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甜桃(43)
没想到箍在他手臂上的大掌如铁一般,愣是没让他挪动一步。
李清洲看了眼不远处的孟锦瑶,压低声音道:“那是她的屋子,未经允许,不得擅入。”
孟锦霄咬牙道:“你能保证你以后不进她的屋子?”
他毫不犹豫道:“我保证。”
两人同时松手,李清洲站定,孟锦霄往前一趴,差点栽倒,幸好眼疾手快地扶住了柱子,没有破相。
不明真相的孟锦瑶瞪弟弟一眼,“站着也不老实,差点摔了吧!”
孟锦霄有苦说不出,深深叹了口气。
不多时,明桃攥着银票走出门,四人坐上骡车。
相处机会不多了,孟锦霄绞尽脑汁挨着明桃坐,屁股刚挨到木板,被姐姐一巴掌拍到外面,“滚一边去,一会儿你还得推车呢。”
孟锦霄不情不愿地坐到最外面。
明桃没有理会姐弟俩斗嘴,垂下眼睛发呆,第一次出门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她忍不住多想,那些人……这次会怎么对待她呢?
骡车辘辘作响,行驶在坎坷不平的小道上。
现在是吃早饭的时候,有人早早吃完,闲不住出来溜达,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冷得跺脚一边聊天说笑,瞧见李清洲,都看了过来。
“清洲啊,又去镇上?”
听到这样热情的声音,明桃却忍不住蜷缩起来,咬唇不语,上次就是这样,人前有多热情,人后就有多嘲讽。
静静地听完寒暄,骡车慢慢悠悠地往前驶去。
“车上还是那个小姑娘吧?”
“哎呦,我看见脸了,像天仙似的。”
“真的啊,长啥样长啥样?”
后面的话便听不清了,但是绝对不是讨论她的身份,明桃悄悄松了口气。
出了村子,孟锦瑶说:“村里就是这样,遇到什么稀罕事都要说几句,过段时日也就忘了,你别往心里去,随他们说什么。”
明桃点点头,回望一眼鹿首村,忽然觉得也没那么可怕了。
顺利来到镇上,叫卖声与嬉笑声响成一团,明桃好奇地左右张望。从前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府门外的那条街都没去过几次,更遑论镇上了。
只是不知道这是什么镇,明桃好奇地询问名字。
孟锦霄忙答道:“苍平镇,离咱们鹿首村最近了。”
明桃脸上血色褪尽,苍平镇,竟是苍平镇……
她始终记得,那位要纳她为妾的郑老爷如今就住在苍平镇。原本他也是住在宣州城的,不知为何会在这里住这么久。
不过同时她心底也在庆幸,幸好当时逃得及时,若是再迟一些便走不掉了。
小心地左右看了看,街上都是平头百姓,没有衣饰华丽之人,但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她低下头,尽力掩饰自己的身形。
孟锦瑶看出她不舒服,也低下头,关切地问:“伤口疼了?”
“有一点,”明桃勉强露出一个笑,“什么时候到成衣铺子?”
说话间,一顶轿子慢悠悠地晃了过去,一个神色精明的男人轻蔑地扫视一眼街上的人,合上轿帘。
“都是些庸脂俗粉。”
不过他倒是想起件事,这几日事忙,差点忘了,“可查到那个姑娘的身份了?”
一旁的管家躬身殷勤道:“回老爷的话,查到了,鹿首村姓孟的人家,有个十六岁的弟弟,在书院读书,最是调皮。”
“调皮好啊,败光家产也是迟早的事,让她那个姐姐以身抵债,心甘情愿为弟弟还债。”
郑老爷悠闲地吹了吹茶盏上的浮沫,“我这个人,最不喜欢勉强。”
管家赔笑道:“是是是,夫人与姨娘们都是心甘情愿跟着老爷的,所以后院处处和睦。”
郑老爷满意颔首道:“诱他去千金庄,旁的不必我多说了吧?”
千金庄是郑家的赌坊,遍布宣州。
管家笑道:“这是自然,还按上次的来……”
话音未落,头上忽的砸了只茶盏,滚烫热茶浇在脑门上,他硬是咬着牙一声不吭。
“废物!还敢提上次!”
郑老爷急火攻心,重重地咳了几声,目眦欲裂,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竟半路跑了,直到现在也没找到!
管家慌忙跪下,“老爷,小的这次一定能办到,半月……不,十日、十日必然能成。”
头顶阴毒的话传来:“若是成不了,你知道后果。”
那边厢,明桃和孟锦瑶选好了衣裳,将尺寸报给店家修改,只等五日后来取了。
两人走出铺子,明桃故技重施,借口尺寸说错了,又返回铺子里。
孟锦瑶道:“我跟你一起去。”
“不用了,”明桃慌忙拒绝,“清洲哥和锦霄肯定等急了,你先去,我马上就过来。”
孟锦瑶往外看了看,果然瞧见他们俩在外边,“行,有事叫我。”
等她走得没影了,明桃指着两件男子冬衣道:“多少银子?”
掌柜的瞟了一眼,笑盈盈道:“各八百文,姑娘若是诚心想要,给你按一两五百文。”
明桃咬了下唇,可是她只有一两银子……只能先买一件了,买给谁呢?
她选了其中那件,店家手执毛笔,询问尺寸。
明桃咬咬牙,报上尺寸。
不能再拖了,她准备走,余光却瞥见一件素净里衣,她小心地摸了摸,布料柔软。
她犹豫着问:“这件多少钱?”一件里衣而已,应当不值什么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