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107)

作者:木兰竹 阅读记录

刘邦和刘盈承诺他们,若能先入咸阳,定把秦朝宫殿里的书籍搬空。

毛亨和浮丘得到刘邦刘盈父子二人的承诺后,便写信让家族送来更多的勇武子弟,又劝说同门送来勇武弟子帮助刘邦。

虽然人还没到,但刘盈指着老师们的书信对刘邦吐槽:“阿父,他们还说儒家不刚猛,你看,儒者明明多壮士!”

刘邦虽然觉得刘盈说得不对,哪家没有几个勇猛子弟,和儒家没关系。

但刘盈的话很有意思,于是他深深赞同,并埋怨张苍说谎。

张苍撇脸,一副没听见的表情。

装聋,摆烂,耍赖。

张苍又不是什么儒家君子,被刘邦和刘盈气一次就够了,绝不会气第二次。

刘邦表示遗憾。

刘盈对张苍居然不给经验值,表示强烈愤慨。

刘邦给了沛县令一个月的时间考虑。这一个月时间,他一边让毛亨、浮丘等人治理丰邑,一边与王陵兵分两路,攻打丰邑周围村庄,渐渐逼近吕家的老家单父县。

韩信对自己为副不满。在刘邦承诺等将来有了十万兵,就分韩信五万,拜韩信为大将军,让韩信独领一路军队后,他才乖乖给刘邦当副手。

刘邦有服兵役的实操经验,但理论知识不足;韩信有深厚的书本知识积累,但还未见过真正的军队。

刘邦本来会在丰邑吃亏,在实战中练出将帅的本事;韩信本会给勇猛无双的项籍当侍卫,一边熟悉真正的军营,一边从项籍领兵中吸取营养。

“现在两个实操菜鸟凑一起,不知道能不能行。”刘盈毫不客气地对阿父阿兄打了恶评,“萧伯父,曹伯父,你们说呢?”

从沛县逃出来的萧何和曹参不想说话。

他们的儿子都跟着刘邦、韩信去建功立业了,他们在沛县努力了那么久,却灰溜溜地从沛县逃了出来。

刘盈一见到他们就开心地大笑。即使刘盈什么恶评都没说,他们都认为刘盈是在给他们打恶评。

现在刘盈笑话刘邦和韩信是实操菜鸟,他们都知道刘盈是在影射什么。

他们猜得对,刘盈就是在影射。

为了让萧何和曹参知道自己在影射,刘盈还故意用了夸张的语调和表情。

好久没有刷萧伯父和曹伯父的日常任务了,今日他一定要赚回来。

说起来,萧伯父以往慷慨的掉落也中断很久了。这怎么可以?我的每日收入骤降啊!

刘盈见萧何和曹参的脸都红了,见好就收,免得两个千古名相撂挑子不干。

大汉离不开他们。

“萧伯父和曹伯父就不同了,有你们,阿父可高枕无忧。”刘盈损完就夸。

萧何和曹参被刘盈一顿夸,不仅没有把脸上的红温降下来,还给刘盈送了更多经验值。

等刘邦听闻萧何和曹参到来,急忙鸣金收兵回来见老友时,就发现两人被刘盈气得要亲自领兵去攻打沛县,一雪前耻。

刘邦尴尬道:“啊,那个,你们不早说,我已经把沛县拿下了。我之前不是和你们商议过吗?如果沛县令不肯开城门,我就引发城中内乱,让沛县父老杀掉沛县令。此事就是你们主导,是你们的功劳啊。”

他已经按照之前和萧何、曹参定好的计划,将帛书射进城中。

在刘邦射出帛书之前,萧何、曹参等人已经在沛县暗暗引导舆论。

沛县被摊派了极重的徭役,沛人除了怨恨远在天上的太阳,也会怨恨近在眼前的沛县令。

萧何、曹参等人悄悄给沛人分发了武器,并留下了领头造反的人,才离开沛县。

不然刘邦一封帛书射进县城,恐怕直接会被巡逻的吏人送往沛县令案头,怎么可能迅速在城内传遍?

这主意虽是刘邦想出的,也需要城里的人执行。萧何和曹参已经做好了沛县令献城与不献城的万全准备,事态发展也不出他们所料。

“那你们还急什么?”刘邦哭笑不得。

萧何和曹参冷哼,不回答。

刘盈从刘邦身后悄悄偏头道:“因为在背后出谋划策,没有曹窋、萧禄、萧延那样直接攻城略地名声大。”

刘邦把刘盈从身后抓出来,捂住刘盈的嘴:“祖宗,我叫你小祖宗了,你别说了!”

再说下去,自己也哄不好萧何和曹参了!

你这竖子是要断乃公两臂吗?!

刘邦那知道沛县乡亲父老杀县令,开城门,迎自己入城的喜悦,都被刘盈一张嘴给闹没了。

他在入城的路上,一直低声下气地替刘盈道歉,并敲着刘盈的铁脑袋,让刘盈好好反省。

刘盈该乖巧的时候非常乖巧,道歉非常诚心,并保证自己不会再犯。

萧何和曹参倒是不好意思了。

萧何道:“禄儿和延儿有本事,为父者应该为他们自豪。我现在功劳确实不如禄儿和延儿,盈儿并未说错。我不该因为盈儿说了实话而恼怒。”

曹参叹气:“知耻后勇吧。我会让曹窋知道他父亲还是他父亲,姜绝对是老的辣!”

萧何和曹参明明被刘盈嘴贱了一番,居然反过来向刘盈道歉。

刘盈厚颜无耻,居然欣然接受,并赞扬了他们知错就改、知耻后勇的美好品德。

刘邦想把刘盈从马车上踢下去。

祖宗啊!我求你闭嘴吧!好不容易才把萧何和曹参哄好,你别给我添乱了!

如果刘盈以前和他说的“未来”是真的,他真的在逃跑路上把刘盈从马车上踹了下去,绝对是刘盈那嘴太毒,气得自己失去理智了吧?!

刘邦咬牙切齿:“别逼我把你从马车上踹下去!”

上一篇: 沈医生他不对劲 下一篇: 凤鸣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