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寒门农女(4)

作者: 慕容素锦 阅读记录

早年没考中的张安仁在村里的私塾当教书先生也没几个钱,平时的农活他也不怎么干,老头子老太太疼爱呗,导致老三一家就有点懒,这每月的月钱都是各房单独交给老太太的,大伯母以为每家每月都是交的一样的,有一次无意中听见老三夫妇的对话,才知道两家根本没交月钱,虽然没交,但是花在他们身上的钱却不少,变相的就是老大和老二在养着老三一家。

这大伯母能不生气!可也不能去找老太太讲这个理,这明显就是偏着三房了。

大伯母也将这件事告诉了刘氏,拐弯抹角的希望刘氏去老太太那里闹一闹,要不就不交,要不大家都交一样的。

刘氏虽然人不是很精明却也没有那么傻,当时就笑笑找个借口干活去了,老太太就是要偏袒三房你能咋办?

大伯用胳膊肘拐了下大伯母,让大伯母不要再说话,“吃饭,话咋那么多,吃完饭给栓子洗澡。”

这时候老太太蔡氏笑了一下,鲜少见的给张安民和初夏又加了点粥,这在她穿越来的这十几天里还是头一次见,往常这加餐大多数都是加到三房,少数加到大房的。

“老二啊,你明天早点去地里干完活,拿着工具去河里面捕几条鱼回来,要是时间再多点,就去林子里砍两棵树回来做个木柜。”

“行,娘,明天我忙完就去。”

好吧,原来是有所求,张安民会干农活,打猎捕鱼做木活也会,可以称得上十项全能了,怪不得老太太这么好,还会给她们加餐。

但是不吃白不吃,这粥虽然稀了点,但好歹能塞点牙缝,初夏抱起碗,哧溜一口,誓死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吃完饭了,人就散了各回各屋,烧火做饭都是三家轮流来的,这次刚好轮到张安民一家,等到刘氏进厨房收拾完,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

初夏一家住的偏房里面虽然值钱的东西不多,但是被手脚麻利的刘氏收拾的很干净,里面隔开了一个小房间,初夏就住在小房间里。

夏天这么热,不可能不洗澡洗头,但是在古代,洗澡洗头却不是个容易事。

她还记得之前当她提出要洗澡的时候,刘氏就从井里打了一满桶子的水,将她脱了个精光丢进了木桶里,而木桶就放在院子里,本来栅栏就矮,院子外边路过的人都可以看得到。

她顿时满脸通红,虽然身体还跟个豆芽似的,没有发育,表面上是个六岁的女童,可是她的心理年龄已经二十好几了,这样很丢脸很难为情!

她也是要脸的好不好!

于是她和个壁虎一样扒着木桶一动一动。

“怎么不动了?不是要洗澡吗?”刘氏看着她那搞笑的动作问。

为了图方便,张家的几个小孩都是在院子里洗澡,但至从上次之后,初夏决定,要为自己争取不在院子里洗澡的机会!

“娘,可不可以不要在院子里洗澡啊?”等刘氏忙完进了屋子,初夏就开口问道。

“怎么了?为什么不想在院子里洗澡?又方便又凉快。”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我是大姑娘了。”

刘氏叠着刚收进来的衣服,“大姑娘?大姑娘这是害羞了吗?那你想在哪里洗?”

“我想在我房里。”

“你房间本来就不大,放个木桶地方就更小了,打水也不方便。”

旁边坐着的张安民听见母女两个的对话,对着刘氏说道:“闺女大了,这以后是要注意点,想在屋里洗就在屋里洗,爹负责给打水。”

“谢谢爹”,初夏嚎了一嗓子。

“瞧把你给美的”,沈氏用手指点着初夏的额头。

张安民的力气比较大,而初夏用来洗澡的木桶本来装的水也不多,倒也不是特别麻烦,只不过中途被老太太蔡氏给看见不免有唠叨了两句,说又是在瞎折腾,张安民只是笑笑。

终于不用在露天洗澡了!

第五章 初夏一家

村里的人家一般洗澡都用皂荚,有钱人家才用猪苓,猪苓里面是加了香料的,用后可以除臭留香。

张家用的也是皂荚,采摘的是皂角树上的果实制作而成,初夏用的并不是很习惯,但有总比没有好不是。

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虽然衣裳上补丁不少,但总得来说还算干净。

农村的晚上比白日里要凉快多了,热气都散了去,初夏洗完澡,就进了右边刘氏与张安民的房间,此时刘氏正点着煤油灯在纳鞋。

“洗完澡了?”刘氏抬头说着,伸出手给初夏整理了下被卷起来的衣襟。

“嗯,脏衣服我已经用桶装起来了,娘,你是在给爹做鞋吗?”初夏看着刘氏手中那一双大大的鞋底问着,小身子一翻就爬上了床。

“不是,这些鞋是要做好,拿去镇上的集市卖的。”

初夏一看,果然旁边还有好几双没有动工的鞋底。

男主外,女主内,初夏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古代妇女有多么不容易,除了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外,还要从事大量的家务劳动,做饭、喂鸡、采桑叶、织布、纳鞋等,还要和男人一起从事田间劳动。

就像刘氏,白天除了日常的洗衣做饭打扫,还要织布绣花,织来的布不仅给自家缝制衣服,其余的则是出售给家庭增加收入,晚上则要做鞋缝补衣服等。

初夏脚上穿的这双新鞋就是刘氏前几天新做的,初夏偶然见到了制作过程,首先要搭起袼褙,袼褙是用碎布或者旧布糊成的厚片。选一个平的木板,用浆糊糊上一层纸,然后把碎布或旧布一层一层糊上,糊个四五层,阴干取下,将鞋底和鞋帮的鞋样画在袼褙上,用剪刀剪好,纳鞋底和鞋帮,用锥子,针线等为工具,使麻线将袼褙固定在一起,纳成名为千层底的鞋底,上鞋帮,一双鞋就做成了。

她脚上的鞋子,刘氏都做了好几天才完成,现在做大人的鞋子,肯定更花时间和功夫。

“娘,一双鞋子能卖多少钱啊?”

“咱农家人纳的鞋,按往常集市上的价,能卖到二十文钱一双。”

“才这么点?”

刘氏加快着手中的活,早点做完也就能少耗点煤油灯,“已经不少了,有的时候价格更低呢。”

这明显是付出的劳动和收获不成正比嘛,初夏心里想着。

屋外响起了脚步声,两个人同时向外望去,就看见张安民进了屋,反手将门给带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从怀里掏出了东西,一股香气扑鼻来而。

“哇,是烤红薯!”

“看看这是什么?”张安民说着又从兜里掏出了两个煮鸡蛋。

还没待初夏叫出声,刘氏就将张安民往自己的方向一拉,“你拿家里的鸡蛋了?这鸡蛋是要卖的,娘每天都要数的,要是娘知道了,还不得说咱们。”

“放心,这不是咱家的鸡蛋”,张安民回道。

“那你是哪里来的鸡蛋?”

“李大姐家的儿子不是要娶媳妇,之前不是请我帮忙打两个柜子,刚才吃完饭我去村长家,回来路过她们家,李大姐为了感谢我,硬是要塞给我的,要我带回来给丫头尝尝,我推辞不过就收下了”,张安民将两个鸡蛋递给初夏,然后将烤红薯放到小桌上。

初夏接过鸡蛋,咽了咽口水,还没剥开鸡蛋,仿佛就尝到了鸡蛋那鲜美的味道,在农家这鸡蛋也不寻常,普通的农家人即使家里养鸡也不舍得吃鸡蛋,经过这段时间的吃糠咽菜,这鸡蛋真是让人垂涎,但是她还是将眼神看向了刘氏,“娘,这鸡蛋我可以吃吗?”

“吃吧吃吧”,刘氏看着她那眼巴巴的样子,笑了。

初夏拿起一个鸡蛋朝着桌角一磕,小手三下五除二的剥开蛋壳,露出光滑充满着诱惑力的蛋白,一口咬下去,香味在嘴里四溢,满满的幸福感。

等初夏吃完一个鸡蛋,满足的拍拍肚皮,张安民端过来一杯水,看着初夏吃的开心,憨厚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慢慢吃别噎着,还有一个。”

上一篇: 寒门夫妻 下一篇: 你见过这样的村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