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香奈儿的村花(154)+番外

作者:阿船 阅读记录

杨之玉说好用好用,非常舒服,补水效果好,在她直播间买三送一。

它又问,能看效果吗?

杨之玉毫不犹豫揭下面膜,凑近镜头,送上一个甜美的微笑:“亲,看到了吗?这里还有这里,脸颊还有 T 区,都很滋润的!”

那人却没有很快回复,留言滚动条静悄悄的。

下线了吗?杨之玉翻了翻,还在。

她盯着屏幕问:“还在吗?这个效果满意不?”她左右转转脸,让它看个够。

“夜礼服假面”终于回了个 OK,然后下单了——全部!

杨之玉凑近看,这女的要干嘛?确定没下错单后,只能跪谢人家。

这人又相继买了几个包,送了七八次大礼,然后默然退出直播间。

直播结束后,杨之玉问黎潇是不是你朋友?

黎潇嘟嘴,犯愁说应该不是诶,这可是你的直播号耶,可能人家看我美得过分吧,“榜一大哥”愿意花钱咯,我这个颜值本来就是男女通吃的哦!

杨之玉白眼翻到天上,警告说你最近不要和我讲话!

这个月最大的喜讯,莫过于何诺舟的项目出现实质性进展。

副县长罗良在相关部门做了工作,东塘政府愿意在农科院的项目上进行政策、资金的支持,而且今年开春后招商工作顺利,一批轻工业企业愿意入驻东塘,这样一来,困扰当地政府多年的就业问题会得到大力缓解。

东塘这种需要破局发展的县市太需要宣传自己了。借着何诺舟项目的推进,几个乡镇愿意采用新技术培植作物,还有一个乡要建立稻米基地,主打一个从种稻到收割的旅游体验,以及入股和认领一块地,农民帮你耕种,享受新农人身份。

罗良的心思更广,他想把每一个乡镇的特色发挥到最大,深耕细作,一个地区专门精心耕种一两种作物,比如他的老家桃树多,就把桃子产业细化,果汁、罐头、零食,甚至冰激凌都要做,办文化节,推出桃子吉祥物、伴手礼等周边。还有几个村是以小吃出名,油炸糕、咯吱、凉糕、懒豆腐,这些也可以形成产业链,杨柳庄就主攻油炸糕,还在村口立了个油炸糕卡通雕塑。

他告诉何诺舟,书畅不畅销再说,但一定要有行动,要有所作为,你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东塘背靠星城,交通便利,农业基地也会吸引越来越多星城的科学家团队入驻,就把它作为宣传东塘的一个突破口吧!

有了财政拨款,何诺舟团队一鼓作气,联系了农科院其他几个团队,未来要在高科技引入上成立试验区,扩大规模,夯实技术。

杨之玉回去参观过一次,才两个月的时间,他又重整旗鼓,信心满满了。

“还是罗良师兄给力啊!从家乡特色找出路!”她感叹。

“小玉,其实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你!我把你的选题策划书给了罗良师兄,他看后非常感动,才会去动员,才会有信心。要不是你一直鼓励我,愿意继续出版我们团队的小册子,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劲儿。”

杨之玉眉眼弯弯:“那照你这么说,要感谢的人可就多了,齐总、戚总、我们社长!”

何诺舟也随着她笑,笑着笑着,眼神晦暗下来,内心斗争下,还是觉得有必要告诉她一声。

“我听罗良师兄说,今年有个登海的企业要和东塘合作,主营食品方面,可能要建合资的食品厂。这还是第一次有登海的企业过来。”

“登海”两个字入耳,杨之玉浑身紧了下,她有理由不往荣善衡的方向琢磨,但很遗憾,她还是想到了他。

“荣家是橡胶产业,不做食品。”她自我安慰。

何诺舟点头,感叹:“是啊,但荣氏几乎占据整个登海,比较大的公司都有入股。”

杨之玉不想听:“你和我说这些做什么,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何诺舟笑:“你呀,心里的创伤还没好呢!瞧瞧,我只是提了下‘登海’,你就想到荣家,说明你还在意他。”

她眉心皱起来:“何诺舟,我发现你这人很奇怪!你不是喜欢我吗?我现在单身了,你不应该偷着乐吗?不好好把握住机会,还把人往火坑里推!再说了,要忘掉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我这个反应很理性,很正常,我们总要学会,面对现实,与现实和解。”

正说着,林书涵端了盘绿油油的无花果。

“杨老师,快来尝尝绿皮无花果。”

杨之玉一时语塞,问这个季节能吃到无花果?林书涵说这是去年在其他基地智慧大棚培育的,但是用新技术进行了冷鲜保存,送过来一些,我们看看能不能在咱这发展。

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杨之玉拿起一颗,扁嘴说“橘生淮北则为枳”。结果拨开皮放嘴里一嚼,好吃到想哭,她暗骂自己不争气。一种无形的钝疼萦绕心头,她太了解这种感觉,甚至已经适应这种感觉。

一种谈到与荣善衡相关的所有事物就揪心的感觉。

中午一起在基地吃饭。

会做饭的动手做,各式菜色都有。

杨之玉因为小章的缘故,偏爱辣口,就做了盘辣椒炒肉。

何诺舟还是第一次吃杨之玉做的饭,新奇又兴奋,结果刚尝了一口,就辣得说不出话来,直流眼泪。

林书涵帮忙递纸巾,说小舟最近上火严重,不能吃辣椒的!

杨之玉觉得抱歉,忙说对不起。

何诺舟咳嗽几声,笑着对她说,确实挺辣的,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没放盐!

众人哄笑,其实,他们在笑何诺舟咳红脸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