世。”
太子摸了摸鼻子,”还有第二世?”
他有些不服气,他是太子,这运气怎么也该投生在皇家,怎么就成了底层百姓了?
“你转世了,这一世你更惨,一出生连块土地都没有,家里的地早在多年之前就被藩王兼并,开国皇帝定下了户籍不变,身为农民的你只能种地,因为一旦从事工匠工作,你就得每年上交一笔费用,至少做农民不需要。”
“只是可悲的是你没有土地,不过跟你相比,你的邻居更可悲,他是宗室,只是早远了,因为姓氏他不能从事其他行业,也没有地,还得守着朝廷对宗室的限制,没有享受到福利反而有种种限制,混到差不多饿死的地步。”
“和前世一样,国家很快乱起来,只是糟心的是农民起义军只想着抢一笔,反而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捡了便宜南下。”
“游牧民族一入关就跑马圈地,你和你的邻居都是冷眼旁观,因为抢的地不是你们的,所以根本没人在意,你的邻居甚至拍手叫好,因为国家没了,他也不要遵守那些见鬼的规矩,说来可笑,他反而能活下来,活得更好。”
太子嘴角上扬,眼神里带着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