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运三岁小郡主(223)

作者:吾彩 阅读记录

郭石追问:“殿下,那两个小沙弥如何处置?”

十一皇子:“先带回京中,看管起来,听候发落。”郭石应是。

十一皇子带着驸马程远下山,骑马回城。

进宫之后,直接去见了承武帝和太子,把云居寺发生的事,如实禀报给二人。

太子蹙眉:“一横?这是何意?”

话虽如此问,太子心中却隐隐有了一些猜测,可这种事情,他没有证据,不敢随意揣测,免得有诬诟之嫌。

承武帝却是没有丝毫避讳,猜测起以一横开头的字来,以手作笔,在茶杯里沾了些茶水,在桌上划拉起来:“‘壹’字,大皇子的‘大’字,太子的‘太’字,都是以横开头。”

太子不等承武帝说完,急忙打断,摊手道:“父皇,儿臣冤枉,您瞧见了,儿臣最近忙政务忙得团团转,可没那功夫去杀人,且儿臣也没有理由去杀他。”

见太子语气惶恐,忙不迭撇清他自己,承武帝看了一眼太子,语气有些无奈:“老大,朕当然知道不是你,朕就是从你里这开个头而已。”

太子当然知道承武帝不会怀疑到他身上,可有些话该说还是得说,有些姿态该做还是要做。

他笑了笑,“父皇明鉴,父皇请继续。”

承武帝继续猜:“贰皇子的‘贰’,瑞王的‘瑞’,也是一横开头。”

太子,十一皇子,还有驸马程远都默不作声,无人应话。

承武帝也不介意,接着在桌上划拉,自言自语:“叁皇子的‘叁’不是,但肃王的‘肃’是。”

“肆皇子的‘肆’,还有瑜王的‘瑜’,全都是。”

说道这里,承武帝显然失了耐心,用手把桌上的水渍擦掉,面色阴沉:“剩下的几个,都不是。”

“所以,那个了心死前留下的这一横,是在说,凶手是老二,老三,老四,他们三个之中的一个?”

这样有些武断,太子客观道:“父皇,程远只是说,一般情况下,死者最后留下的信息都是指向杀害他的凶手,但或许还有其他意思,也未可知。”

“再者说,即便死者留下的是凶手的信息,可也不见得就是老二老三老四他们。”

“也有可能是姓,像王,秦,曹,尤,这些姓都是横字开头,也有可能是名字。”

承武帝冷哼一声:“放心吧,阿桶不是说了嘛,这是权谋文,既然那个了心和尚在剧情里出现过,那他绝对不是白白出现的。”

“原本在澜真她们一家出事时,这个了心和尚还活着,此刻却突然死了,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因为阿桶的出现,逼得某些人不得不改变策略,杀人灭口了。”

太子心中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这些话是针对其他皇子,他作为太子并不好说,以免有诬陷兄弟之嫌,不光不好说,他还得反着说。

帝王心海底针,实在难以琢磨。

且陛下因为丹药的后遗症,最近的脾气时常喜怒无常,虽然他已经在极力克制,可仍旧有些阴晴不定,他可不敢冒险。

此刻见承武帝这般说,他也只是点了点头,做恍然大悟状:“父皇言之有理。”

承武帝有些无奈地看了太子几眼,也没拆穿他在这故意装糊涂,随后看向十一皇子:“你就顺着那和尚这根线,给朕朝那三个逆子身上查,看看能查出些什么来。”

“儿臣这就去查。”十一皇子应是,转身出门。

承武帝和驸马程远随意寒暄几句,便让他去给宸妃请安,程远便起身告退。

承武帝一时觉得昏昏沉沉,疲惫异常,胸口也闷得喘不过气来,便挥了挥手:“老大,你去忙吧,朕想歇一会儿。”

太子应是,等承武帝躺好,上前给他盖好了被子,随后退后两步,转身就走。

刚走出去两步,就听康元德在殿外禀报,语气严肃带着些焦急:“启禀陛下,四皇子派人送来军报,六百里加急。”

第75章

一听又是军报, 承武帝伸手按了按眉心,脸上瞬间阴云密布,语气中裹着浓浓怒意:“军报军报, 又是军报,这个老四, 定然没有什么好事。”

想到二皇子那封军报带来的北境消息,再一想四皇子在西南边陲, 太子眉心也是突突一跳。

可见承武帝隐忍着怒火,生怕他气出个好歹来,连忙宽慰:“父皇息怒, 六百里加急, 总好过八百里加急,好歹差了二百里呢。

承武帝看了太子一眼,有些无奈:“你还有心在这里调侃。”

太子笑了笑,转头看向门口,高声道:“拿进来吧。”

康元德拿着军报走了进来, 双手递到太子手中,又十分自觉地默默退了出去。

太子拿着军报,快速拆开, 仔细看过,双手转递给承武帝,神色有些凝重:“父皇。”

一看太子的表情, 承武帝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实在懒得看, 挥挥手:“说。”

太子眉头紧蹙:“父皇,老四军报上说,黔州一带突然出现一伙万余人的流寇, 这伙流寇兵强马壮,残暴异常,数日前抢劫了一个县城,屠杀百姓百余名,还杀了县令。老四忧心封地安危,请旨延后归京。”

承武帝直接气乐了,语气嘲讽:“好好好,好得很,原先还只是山匪,剿了这么多年,竟然剿成流寇了,人数还越剿越多。”

太子心中冷不丁冒出一个念头来,养寇自重。

可这话他不好说,当然,也不用说,陛下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一点,不然不会说出方才那句话来。

承武帝拿过军报自己又看了一遍,看完直接砸在地上:“一个两个,这是跟朕耍心眼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