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养小甜桃(27)

作者:慕灯 阅读记录

坐在骡车上摇摇晃晃的孟锦瑶也在追忆往昔。

去年五月,她和李清洲一起去了趟苍平镇。

原本她不想去的,但是爷爷非要让她去,她只好应承下来,没想到刚到地方便天降大雨。

附近没有卖油纸伞的地方,他们躲在屋檐下避雨,一个白衣少年撑伞出现,将伞给了她。

“我家就在这附近,姑娘家身娇肉贵,莫淋了雨。”

说完他温润一笑,跑进雨中,拐进一条小巷。

这一幕她记了很久很久,那把油纸伞也在她屋里珍藏着,只是她一直不知道那人是谁,直到前不久有事去书院找弟弟,她才知晓赠伞之人是弟弟的夫子李润。

那日她只是远远一瞥,并不确定,前几日去书院才确认了就是李润。

细细算来,只有三面之缘罢了。

孟锦瑶捏紧袖口里的帕子,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送出去。

骡车停下,她直奔书院。

离下学还有一会儿,问清李秀才在不远处的思雪亭看书,她抚了抚头发,慢慢朝亭中走去。

枯叶飘飞的亭子里,背对着她的身影清瘦而儒雅。

孟锦瑶看得痴迷,将手帕掏出来,背着手进入亭中。

听见响动,李润疑惑地抬起头,见是她来,漾起一个笑,“我记得你,锦霄的姐姐。”

孟锦瑶心中暗喜,自我介绍道:“我叫锦瑶。”

他点一点头,目光清润地望着她,温声道:“锦瑶姑娘。”

他打量着她,赞道:“绿烟红影里,双双簪花鬓,这花很衬你。”

孟锦瑶没听懂那两句诗,但是听得懂后半句话,腼腆一笑。

她鼓起勇气说:“我今日过来,是想谢公子的赠伞之恩。”

李润想了一会儿,惊喜道:“竟然是你?不过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虽然已经不记得她,但是他还记得这件事,孟锦瑶已经满足了,鼓了鼓勇气,将手帕奉上。

“我……这是我绣的帕子,还请公子不要嫌弃。”

帕子轻轻抖着,不知是因为风吹,还是姑娘心颤。

喝完最后一滴药汁,明桃皱着脸解开油纸包,微微怔愣,差点忘了,昨日她便将蜜饯吃完了,油纸包里空无一物,只余一缕淡淡的甜香。

她闻着香气克制住了想吐的欲望,好半晌才恢复正常。

若是没有蜜饯,她可能早就习惯了药味,可由奢入俭难,她一时适应不了。

砰、砰、砰——

院子里规律的响声引起了明桃的注意,她推开门,瞧见李清洲在劈柴。

木头竖在木墩子中央,他扬起斧头,看起来没使什么力,木头却整整齐齐断成两截。

明桃从未见过有人劈柴,不知旁人是不是也和李清洲劈的一样省力。

可仔细一瞧,他挽至臂弯的衣袖时而鼓起,小臂青筋凸显,瞧着遒劲又有力。

夕阳渐落,四周一片昏暗,摞起的柴也越来越多了。

不知不觉间,明桃看了许久。

他的额头上也冒了汗,只是人却像感知不到疲累似的,依然规律地劈着。

明桃回过神,终于意识到自己盯了一个男人这么久,匆匆垂下眼睛,想了想,绕过他去灶房端了一碗茶。

“清洲哥,歇一歇吧。”

李清洲左手端茶,右手放下斧头,握紧了早已磨红的掌心,悄悄松了口气,再劈下去,他的手非得废了不可。

可是莫名的,他就是不想在明桃面前露了怯。

一饮而尽的同时,他凝眸望向明桃。

黑暗中,她的脸庞如三月桃花般清丽。

第14章

夜色如雾,鹿首村彻底安静下来。

骡车稳稳停在村口,孟锦瑶姐弟俩跳下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姐,你快点!”孟锦霄回头看了看落后他三四步的姐姐,催促道,“走这么慢,我不等你了。”

已经五日没见到明桃了,他都不知道这几天是怎么过来的,终于熬到下学,他飞奔出来,见姐姐又与李夫子在一起,肯定是在问关于他的事情,他也顾不得多说什么了,拉起她就跑。

他得意洋洋道:“幸好我跑得快,不然就赶不上最后一趟骡车了。”

孟锦瑶白了弟弟一眼,心里还有气,她还没和李夫子告别呢,不知道她当时奔跑的姿态会不会很狼狈……

盯着路边的枯草出神地想了一会儿,她又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个笑来。

“赶紧走了!”孟锦霄声嘶力竭。

“别催了!”

孟锦瑶敛起笑容快走几步赶上他,笑容却又控制不住地出现。

爹爹说文人大多都是含蓄内敛的,李夫子也是一样,他收下了她的手帕,这是不是代表着他也同样喜欢着她呢?

少女心事吹散在风里,步伐愈发欢快起来。

回到家,明桃和李清洲还没睡,都在等他们。

孟锦霄一看到明桃便双眼发亮,猛的扑过去,又想起她受着伤,硬生生停在离她两步远的地方,细细打量。

这几日她似乎养得胖一点了,脸上有肉了,不再是初见时的清瘦模样,月光下莹粉的脸像一颗粉嫩的桃子。

他砸吧了下嘴,关心地问:“明桃,你的伤怎么样了?”

回来时他特意被姐姐叮嘱过,不许问那些闯进家里来的人,怕明桃多想。他当然不会这么傻。

明桃笑盈盈道:“挺好的,不太疼了。”

孟锦霄被她的笑晃了眼,情不自禁地上前一步,对上她疑惑的目光,他挠挠头,说:“你别忍着,疼了就叫我。”

“叫你?”明桃不解。

“我可以逗你笑,笑了就不疼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