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蛇[女尊](86)+番外
“若不是你提议修建河堤,扩大了纳水能力,其下沿岸地区怕是都要遭殃了。”女帝叹了口气,“朕是怎么也没想到,今年的雨水会降那么多。”
宋观清谦虚道,“天灾难预料,下官也被突如其来的暴雨吓到。”
“子舟莫要谦虚,老朽可是从家女信中得知,你日日让人测量降雨量,及时反应过来雨势有问题。”
柳学士笑盈盈背着手从圣上身后走了出来,两年不见精神依旧,身板硬朗,慈眉善目中是藏不住对宋观清的喜爱和骄傲。
宋观清作揖,“柳学士。”
暖阁毕竟不是谈事的地方,宋观清听着女帝和柳学士闲谈跟着来到了正殿,扑面而来的龙脑香闻的人神清气爽,昨夜困倦的疲惫一扫而空。
宋观清本以为圣上会同她谈论清河县救灾的具体事宜,不然也是这些年在清河县当职的感悟如何,不曾想竟只是说些无关痛痒的闲话,与柳学士闲谈着近来书中所感。
离了公事宋观清的话不多,大多是静静听着她们说话,偶尔被点到应上两句。
大殿内满目耀眼尊贵的金色,柱上缠龙栩栩如生,无不透露着帝王家的威严霸气,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按理说圣上面前应当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可宋观清总是忍不住出神去想在外等着她的小蛇如何,她不在边上陪着没地方靠难不难受,炭火是否烧的足够暖和,小蛇会不会在想着她什么时候回来。
“宋爱卿。”女帝一声呼唤拉回了宋观清思绪,帝王的双眸含笑中带着审视和深不见底的漩涡,启唇说道:“朕同柳学士交谈后认为你这样的人才不应该埋没在清河县,愿不愿意调来京城为更多的百姓做贡献?”
一句话将宋观清高高架起,去,便要离开家乡,并非宋观清心意。不去,是否心无百姓。
后背沁出薄汗,地龙的温暖在此刻成了炼狱般的炽热。
宋观清撩袍跪下,不做拖延委婉道,“陛下恕罪,京城虽好,但臣离不开清河县。”
“清河县乃至周边的县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需找对方法假以时日,定然能将生产水平追上全国平均。”
“爱卿,朕想让你来京城,来朕手底下办事,你倒是又反将一军,来找朕讨要东西了。”女帝笑着摇头,“朕登基不满五年,前朝遗留下的烂根才刚拔除,稳定住了京城的局势,确实对偏远县城的规划有所欠缺。”
宋观清微微抬头,目光落在了圣上搭在膝上转着玉珠的手。
只听圣上又道,“你来之前朕和柳学士商讨过,每个县的地貌不同,适宜的发展便不同,只可惜我们久居京城不曾亲眼目睹,不知道爱卿是否愿意接下责任,替朕分忧啊?”
要说刚才如走钢丝,现在的宋观清胸口仿若绽放一朵朵炫彩的花,忍耐着喜悦,叩谢道,“旦凭吩咐。”
“柳学士说的果然没错啊,你啊,满心满眼造福家乡,清河县能出你这样一位官员,是清河县百姓的福气。”女帝亲自俯身将宋观清扶起,“其实朕还有一事要爱卿协助。”
女帝和柳学士对视了一眼,卸去伪装的帝王流露出疲惫,幽幽叹息舒不尽心中郁闷。
“前方传来情报古月军队多次试探我国边境,两方发生了大小规模的摩擦不计其数,古月国主到底是何所想还不得而知,但朕要做出最坏的打算。”
打仗一词最不愿见,宋观清刚喜悦的心随着话语一点点沉了下去。
“朕需要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担任军队后勤,维持物资运输顺利送达驻扎地,思来想去那片地方与清河县不远,爱卿又与周边备战县县令交好,只有你才能担此重任。”女帝真情流露地捂住了宋观清手。
年轻的帝王上任以来处理内忧外患,无数双眼睛盯着那个宝位,如今边境试探的摩擦是对统治者的探底,退缩便是挨打的结局,出拳便要砸中要害,不可出一层纰漏,也难怪女帝面露难色。
倘若边境失守,那么首当其冲受到波及的便是临近边境的清河县,西岭那条山脉挡不住乌泱泱的掠夺,受不住烈火炮弹的重创。
宋观清深深吸了口气,后退一步,心中早有抉择。
第四十八章 “小蛇要永远跟在主人身边……
大片的青翠竹林随着风动发出窸窣响动,青色长衫男子顺着鹅暖石小道看到了尽头一间竹屋。
男子容貌艳丽眉眼多情,探寻到什么步伐快了起来向着竹屋跑去,那双赤色的眸子满是相逢的喜悦。
竹门推开,院中栽的棵枝叶繁茂的树下摆着个摇椅,摇椅轻晃,飘飞落叶栖在女子身上。
青九视力不佳看的模模糊糊,却能通过气味感知到对方是谁,红唇扬起,语气透着小小委屈,“怎么到这里来睡觉不告诉我一声,害得我好找。”
靴子踩在堆满落叶的地上发出沙沙声,随着两人距离的拉近青九视线逐渐清晰,对上浑浊慈祥的双眸时愣在了原地迟迟没能上前。
“你是谁?”青九蹙起眉头。
眼前的老妇人盘起的白发中掺着黑发,陌生又熟悉的五官周围布上了皱纹,俨然是垂暮之年。
老妇人动作缓慢坐起身,理了理膝上的毛毯,笑着看向他,“终于等到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