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后在后宫摸鱼总被抓(232)
三万兵马瞬间成了各自为战,而对方却进退有序,景渊看出来想阻止但挡不住领军的元帅刚愎自用,全然不听他的。
景渊最终只能带着荣王世子从山间小道逃窜离开。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还是被人拦截了,景渊看着面前骑着高头大马手执红缨枪的少女。
少女在月光下身穿红甲,面色冷峻,她脖子上有两道纵横相交的伤疤,看起来狰狞恐怖,像是缠在脖子上的枷锁。
她的身后是同样的女兵,每一个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意。
景渊从不知道大昭什么时候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女军。
他想到了天照城那位,也想到了司空府那位,也许真是二人的手笔吧。
“此路不通,世子请回。”少女的声音和她的面容全然不同,那张脸上还有些尚未完全长开的稚嫩之感,可声音却沙哑难听至极。
景渊长长叹了口气:“敢问阁下乃是何人麾下?”
“破云军。”
破云之名乃是司云琴所取,她说终有一日所有破云军都会破云而出,让天下人看到她们的风采。
“景渊记住了。”景渊自认这一战他败得彻底。
而后景渊带着世子再次掉头,可这一次他心里同样没有底气,此处山路崎岖,能选择的道路很多,但能逃出生天的道路仅三路。
在一处看到那月光下的红衣之时,景渊苦笑了声:“世子,今日景渊无能了,恐怕无法护送世子离开了。”
“景先生,我家主上让我替她传句话,良禽择木而栖,万望先生三思,若是第三次再遇,破云军不会再留手,世子的生死在先生手中。”司饶沉稳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先生,她们要我死?”世子在车中也听到了,声音都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世子,从我们起兵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生死一线了,如今世子竟还看不透么?”景渊的声音透着一丝丝的失望。
他确实是受世子知遇之恩,才得以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本以为世子会是良主,却终究不过是扶不起的软弱之人。
“我家主上说了,先生之才理应载入史册名垂青史,而非作为乱臣贼子死于乱军之中。”
景渊闻言苦笑了声,这背后之人似乎也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
他从马上下来,对司饶作揖:“敢问统领,破云军是哪位将军麾下。”
“顾元帅。”
景渊心头一震:“原是顾将军麾下,失敬。”
“先生可是考虑好了?”司饶再次问道。
“在下愿为顾将军所用,只请统领放世子一条生路。”景渊叹了口气,认命了,世子于他有恩,若是能救世子一命也算是还了他的恩情。
司饶下马,对景渊做了个请的工作,而后又严肃地纠正他:“我家主上并非顾大将军,先生慎言。”
这倒是给景渊弄迷糊了,但司饶并不打算给他多做解释。
“至于世子,吾等自会护送世子回天照,先生放心主上说了,世子自会性命无忧。”
景渊还想说什么,但如今的情形根本没有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劳烦。”
这一夜之后,大昭传遍了破云军的名声。
无论是在对抗荣王叛军,还是攻破南方三国的战场上都有破云军的身影,而破云军又只收女兵,倒是成了大昭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论的热点对象。
加上长离帮忙大肆宣传,大昭百姓之间逐渐流传了不少破云军的故事。
而朝堂之上,原本也在讨论这一支一夜之间出现的军队,直到顾东流大将军的一封信函传到了天照朝堂之上,才揭开了谜底。
但也因此有了另一个争论。
“最近坊间有女主天下的传闻,传得沸沸扬扬的,大将军此时又派出这么一支军队,野心昭然若揭,不可不防啊。”
附和的人居然还不少,看起来这些人是真的忌惮顾东流。
沈言心难得笑了声,她坐在龙椅之上,转动着指尖的扳指。
“刘大人,坊间传闻尔等苦读数十年圣贤书之人竟也相信?若说女主天下,本宫此刻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的是传国玉玺,怎么就不能是本宫呢?”
“刘大人到底是想说大将军,还是想说本宫?”沈言心冷声说道。
那位御史台的刘大人连忙跪了下来:“臣不敢,只是大将军擅自养兵,不得不防其拥兵自重啊,太后三思。”
“拥兵自重?诸位不是瞧不起女子,甚至本宫开启女子科考之事,诸位不是言之凿凿女子不堪大用,如今不过是一个全部由女子组成的不堪大用的破云军,诸位就如此忌惮了?岂非自相矛盾?”
“区区女军,诸位不必放在心上,本宫已经命人去往各地破云军驻地,日后破云军归入军籍。”沈言心淡淡地说道。
“太后三思!”
“此事不必再议,赋税改革之事如何了?”近日前方捷报频传,沈言心也算是真正地松了口气。
对于司云琴送给她的这一份生辰大礼她也着实是意外。
小狐狸竟然用一年多的时间培养出这样一支军队,更重要的是顾东流竟然愿意帮她。
沈言心开始好奇,她的小狐狸到底做了多少事。
可想着却也忍不住思念了起来,久别不见思念就像是心底的野草,一点春风就能让其疯狂生长,无可遏制。
第135章
一切都在好转, 荣王世子被破云军押解回天照,荣王主力军节节败退,南方五国除周国称臣, 其余四国被司岩逐个击破。
唯有西南已经十日不曾传回战报, 沈言心看着那些好消息却并没有什么欣喜之色,反而有一种不安萦绕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