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财神大人请留步[快穿](119)

作者: 念无卿 阅读记录

赵裕宁淡淡道:“没有的事,我不曾怪过母妃。我现在,挺自得其乐的。”

虽然他才十七岁,小王爷的年龄却已经及冠了。分别建府后,他以后定时定点去请安一趟就行了。

按理说太妃自己亲儿子的王府来回住天经地义,他们也必须奉养母亲。不过她不爱过来郡王府,也省了自己的事。

所以赵裕宁觉得没麻烦到他什么,只要对方不找事,以后当走亲戚也行。

“你能这样想就好。”太妃抽回手直起身子:“我这次过来,是想问你打算何时回朝任职?”

赵裕宁专心剥橘子上的经络:“辞都辞了,如何回去?”

太妃惊道:“你总不会不回朝了吧?这绝对不行!我和你大哥都以为,你是为了吸引官家的视线才假意称病辞官,否则你何必去管那什么虎羊山土匪的事,立了功正好光明正大官复原职,你可别弄巧成拙了。”

等等……赵裕宁手一顿,这信息量有点大!

他强行按捺住内心的焦灼,继续道:“我这官职无足轻重,对母妃和大哥能有何助力?”

小王爷的同胞大哥在他病时来探望过,后来赵裕宁也与其见过几次,不算讨厌他。

但那个大哥有种脑干缺失的感觉,他刻意装纨绔还是比不上天赋选手,对方在京城的名声也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招猫逗狗无所不能,性格就是骄横。

但这样的人居然在户部上班,官职比他高还比他有用。

“呵,你又何必明知故问?”太妃一脸自豪:“等你大哥成就大业,必不会亏待你的。”

赵裕宁惊得站了起来:“……”

就他?这对母子哪来的自信?!听到关键信息的赵裕宁没法淡定了。

本来小王爷谋逆罪名真假难辨,现在看来,就算不是他,他的亲妈亲哥也挺能搞事的。

只要有一人有这种心思,全家都得完蛋。

良久,赵裕宁捂着心脏,蹲在太妃跟前,拿出以前跟长辈讨要红包的姿态帮她捶腿,继续打探道:“可是,咱们有势无权出不得京,如何起事啊?”

他早就疑惑了,谋逆这种事也不是靠嘴就能实现的梦。手上没有军饷,没有兵马,怎么起事?官家为什么会信?

太妃看他终于顺眼了些,扶起他道:“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如今北方不太平,镇北侯若立大功,定能回京受赏……”

我靠,原来与猪为伍是这种感觉。

感情那个什么镇北侯想谋逆,随便画个大饼撺掇几句,说其太祖血脉会拥护他上位,他们就信了?

“……”

和太妃不欢而散后,赵裕宁赶忙回了卧房,第一次勒令其他人不许进来,不许打扰,让他一个人待着。

他在小王爷卧房处翻箱倒柜寻找许久,这么大的事他不信没有一点痕迹,必须立马找出来销毁!

可惜翻完了还是一无所获。

赵裕宁突然记起,他曾听陈伯说过,小王爷特别爱惜当年王爷赠予他的玩具,每一样皆好好收着,时不时拿出来怀念。

赵裕宁想起自己也有爱藏玩具的毛病,半晌终于从床底的暗格里拿出个箱子。

他把古代的玩具都快拆完了,终于把一支投壶箭头分成两半,随后抽出一封信。

他对着油灯读信,半晌冷汗直流,连忙把信件放火盆里烧了。

第57章 恶人当道,好人何辜

小王爷并不全然无辜。

这封信, 的确是那个镇北侯写的。

对方也深知老王爷底下长子烂泥扶不上墙,不能指望,所以他私联的重点是小王爷, 老太妃和他大哥才是明面上打掩护的。

对方想要拥护的是赵澈, 而小王爷收到这封信只是藏起来并非销毁, 是否证明他也动了心, 万一回了信自己就完了!

信上所言的内容, 有一种武将被逼急了的感觉。

身为将才却不能建功立业, 守在边境遭受番人长年累月的骚扰,想打回去可没有朝廷的指示,不能行动;就算朝廷真的下令开战了,打赢了,也很快就会和谈, 完全没有进取的心。

所以他渐渐生了野心,希望能够换一个强硬的君主, 帝位还归太祖一脉也未尝不可……于是,镇北侯挑中了赵澈。

“……”这么说的话,当朝统治者对武将篡逆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对此, 赵裕宁无法表态谁对谁错, 唯一能明确的是他们一定会失败。

史料上可没有记载这一段, 要么一败涂地, 要么还没开始就寄了。

反正也成不了, 他把信烧了避祸, 总比被探子搜出来然后抄家灭门要好。

赵裕宁边烧边自言自语:“你是傻了还是糊涂了, 与虎谋皮不是自己找死吗?就算对方能成功, 说不定他想自己上位,或者把你当傀儡呢?”

赵裕宁把信烧得只剩灰, 终于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

突然,他看到仿佛有个纤长的影子立在窗前,长长的眼睫下落下一滴泪。

赵裕宁倒吸一口凉气大叫一声,倒地不省人事。

赵风闲刚忙完回来就听说小王爷再度犯病的消息,连忙去看望。

赵裕宁是真被连番刺激后吓晕了,醒来后看到赵风闲恨不得往他怀里缩。

赵风闲连连拍着他的背安慰,待他冷静些许后才问:“两个时辰前你母妃来过,是不是她对你说了什么?”

赵裕宁屏退左右,连忙把自己发现的惊天秘密一口气吐露出来。

赵风闲也惊了惊,“原来如此。”

站在纵向的宏观角度来看,也不能说赵澈的想法错了,毕竟处事太窝囊才会有后面的屈辱可受,可惜历史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