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强的令人发指,懒的人神共愤(190)+番外

作者:我煞费苦心 阅读记录

阿炳急了:“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真的不用吗?这极有可能改变战局!”

诸策面上浮现一抹嘲讽:“什么例子?我的例子?那是家事,不是国事。”

阿炳瞳孔缩了缩,沉默了半晌后叹气道:“我知道了。”

两人在夜色中慢行,气氛有些压抑。

末了。

阿炳忽然问:“云阳公主怎么办?”

诸策的脚步顿住。

阿炳继续道:“没想到青城将军府早就投靠了萧染书,所以云阳公主一开始就计算好了时机假死?她真聪明啊!”

诸策眯起眼仰头看夜空,一言不发。

阿炳有些为难:“现如今又要正面一战,我们非要跟云阳公主兵刃相向吗?”

要说整个腾国的习武人士谁不把云阳公主当偶像?

所以阿炳才会有如此一问。

诸策终于开口:“当初在北境拦截,我知道她回去就是死。”

阿炳震惊:“!!!将军您与公主有仇吗?”

诸策依旧声音平静:“无仇,但现在有了。”

公主私自出境,他不仅手握圣旨拦截,还带着整个飞骑大军压迫。

阿炳脑子都快晕了:“那将军您为什么要……”

说到一半,阿炳再次低头,道:“是末将多嘴了,皇命难违。”

诸策笑了声:“我知道她回去就是死路一条,她死了,我自然会陷入情绪低谷,理所应当的用整个后半生缅怀天才陨落。但现在她不仅没死,还是叛军主帅身边的一名猛将,那这个仇……”

说着,诸策抬脚继续往前走,将军铠甲在月光下显得冷硬又决绝。

他的声音在继续:“我与她必将有一人付出生命,所以无论是个人恩怨还是这场皇权之争,都已经停不下来。”

阿炳望着诸策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说。

战争就是踩着鲜血往前,两军交战必将死伤无数。

更别说这两军,是四十万对三十万!

…………

在全国各地都陷入神像风波时。

三十万大军却在众人视线里消失了,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抵达一处山谷。

这里早已有一支两万人的队伍驻扎,他们在萧染书等人出发前脚抵达,也正好避开了天灾。

两万人中有黑羽军的部分人员,有岭山村的村民,还有大量青州军营的人。

他们手握一项重要任务:造一座城!

谁也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的当下,萧染书会下达这个看似无理的军令。

但关沧海依旧照做,并且争取做到最好。

主帅是对的!

主帅的命令哪怕表面上看有毛病,最终结果也是对的!

抱着这样的信念,关沧海压根就没有任何疑虑,放开手干。

造城对青州军营的人来说有经验,那么大的军营都是他们一点点建起来的,这会儿在山谷里造个小城并不难。

唯一的难点就是人手不够,但偏偏黑羽军有一支队伍跟着来了。

热血将士们的力量本身就大,干起活来又服从度高,三下五除二就将城镇的基础搭建好。

待二十万黑羽军和十万东南联军抵达时,建设已经在收工中。

一座城就这样拔地而起,速度快到惊人。

在一声声‘主帅’的军礼声中,萧染书骑着战马轻踏入城。

她掀开护目,扫视着这座空城。

房屋全部以原木搭建,就地取材。

但城墙和主干道则用大石头堆砌和铺平,造的像模像样。

可以说耗尽了人力财力,把青州军营的那帮建筑工人累够呛。

城外四面环山,山路崎岖。

关沧海很自傲,道:“主帅,这座城已经初步造好,无论是给灾民避难还是让将士们驻扎都行,至少挺过这个天灾完全没问题。”

山多的好处就是水灾过不来,沿海地区淹成那样,这里依旧一点事没有。

萧染书:“不是用来住的。”

关沧海:“啊?”

他想岔了?

萧染书顾不上副将的疑惑,道:“来福和大壮。”

没多久。

来福从最后方小跑着上前,为了方便赶路,此时的来福又换了副装扮,不再是书生打扮,变成了一个赶路的小商贩。

至于原本就体格健硕的大壮,此时则是一身盔甲,已经有了将军的铁血气场。

萧染书打量着二人,问:“天乞军团有多少人在附近?”

来福立即给出详细数据:“十公里内五百人,整个卫州两千人。”

萧染书:“让他们全部过来集合。”

来福一愣,问:“主帅,要我们做什么?”

萧染书一指前方:“现在,这座城归你们,任由天乞军团自由发挥。”

两名天乞军团成员看向已经接近尾声的城镇,眼中冒出了兴奋的光。

自由发挥,多悦耳的四个字!

关沧海则是急了:“主帅!那我们呢?我们负责干什么?”

他们辛辛苦苦造出来的城,凭啥给天乞军团用?

萧染书说了一句很恐怖的话:“负责屠城。”

关沧海:“???”

第160章 山间雨,瓮中鳖

又是两日后。

四十万北腾联军在卫州山间继续深入,越往南,山越多,路越不好走。

有些路况甚至比灾区更糟糕,说是翻山越岭也不为过。

也正是因为如此,四十万的行军速度慢了下来,也无法整体行动。

连绵不断的山峦将队伍分散,让他们不得不派出好几批人往深处探路。

哗啦啦——

这时天空忽然下起暴雨,雨势又急又大,不仅一下子将山路冲刷的泥泞打滑,还让不少地方坑坑洼洼,严重的更是积了一小块水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