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记家的姑娘(17)完結
本来打算出来一周就回去的,桑宁把回去的票都买好了。
但是临时出了变故,变故就是张一政。
工作时间出来旅游,桑宁没敢把照片发到朋友圈,给张一政单独发了照片,证明自己请假的理由是真实的,没有撒谎。
张一政回复:“吃什么好吃的了,推荐推荐,我放假也去b市。”
桑宁就把吃饭时拍的照片发了过去,还说了自己的感受。
提前做了攻略,带爸妈去的都是比较有特色的店。
收到照片的张一政,第一时间把照片保存,然后把照片放大,在查找什么。
一张一张看完,张一政的心情瞬间变得欣喜起来。
回复道:“知道了,国庆不用值班了,既然带叔叔阿姨出去了,就多玩几天。”
“真的假的?”
“回来别忘带礼物就行。”
“放心,忘不了。”
“累了吧,早点睡。”
张一政心情有些激动,下床做了几个俯卧撑。
心情激动的原因吗,就是他发现旅游的是三个人,而不是四个人。他是从拍的吃饭时的照片,餐具上确定的。
不过心情激动过后,他有个疑问,为什么他没一起去,按理研究生的课程也没有多紧张,请几天假还是可以的吧。
情侣几个月没见了,应该会很想念对方吧,会不会是感情出现了问题。
又多了七天的假期,爸妈的意思是回吧,桑宁想的是都出来了,就再玩几天。
桑宁查了一下,决定去wh市,那是个靠海的小城市,也是个旅游城市,就是不是特别出名。
北方人从小就想去看看海。
决定了去哪里,桑宁在群里说了他们的行程,看妹妹弟弟有时间吗,也来,一家人去。
对于桑宁的这一提议,爸爸妈妈挺高兴的。
但是希望落空了,人家俩都有自己的安排了,都说和朋友约好了,要一起出去玩,什么朋友,其实就是对象。
“明天让宁宁找个银行,取五千块钱,给桑辰转过去,估计不是和朋友出去,是和女朋友出去。”
“取一万吧,给宁宁五千,这次带咱们出来,花了不少钱。”
“宁宁有钱。”
“有钱也是孩子自己的,再说咱们也有钱。”
“咱们养她那么大,上了大学,她现在有能力了,给咱们花点钱还不是应该的。”
“孩子工资也是有数的,一个月还要给桑雨和桑辰一千,手里也没有多少钱。”
“你想给就给吧,钱是你挣的。我就是想着将来要给桑辰买房子,到时咱自己买,不要他们出钱。”
“我知道你的心思,我还能干动,买房的事不用担心。”
第二天,酒店吃早餐。
“宁宁,一会儿吃完饭,找个银行,去取点钱。”
“取钱干嘛?”
“给桑辰转五千,再取点咱们自己用。”
“爸,不用了,我昨天给辰辰转了三千。”
“去取点,不能让你花钱。”
“爸,就别和我见外了。”
“那等回去了,再给你。”
昨天知道弟弟有约了,桑宁就和弟弟聊了几句,桑辰告诉她谈恋爱了,高中同学,放假去找女生。
然后桑宁就直接给转了三千块钱,还说以后每个月再多给他五百。
对于给弟弟的钱,桑宁给的心甘情愿,也很高兴和乐意。
桑辰不收,最后还是在桑宁的坚持下,才收了。还说算他借的,等他毕业工作了,连本带息还给她。
在这个家虽然妈妈有点偏心弟弟,但是对女儿也不差。只是相对于弟弟而言,有点重男轻女。
虽然妈妈偏心弟弟,但是这个弟弟却没有恃宠而骄。按理,自己应该和妹妹关系更亲近一些,但是相反,自己觉得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是弟弟。
她和妹妹桑雨从小到大,性格完全相反,她是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妹妹桑雨比较外向,亲戚们也喜欢妹妹多一些。
两人相差一岁,妹妹的学习成绩也比她好。她是中等生,妹妹是尖子生。所以从小到大,妹妹在她面前有一种优越感,也很少叫她姐姐。
考上好大学后,优越感更强,更得意了。她有时说点什么,好像在人家眼里就是你有什么资格来说我的感觉。
后来她就不说了,人家长大了,也不需要她操心了。
虽然心与心的距离比较远,但是毕竟是亲姐妹,所以上大学的时候,她做家教挣的钱,偶尔也会给妹妹发个红包,让她偶尔小小奢侈一把。家里给的生活费只够平时的生活和日常开销。
她上大学第一年还问家里要生活费,第二年她就开始自己挣钱了,挣的钱完全够自己的生活费了。她说不要家里给钱了,但是爸爸还是坚持说要给她一些。
她上大学的生活费,不是每个月爸爸给打一次,而是开学前一次性全存到卡里。
她2013年上的大学,还不流行微信转账呢,智能手机和微信也是刚刚流行起来。
她的第一部 触屏手机还是高考完,自己在火锅店打了两个月工,挣了3000块钱,花1500块钱买了一部手机,剩下的钱买了皮箱,衣服,还有一些日常用品。
上了大二后,她的古文老师找到她,让她给她孙女补补课,孙女要中考了,让她给补习语文。
她就去给补习了,补习时间是周末两天,每天两小时,不是让她白补,给钱。
补了两个月后,女孩同班的好朋友也要补习。每个周末每天她跑两个地方,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她一个月可以挣640块钱,够她一个月的吃饭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