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后在后宫摸鱼总被抓(21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知兄台可能懂?”司云琴接过话:“你的风骨,也是建立在我大昭无数百姓之上的风骨,瞧不起平民百姓,你以为你是谁。”
奚风雨的话还是有礼貌得多,司云琴倒是直白许多。
“好,不愧是司空之女。”司云琴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谁,可不就是她爹的冤种兄弟之一么。
温乐游看向奚风雨的眼神也亮了许多:“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得好啊。”
奚风雨对温乐游微微躬身:“学生亦不过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师长名张载,如今已经离世。”
“如此之人吾等竟从未听过,可惜了可惜了。”温乐游感慨道。
奚风雨回到自己的位置,不曾有半分逾越。
另一名世家子弟也出列应和了奚风雨的话,司云琴在旁边听着,抬眸看向那人,一身浅蓝色儒袍,气质温和,此人在她眼里才谈得上世家子弟。
世家的风骨不可丢,但风骨不是高傲,清高不是傲慢。
传承几百年的世家自有他们的长处,司云琴也敬佩那些真正的世家子弟,但如方才那位那样,只会狐假虎威的家伙,她可就没有半分客气了。
之后的那几个世家子弟倒是会说话许多重新将好感拉回来了。
今日这殿试还是挺精彩的,沈言心就出了几道题,让考生挨个回答,考儒生的时候司云琴听不过去忍不住插嘴,导致后面的考核都成了辩论。
原本还紧张的武生们都没有那么紧张了。
后面司云琴不插嘴了,儒生自己辩论了起来,之后武生考核也成了这样。
反正原本应该很严肃的殿试,变成了现场辩论赛,差一点就成了头脑风暴了,司云琴闲下来的时候又忍不住胡思乱想。
沈言心看着司云琴好像在放松自己,很好奇这家伙又在想什么。
司云琴可不知道沈言心在看自己,她就是单纯的偶尔放空。
沈言心一边听着辩论,一边观察小狐狸,倒还挺忙的。
好不容易等殿试结束了,考生退出考场,之后就要宣布排名了。
考生都在殿外候着,原本应该是在偏殿站着等的,但有些人心疼小狐狸站得累,就让所有人都坐着边喝茶边等。
司云琴和奚风雨还有荣问夏坐在一起,另一名女儒生也小心地靠了过来。
女孩叫季白,生于九月故取名季白,祖上都是务农的,只不过小时候村子里有个教书先生过去了,会教村里的一些小孩简单地读书识字,季白是唯一真的好读书的,那位先生也愿意教她,一来二去的,就学了那么多年。
后来另外几个女孩也围了过来,女孩子之间其实很容易聊到一块去,司云琴和奚风雨甚至荣问夏都是没什么架子的,荣问夏对各地的风俗还挺好奇的,毕竟她也没见过天照城外面的世界。
一起过来聊天的还有两名世家的女子,司云琴查过她们,知道她们争取这一次的机会也是不容易,毕竟世家子弟男女之分更加严重。
那些男人见女孩子们相谈甚欢,倒是挺尴尬的,寒门武生倒是还能聊到一块,世家的男弟子之中有一人放下身段去和他们搭话,气氛终于没有那么紧张了。
等了约莫一个时辰,才看到一名太监端着圣旨过来了。
一行人立刻整理仪容跪下恭迎。
这次殿试的结果,儒生和武生共有三甲,武生状元是司云琴,儒生状元倒是出乎意料的竟然是奚风雨。
司云琴原本以为奚风雨就算是再怎么出彩也得不到状元,却不知奚风雨所说的那一句触动了太多文臣的心,温乐游对她更是赞赏有加极力推荐。
太傅就不用说了,要不是司云琴执意参加了武考,他肯定力荐自己的弟子,但奚风雨在他眼里也是不错的,才华不输于司云琴。
武生二甲则是另一个叫安承言的青年,溪南安家,也是将门之后。
三甲是那个叫莫远的少女,年纪和司云琴差不多,不爱说话,但确实是个奇才,司云琴记得那天考完也有不少人夸赞他,比吴歧路在行军打仗上更有天赋,但真的不爱说话,司云琴和她都搭不上两句话。
吴歧路倒是排到了第五去了,荣问夏第六。
儒生二甲不出意外还是世家子弟的,三甲也是。沈言心如今还是不能不给世家面子。
不过剩下的人她自然有她的安排,排名靠后日后安排的官职不一定就是无关紧要的。
这中间可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终于出了成绩,之后就是授花游街,司云琴想着自己要带着大红花去游街,又开始头疼了,她还不能拒绝,毕竟游街只有状元有这个资格。
要是直接说她拒绝去多少显得有点不知好歹了,但司云琴真的不想胸前戴着大红花去游街啊!
当然她不想也没什么用,已经有宫里的宦官过来领着他们去换官袍了,那状元郎的官袍也是一身红艳艳的,也不知道是沈言心早有预谋还是如何,总之给司云琴那一身官袍格外的贴身,穿上好既有身为状元的意气风发也不失女子的美感。
总之就是一句话,还挺喜欢。
第124章
司云琴骑着高头大马胸前戴着大红花, 从玄武门而出,身后是举着牌匾的侍卫。
奚风雨和她差不多,两人苦笑了声, 只能继续策马前行, 奚风雨的官袍和司云琴的还是有些不一样,但也大差不差的。
宇文栖玥带着其他人在主街的茶楼上寻了个好位置, 这两位状元是谁的消息在刚刚出来的时候就传遍了整个天照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