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791)
话里话外就是想顺着皇帝的话将老大拉下来,恨不得踩上一脚。
皇帝欣慰,说只有老三最稳重。
三皇子像是收到什么信号一样,雀跃地离开。
等人出去,皇帝脸色变得平静,然后转身去拉开柜门。
柜门内宝音正闭着眼似进入熟睡。
皇帝就这样注视着她,“行了,别装了。”
宝音憋不住笑睁开了眼。
她可是见证了他给三皇子灌迷魂汤。
还不算是画大饼,她哄皇子们做事的时候可是摆出了报酬。
他是只拿着皇位钓皇子们,至于给谁口风是一点也不漏。
“你这是把老三架起来,怎么不看好老三?”
一群兄弟挨骂,最后只三阿哥被留下来,这让其他人怎么想?
太子被废,老大的一番话又让皇帝不满,这时候本排在最前头的老三成为实际上的“长子”,让其他皇子怎么想?
特别是皇帝还摆出一副生了一场大病服老姿态,像是接下来能依靠的只有老三。
老三是被权势迷花了眼,完全不顾身边潜伏的危机。
皇帝冷哼一声,“老三是读书读傻了,只跟拉拢文人清流,让他登基,这朝中怕是汉官天下。”
天下官员都是一个德行,为什么只满人被暴出来,汉官隐身在后。
说到底还是民族矛盾,汉官和满官做了一样的坏事,汉官隐身,满官就是罪该万死。
到底是汉人势大,文官中也占了大部分。
皇帝警惕汉人也不是没道理。
宝音年轻那会儿还幼稚,觉得他对汉人太过警惕。
后来才发现,当官的都是一个德行,不分民族。
这一点她没有朱元璋看得透。
杀一个官员可能会是杀错,杀一百个官员,被冤枉的十不存一。
她有权力都会改变,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不使用满人做官,回头朝廷就能被汉官架空了,就如明末的皇帝,连税都收不上来。
官员这种生物是有惰性,躺着赚钱,谁愿意辛辛苦苦?
皇帝见完儿子后,正式宣布身体康复了,然后开始算起旧账。
从老大开始,下面有一个是一个敢冒头的都被皇帝给收拾了,全都被关进了府里。
士兵围着府邸,只保证生活用品补给,其他人一律不准出入。
宝音一看这可不行,该读书还是得读书,已经是学龄的孩子全接出来,送进园子里读书去。
也别管男女全都混在一块儿上学。
后宫里嫔妃来养心殿求见的次数多了,宝音烦心得很,这事找她有什么用?
又不是她的孩子,总指望她出头有意思吗?
她们又不是见不到皇帝,到乾清宫门口堵着还能见不到人?
宝音嫌弃她们小心思多,年轻那会儿还有耐心,年纪大了,谁还不了解谁?直接是一个不见。
关了大半年,见朝中消停了,皇帝才解除圈禁。
而南洋的几位皇子皇孙也来了信,纷纷请求归京。
收到的信宝音都按住了当作没看见,回什么回来?
嫌弃京城还不够乱吗?
年前的时候又发生了另一件事,将原本被按住的事态掀开,再起波澜。
“这是老三递上来的?”
养心殿内,两人面对面坐着,桌面上摆着一本奏章。
皇帝心情不好,非常不好,还有些泄气。
从废太子开始,事情局面就失控,眼下是按不住皇子们的野心。
之前的敲打不仅没有让他们消停下来,反而开始排除异己。
面前的折子是三皇子起草,揭露了大皇子魇咒太子,导致太子情志失调,做出大逆不道之举。
说实话,这话宝音是不信的。
不是不信太子精神病出问题,而是不信巫蛊之事。
“历代都禁止巫蛊之事,怎么还不见停止?”
从汉武帝开始,巫蛊似乎成为皇室同室操戈的常用手段,这都两千年了还是那个套路。
套路是老了一点,关键是有用。
老三一下子拉下了两。
一是大皇子用了巫蛊手段高明,二是太子精神出问题,一箭双雕将两个最有力的继承人踢出局。
下面论资排辈也该轮到三皇子了。
还别说皇帝尊崇儒家那套,还真越不过立嫡立长。
皇帝被自己儿子捅了一刀可是气坏了,“千防万防老三还是上了套,他是不是觉得这天下就他一个聪明人?”
摆明了是借三皇子的手除掉威胁最大的两个皇子。
三皇子或许心里也知晓,还是心甘情愿中计。
“你说说就他这蠢材,朕怎么敢将江山托付给他?”
[大皇子out!]
[三皇子out!]
宝音给他配音。
九龙夺嫡一事她将后续记载都跟他说过了,是他自己不信,觉得皇子不至于那么绝情,这么一试,试出结果又跟她抱怨。
“那就选老四!”宝音就这样说了。
“不想接下来更乱,就干脆定下来。”
皇帝心里不舒服,“你就看好老四,是不是?”
宝音体谅他,顺从改口,“那就复立老二。”
“之前你不还说不要复立老二吗?”
宝音盯着他不乐意了,“你是想跟我吵?”
皇帝气呼呼地拍桌子,“说你一句你还生气了,不是你提的吗?怎么转眼又不认了?”
宝音起身拍桌的力度更大了,“我说的有错了?选老四不是你最后的选择吗?”
“说了你不高兴,顺着你的意思选老二,怎么你又不高兴,你这人怎么那么难伺候?”
“朕怎么难伺候了?今日朕非得跟你掰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