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寒门农女(27)
“喜欢,都喜欢”,刘氏道,自己生的孩子,哪有不喜欢的。
蔡氏一改往常,对刘氏热情了许多,瞧着刘氏的肚子,“你呀,总算做了件像样的事,肚子争点气,别又生出一个赔钱货。”
“还有你,桂花她娘,这肚子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老三年纪轻轻的,又没毛病…。”
三婶皱着眉虚笑,“我看二嫂这怀相,八成是个丫头片子,呵呵。”
丫头片子怎么了?有本事你也怀一个,初夏看着三婶的那笑就不舒服,“三婶,你什么时候也生一个妹妹啊?”
“快了,你三婶到时候给你生一个弟弟”,蔡氏今天可能是心情不错,竟接上了初夏的话,张老爷子也高兴的喝了两杯酒。
贫穷的农家,怀孕的女人也没有多麽娇贵,刘氏平日里的家务活都在做,只不过初夏也会在一边尽可能的帮忙。
今天是约定好交绣品的日子,刘氏把做好的绣品拿出来,收绣品的人驾着马车,除了收绣品外,还收一些别的东西,然后在转手卖出去,赚一些银子。
“您看看,这是十条手绢,最近有些忙,做的有些少”,刘氏像往常一样拿出了装手绢的小篓。
收货的人拿过去看了,基本没有问题,等翻到手绢的最底下,发现了两个荷包,拿出来一看,样式还不错,“这是你做的?”
“不小心把这个放里面了,这是我给小女做的。”
“这荷包做的不错,除了这几个,还有别的吗?”
刘氏回道,“没有了,也就做了这几个,怎么了?”
“我看这款式不错,样式也新颖,现在有钱人家,都喜欢配带荷包,我就想把你这荷包一并收了,每个四十文,你看怎么样?”
手绢每个才卖十五文钱,这个荷包可以卖四十文?但手绢的成本低,荷包是需要用到布料的,虽然荷包的价钱高,刘氏没有把这两个荷包卖了,因为本来这两个荷包就是专门给初夏绣的,和收绣品的人说了,如果这个绣品真的能大量收,以后自己可以考虑绣这个。
第四十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你要有弟弟妹妹了?”柳翠翠问。
“大白,这里”,初夏呼叫着在远处打滚的大白,大白听到呼声摇着尾巴立马跑过来,初夏摸着大白的头回答,“对呀。”
柳翠翠的家里孩子众多,她又是家里的老大,什么事情都要让着弟弟妹妹,有的时候,她其实很羡慕初夏,“其实我有的时候还挺羡慕你的,家里兄妹少。”
“是吗?我倒希望自己能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
人可能是越缺少什么,就对什么更渴望,前世的初夏,在父母离开以后,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有的时候比较忙,她的童年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度过,有的时候,她很羡慕那些有兄弟姐妹的邻居,而这一世来自刘氏和张安民的爱,温暖了她,即将到来的弟弟妹妹,还让她有点小兴奋呢。
带着大白回家,刘氏将绣好的荷包给初夏,顺便就讲起了有人要收这荷包的事情,初夏拿着荷包对着刘氏道,“娘,以后咱不做手绢,改做荷包吧,荷包的利润比较大,只不过那个人和你说的一个荷包四十文太低了,咱到时候不卖给他。”
刘氏不是没有想过,“虽然说这荷包卖的价格高,可是成本也高,你看做这需要不少的布料,再说,这卖谁,能不能卖出去还是个问题。”
“这个娘就不需要操心,到时候我来想办法好了。”
家里又是孕妇又是伤员,张安民捕鱼和抓野味更勤了,可大多数都是拿到镇上卖掉了,没办法,蔡氏要求的,毕竟三叔之前把家里的积蓄都花掉了,还欠了一屁股钱。
本来因为之前的事情,刘氏就刻意疏远了三婶,也知道三婶是个什么品行的人,三叔躺了一段时间,张老爷子就同蔡氏商量,“等老三好了后,就让他跟着老大去打短工,或者跟着老二去打野味或者学点木活。”
“那可不行,老三是当官老爷的人,怎么能做这样的活”,蔡氏道,还想着以后三叔能当官发财呢。
“怎么就不行了?”张老爷子是真的发火了,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碗跳的老高,“都是你给惯的,你看老三成什么样了?谁让他把那教书先生那活给撂了,现在想回也回不去,现在家里什么情况,他亲家追上门来要银子,我老脸都给丢尽了,不干活,怎么还银子,老大老二能干,他就不能干?”
蔡氏见张老爷子发火,咧缩了下,“我不是那个意思,这不是老三从小读书,没干过这些活麽,我这不是担心嘛。”
三叔张安仁压根就没想干这些活,这些活他也瞧不上眼,村塾教书先生那活,在他撂挑子不干之后,有一个邻村的老先生顶上了,所以现在是不好回去了,即使想回去,他也张不开那口。
“和你说话呢,你听到没?”
“你瞎嚷嚷什么?”张安仁冲着三婶道,“你和娘说,这些活我不干,等我伤好后,我自然会想办法赚钱。”
“我不去说,要说你自己和娘去说,最近二嫂怀孕了,娘正看我不顺眼,我心烦着呢”,三婶正在收拾衣服,把衣服一扔,“说的好像怀孕就靠我一人似的。”
张安民这边是一边欢喜一边忧,喜的是刘氏怀孕了,忧的是家里穷,条件不好,这以后家里人越来越多可咋整,他并不知道现在刘氏手里有近三十两银子,他们家已经是桃花村的富豪。
刘氏手里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银子,她将银子藏好,也没有声张,先不说外面的人,就算是家里人知道了,也迟早被惦记了去。
其他几人都精着呢,所以刘氏还是和平时一样的花销,万一遇上天灾人祸生病啥的,这银子用处可就大了。
初夏找刘氏要一两银子,刘氏看着她,“你要这么多的银子做什么?”几文钱的银子还是给她买个葫芦串的,平时孩子也不找她要银子,她得问问清楚。
“我得给我弟弟妹妹买些好吃的”,其实就是想买点东西给刘氏补补身体,“前些日子不是和娘说了吗,我算了下,绣荷包还是可以挣钱的,那总得给点银子给我买原材料吧。”
在初夏坚定的眼神下,刘氏还是给了初夏一两银子,嘱咐她收好别弄丢了,初夏收好钱后,就准备和张安民一起去镇上。
第四十五章 生意谈成
到了镇上,父女两人还是像往常一样,先去市集摆摊卖了野味,才去买其他的生活用品,初夏和张安民说,刘氏交代自己办点事情买点东西,张安民也就没有说什么。
先去了彩蝶轩,这是镇上一家卖首饰的店,店名不错,除了卖些首饰化妆的东西外,还卖一些手绢荷包等,大体都是女人用的一类,这店还是听三婶说起的,初夏就记住了,特地找了过来。
“你好,掌柜的,我想问一下,你这里收这种荷包吗?”初夏将荷包掏出来。
掌柜的从柜台后走出来,瞧了初夏一眼,“走,走,哪里来的小孩子,我们这里不收这种东西”,很不耐烦的样子。
这时候的店里有不少的女子在挑选东西,离着初夏比较近的穿紫衣服的女子抬头看了这边一眼,也注意到了初夏手里的荷包,但却并没有说话。
“要不您再看眼…。”
“赶紧走,别挡着我做生意。”
“初夏,咱走吧”,张安民拉着初夏走出了店,“这里不收这个,咱去别处试试。”
两人刚走出去没多远,后面就有一个人追了上来,“前面的小姑娘,请等一下。”
初夏回头,用探究的眼光看着这个紫衣女人,认识?
来人正是刚才在彩蝶轩里的女人,她笑着走上前来,“小姑娘是要卖这个荷包吗?我觉着挺喜欢的,卖给我怎么样?”
“不好意思,我不是只卖这一个,我娘是在家里做这个荷包的,我想找的是一个能长久收购这种荷包的店铺”,初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