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君故(123)
张昭仪巧舌如簧,居然真的说动宁国皇帝,不顾朝中百官劝止,召集将领,整顿军务,准备攻打魏国。
至于贺兰仪,出兵那日,杀他祭旗。
这样一个关于国家命运的事件就这样被一对年轻男女,草率的定下了。
与贺兰仪同行的使臣有机灵消息灵通的,早早就逃出宁国,赶回天都把这么一件事上报朝廷。
举国哗然,魏国与宁国休战将近十年,不曾发生兵戈之事,这次宁国无缘无故要出兵魏国,实在让人所料未及。
不论宁国是因为什么原因是进攻魏国,这场战争似乎不可避免。
两国交战,主帅人选毫无疑问落到晋王裴牧之头上,他已打赢了一战,人们相信他一定能够再获成功。
朝廷各方面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作准备,至于贺兰仪,他的生死存亡,有意无意地便被人忽略了。
只除了他的家人亲友,卫国公夫妇一直盼望儿子归来,却得知这样一则噩耗,如遭雷击。
“老爷,这可怎么办?”陆安萍六神无主,“不能眼睁睁就这样看着仪儿去死,他还年轻。”
贺兰屠嘉颓然坐在椅上,心如乱麻,忍着忧虑,安抚妻子,“安萍,先别急,会有办法的,好好想,总会有办法的。”
可有什么办法呢?他现在只徒有一个国公称号,手中即无权力,又无人手,他用什么去救自己的孩子。
陆安萍也明白他们此时所处的困境,“老爷,我们去宫中求陛下,求他派人去救仪儿,他是为了魏国而出使宁国的呀,朝廷不能不管。”
“没用的。”卫国公摇头,“作为使臣,本就要有为国牺牲的觉悟。”
陆安萍也知道自己这是病急乱投医,可听贺兰屠嘉这么说,内心极为绝望,又忆起他的遭遇,愧疚难安。
“我对不起仪儿,他从小留落在外,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好不容易将他找回,贺兰家的荣耀风光,他没沾多少,便要为国捐躯,克死他乡了吗?”
这让她如何承受得了,陆安萍一想到这些,心中便痛得厉害,“我真是后悔啊,他那么喜欢阿媛,我当时为何就想不开,不让他如意,他还没有成家立业,这么年轻,难道就要这么离我们还去吗?我不甘心啊。”
陆安萍说着说着便忍不住痛哭失声。
贺兰屠嘉一手搂住妻子的肩膀,仰面长叹,另一只手悄悄擦掉眼角溢出的泪水。
“老爷,夫人,羡阳长公主到访。”屋外待从的声音打断两位老人的悲伤。
陆安萍连忙抹掉泪水,与贺兰屠嘉面面相觑,两人眼中均有疑惑。
“羡阳长公主,她来做什么?”
“去了便知道”贺兰屠嘉站起来,“我们去会客吧。”
羡阳长公主站在会客的大厅中,望着墙壁上挂着的几幅字画,似在欣赏,茶水送到时,她也未曾入座。
送茶的婢女有些忐忑,贺兰家好久没来过这样尊贵的客人,何况她还是晋王的母亲,当今陛下的姑母。
这位长公主即使在贺兰家最风光,卫国公最得势的那些年,都未曾上门过,不知今日为何会光临早已门庭冷落的贺兰府。
当卫国公夫妇与羡阳长公主在大厅会面时,气氛颇为凝滞,实在是他们与这位公主没有私交,不知应该说些什么。
口不应心的聊了几句后,羡阳长公主开门见山,“我这次来,是为了谢媛与小决,我希望你们同意解除她与贺兰仪的婚约,作为条件,我会派人救回贺兰仪。”
这算不算是意外惊喜,峰回路转?
卫国公夫妇二人面面相觑,陆夫人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她脸上闪过强烈的欣喜之情,可很快又有些犹疑,如果解决了婚约,可以换得救回儿子,她愿意,只是她这样做,似乎有些对不住谢媛。
“陆夫人不必忧虑,谢媛自有去处。”羡阳长公主似乎看出她的犹疑,“实话告诉你们,牧之与谢媛曾经是夫妻,小决是他们的孩子,我这样做,只是希望他们这对夫妻能够团圆。”
晋王裴牧之与谢媛曾经是夫妻?此话一出,他们竟有这么一段渊源,卫国公夫妇神情惊异,羡阳长公主却并不准备解惑,她现在想想就气,明知她盼孙心切,可她的好儿子,好孙女,一个二个,全都瞒着她。
最让她来气的是,自家儿子即然与谢媛有这么一段过往,他与谢媛本是夫妻,在处理这段关系时却如此婆婆妈妈,畏手畏脚,为了一个谢媛,一再退让,连刺杀他的凶手都能轻轻放过,不予追究。
他对谢媛如此,当真是毫无所求?羡阳公主实在看不下去,裴牧之可以对谢媛不求回报,她却不能容忍自己的孙子流落在外。
羡阳长公主离开贺兰府时,得到了一封退婚书,她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去往赛神医住处。
此时,天气晴朗,谢媛正在赛神医家中,与小决在院中晒草药。
第75章
谢媛正在将草药分名别类,专心致至。满院子都是药香味。
小决蹲在地上,从竹制的箩筐中捡出一粒细小的浅杏色颗粒,然后用手肘碰了碰他身边的谢媛,“娘亲,这是什么药?”
谢媛瞄了一眼,想也不想便答复道:“这是半夏。”
小决歪着头问:“有什么用呢?”
“半夏可去心下水,与厚朴、杏仁等物一起使用,可以止咳化痰。”谢媛见小决听得认真,将手中的活儿停下,准备逗一逗他,“有时药也是毒,你要是以后见哪个人话说得太多,不顺耳,便给他吃半夏,他就说不出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