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83)
“玄烨, 你告诉哀家, 此事可是跟贵妃有关?”
皇帝面色轻松道:“皇玛嬷, 指挥学子闹事孙儿都办不到, 又何况是后宫一女子?”
“您要说白莲教还有可能,贵妃只是一深宫妇人,要是能办成怕是比登天都难!”
太皇太后还是有疑虑,“不是哀家多想,实在是太过巧合。”
皇帝劝解:“孙儿倒不这么认为, 应该是上回贵妃之案给了这些学子一些启发,才有了这次的结果。”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早已不在插手朝政,既然皇帝这样说,她就勉强相信此事跟贵妃无关。
最后她还是带着警告道:“玄烨,你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
“张妹子,方娘子来了,走咱们去领钱!”
墙头上冒出一个人头,正是张氏的邻居。
正在扫雪的张氏摇了摇头。
“嫂子,这钱我不打算要。”
邻居妇人奇了:“为何不要?”
张氏摇头没说,就在这时她家大门被人敲响。
邻居妇人好奇,开门去看。
“方娘子,不是说让我们去找您?您怎么亲自来了?”
邻居妇人走到张家门口,热情招呼道。
她打量了一眼,发现方娘子没带包裹也没带箱子,顿时起了疑。
难道是没打算给钱?
方娘子一眼就看透了她想法,她勾起一抹僵硬笑容。
“这位妹子,能帮忙将胡同里今日都去游街的人都叫来吗?”
邻居妇人心里一松,拍了拍胸口向她保证,“这个容易,今日去的人我都知道有谁。”
这时张氏也过来开门。
张氏家是在胡同尾,再走就是另一个胡同了。
方娘子:“这位妹子能借你家说个事吗?”
要是个男人,张娘子肯定不愿意,但方娘子是女人,要见的也是胡同的街坊邻居,于是她爽快答应了。
或许是钱的诱惑,很快张氏家院子就聚集了七八个妇人。
也有没去想来凑数的,被邻居女人揭穿,灰溜溜跑了。
方娘子扫了一眼,大致人不差,才从棉袄里掏出帕子包裹之物。
帕子打开露出里面一打纸。
纸呈黄褐色,比寻常纸要更加厚实,被剪切成掌心大小,上面盖了红章。
方娘子一边发一边道:“铜钱太重了不好带过来,这是你们取钱的凭证。”
跟其他人不同,张氏是识过字的,很快辨认纸上所印文字。
[一百文凭票]
下面还有两行小字,列了一串西洋数字,这些数字在小报上出现过,张氏也勉强认出来。
最下面印着,“泰山商行印制”。
其他妇人拿着票满是疑虑,“方娘子,一张纸可以取到钱吗?该不会是骗我们的吧?”
方娘子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莫要胡说,若是不信我现在带你们去!”
这话一出,妇人连忙催促她带路,谁都想尽快将钱拿到手,万一方娘子走后人家不认了,她们岂不是吃大亏?
方娘子半推半就领着她们往胡同外走,走到街上还接了其他胡同的人。
就这样一伙妇人往菜市口走,这么多人一起,还是挺显眼。
菜市口一处地陷地方,平时是用来排放污水,什么畜生屎尿和生活用水都往这里排。
占地面积足足一亩,夏日还未靠近就能把人熏走。
一个月前这里被人买下,然后就有人将这里连同冰冻的土一块铲走。
光是干这个活就招了好几百人,花了十多人才干完。
前段时间京城大雪,直接将这块地方覆盖。
很快又有人将此地围了起来。
有顽童偷偷去看过,发现有人偷偷在里面用冰块造房子。
这下引起不少人好奇,每日集市后都有人跑过去围看。
今日一早,冰房外面停了十多辆板车,板车拉着不少货运搬送到冰房子里。
有人怀疑这个地方是不是拿来储冰。
这个流言一传出就被人否决了,储冰也不会放在外面,等天气暖和,这些冰还不得化了?
还没等有人进去打听就被书生游街给吸引去了注意力,冰房子放在那里又不会跑,还是书生游街更有意思。
“阿叔,那个冰房子来了好多人,全都是婶子!”一家街头茶馆,正热热闹闹讨论的时候,一个孩子冲进茶馆大声叫嚷。
茶馆嘈杂声音小了下来,那小孩的阿叔骂了一句。
“瞎嚷嚷什么?”
旁边有人插嘴,“狗蛋,真看到有人去了?”
“对,来了好多婶子!”
茶馆的客人们坐不住了,“走,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方娘子领着一群妇人进了冰房。
起先这些妇人以为冰房子内很冷,但知道兑换钱的地方,都硬着头皮进去了,谁能想到里面一点都不冷,比外面要暖和多了!
冰房子是个大圆形,最高的房顶到地面少数有一丈半高。
宽度也有三丈,三十多号人走进去是一点也不觉得挤。
“领钱的地方就是那,大家排队可以兑换。”
方娘子指着最深处一个麻布围着的地方道,那麻布上写着一个“兑”字。
往兑钱地方去路上两边还有不少摊子。
摊上竟然还有粮食和棉衣!
或是看到了人进来,摆摊的几名妇人忙喊道:“今年新米便宜卖了,一升七文!”
七文?
这会儿是冬日,外面粮铺米价早涨到十几文了,这里还是新米!
这喊声立刻将这些妇人诱惑了过去。
冰房子里的摊位并不多,除了米面还有油酱茶,这都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消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