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锋过江·短道速滑(44)
老陈教练是真的着急啊:他把陈业昂当半个儿子,甚至有培养他走仕途的意思。
结果他现在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
老陈教练气得在冰场骂他:“接力你敢再犯浑,你给我滚回省队不要在我面前恶心我了!听见没!”
陈业昂低着头,看不出来在想什么。
三月开春,春寒料峭。
世锦赛马上就到了。
第29章 勇敢
今年的世锦赛举办地是温哥华。
飞机降落的时候, 季锋正靠着窗户,懒洋洋的。
她忍不住回忆。
漫长的夏训,回忆起来都有蝉鸣嘶哑的声音, 反反复复,回荡着。昆明的夏天, 孟橙和她一起滚下山崖, 她伏在江为止的背上,除了刺骨的痛感, 便是鼻尖消毒水和雪松掺杂着的味道。
那是江为止用惯了的洗衣液, 凉凉的, 却又不失暖意。
好像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季锋的生活渐渐起了变化。
她第一次站上世界杯的赛场,第一次登上领奖台, 第一次因为比赛失利而掉眼泪。
而现在, 巧合极了,她又回到了温哥华。
似乎所有的铺垫都到位了, 就差季锋的临门一脚。所谓的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季锋在温哥华输得一塌糊涂, 转头竟然又回到了这里。
这一次, 季锋却莫名其妙地充满信心。
她正恍神,一件外套就兜头盖脸地扑过来。
铺天盖地的雪松味道, 淡淡的消毒液味儿打底。
是江为止的味道。
季锋把衣服扒拉下来,瞪了一眼江为止。
江为止正裹着个大围巾,瓮声瓮气地催她:“发什么呆啊?走了。外面冷, 套上衣服吧你。”
季锋深呼吸一口, 忽然觉得,鼻尖那股雪松的味道, 令人心安。
终于又可以比赛了。
季锋觉得自己的野心,蠢蠢欲动。她迫不及待地站上冰场,去争取那些失去的荣光。
这种蓬勃的野心,让她在冰场上,都觉得热血沸腾。
光束是炽热的,镜头对准入口。
解说用抑扬顿挫的声音介绍着入场的选手,官方解说用英文念出季锋的名字,她走进场,对观众席和镜头分别招了招手,露出一个笑容。
“这是我们的小将季锋,本赛季她成绩稍有起伏,不过,这些失误也是瑕不掩瑜。我们仍然可以称她为我国短道速滑中长距离的未来吧?”解说老周仍然是充满激情的声音,不过却给搭档递了个话儿,“您说呢?周老师?”
周七河把话筒的高度调整了一下,才接话道:“季锋是个执行力很强的孩子,基本上,只要她自己把想法捋清楚了,比赛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她会把战术执行得非常好。”
这次世锦赛,央台请到了世界冠军、短道速滑的标志性人物周七河,来和老周做搭档。
老周当年也是非常崇拜周七河的——在他初出茅庐之时,正是周七河的出道年,基本是看着周七河从青涩新人升级成短道大魔王的。
现在周七河来跟他搭档解说,他真是有点儿紧张。
趁着热身的时间,老周打算先聊点闲话来热场。
“按您的说法,季锋在前两站均出现了比较大的失误,您觉得是她的比赛思路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周七河沉吟片刻,才开玩笑道:“你不要给我下这种语言陷阱啊。”
解说老周不好意ῳ*Ɩ 思地笑了笑。
周七河才分析道:“每个运动员的状态都是千变万化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发挥。我当年比赛的时候,还有孟橙比赛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心理状态非常重要!不过我可以看出来,季锋这次的精神面貌非常积极,可能已经自己调整好了。”
“那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季锋这次的表现咯?”
周七河是粗中有细的人,虽然看着大大咧咧,却是个讲话滴水不漏的人。
她打了个太极,四平八稳:“你永远可以相信我们中国的运动员啊,我们期待每一位选手的精彩表现,因为只要勇于挑战自己,就是一种胜利。”
老周这位经验丰富的解说员,也不得不佩服周七河的说话之道。
说话间,运动员就上冰场,在各自的赛道上站定。
1500 米的final a 的决赛就这样徐徐展开。
发令枪响,运动员慢慢出发,争得不算太凶。
长距离的体力分配很重要,几乎没有人会把自己的体力放在前半段,除非有人打配合玩套圈儿。
季锋选择的位置是第三名,进可攻、退可守。
三名韩国选手则是呆在队伍后面。
领滑的是橙国选手梅琳,一个全能型选手,体力尤其好,算是欧美猛女滑法的代表。
不过梅琳的滑商不算太高,季锋就忍不住想钓一下她。
才第二圈,季锋蹭蹭蹭加了两刀,就冲上去了,直接上到一位。
梅琳当然就急了,赶紧跟着加刀,也不管什么体力分配了。
季锋用路线压制着,并没有把速度提得太快,因而也就没有特别大的体力消耗。
进入第三圈,季锋开始加速,把优势扩大,梅琳更着急了,在后面疯狂加速跟,一会儿走外道,一会儿想切内道,季锋压了她一圈,等到第四圈的时候,用余光看了看,后面梅琳已经落到了第三名。
一顿操作猛如虎,梅琳反倒是把自己的位次丢了,让蓝国老将钻了个空子上来了。
季锋觉得,现在可以把位置让开了。
她放了个空子,让蓝国老将上到了第一名,自己则下到了第二名。
解说老周挺费解的,道:“这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