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落尘网(52)
“你!”
陆寂失笑,只觉得这样的她格外动人,狡黠而又明艳。
姜予微见她鼻子都快气歪了,笑道:“我愿意随姑娘一同去官府验明真假,不过现在还请姑娘将朱鹭放下,此局并未结束。”
之前喊话的那名女子也大笑起来,道:“还不快还给人家?好歹也是个大家闺秀,竟然贪墨别人的东西,说出去也不嫌丢人?”
“对啊!快把弓给这位姑娘,人家还等着赢彩头呐。”
众人纷纷起哄,眼瞅动静闹得越来越大,跟在她身后的丫鬟怕回去后无法交代,在一旁低声劝阻。
“姑娘息怒啊,老爷上次说了,您这次若是再惹出什么祸来必罚您禁足半月。咱们不妨就让她试试,瞧她这幅身板,干瘪得好似豆芽菜般,只怕是连弓都拉不进。届时,您何愁没有机会狠狠羞辱她一番?”
“你闭嘴!”那女子瞪着她,又紧了紧手里的弓,恶声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丫鬟吓了一跳,缩起脖子顿时不敢再多言。
姜予微不动声色的观察她眉宇间的神情变化,心中了然。她往前逼近两步,朝那女子伸出了手,温声笑道:“还请姑娘把弓给我。”
那女子咽了口唾沫,眸中闪过一抹虚色。她别过脸看向别处,心里盘算着说辞。但姜予微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又把手往前递了递,黛眉微挑,似笑非笑。
起哄声还在不断响起,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那女子如同被架在火上煎熬。她恶狠狠剜了姜予微一眼,这才不情不愿的把榆木弓扔了过去。
姜予微一拿到弓便知道她在说谎,四钧为一石,训练有素的将士一般只能拉动二石之力,能拉到三石的少之又少。
他们用的弓箭都是特制,用的是上好的牛筋。而这把弓做工粗糙,弓弦是丝线与马鬃混编而成,根本吃不住太重的力道,不然会直接崩断。
所以那女子说重了半钧乃是无稽之谈,之所以射不中是因为准头偏离了半寸。
姜予微其实并没有学过箭术,姜翊六岁启蒙时杨氏曾给他找过一个武师傅,她只在旁偶然听到过几句要领。
之所以知道这些,那是因为小时候她只要犯错,杨氏便罚她不许用膳。园子西南角的厢房后有一颗枣树,若是饿的狠了,她和银瓶就去那里用弹弓打枣。
起初做的弹弓连石头都打不出,后面请教了街头的小子才知弦也有区别。慢慢的她也就摸出些许门道来,一打一个准。
想着,她按照记忆中武师傅教姜翊时的模样,拉开弓对准了那面铜锣。
但是铜锣实在太小,距离隔得远不说,主要的是角度不好。摊主没有在弓上动手脚,可却在这里暗藏了些心思。
因此想要射中绝非容易之事,何况是对她这样一个从未射过箭的人来说。
弓箭与弹弓不同,手臂吃力很大,一不留神便会射偏。她有些慌神,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托大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只手忽然搭在了她拉弓的手腕上,往下压了压。
姜予微一愣,发现陆寂不知何时到了她的身后,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传来,“手腕下压,腰背挺直。不必害怕,对准靶心即可。”
她的心绪莫名安定下来,全神贯注的盯着那面铜锣。按照他所说的办法调整姿势,将弦拉到最满。
深吸一口气后,紧接着松开手。箭羽急速射出,“咚”的一声击中铜锣的边缘发出闷响。
周围的百姓齐刷刷鼓掌喝彩,一时间红飞翠舞,笙歌鼎沸。
姜予微被气氛所感染,嘴角情不自禁的上扬,带着笑意下意识的看向陆寂。
第33章 周家
刹那间,陆寂心头一震。这样的她与往日的疏离客套不同,眼眸明亮澄澈,如花树堆雪,潋滟生辉,鲜活无比。
要是能把她带回去藏起来,不让任何人看到就好了!
姜予微敏锐的察觉到他眸中的异样,带着浓浓的侵略意味。顿时一股刺骨的寒意顺着脊背爬上头顶,激起层层鸡皮疙瘩。
她强撑笑容,佯装羞涩的垂眸避开他的视线,轻唤了声,“爷?”
陆寂按捺住内心的刺痒,笑意晏晏,面上仍是一派光风霁月,“做的不错。”
“多谢爷夸赞,”
陆寂盯着她的眸子看了半晌,不舍的收回视线,转而看了桑虎一眼。桑虎立即会意,挎着横刀昂首阔步的走到那提竹笼的小厮面前。
几个小厮顿时紧张起来,肌肉紧绷,神情戒备,严阵以待。没有自家主子的吩咐,他们可不敢仍由东西就这样被夺走。
然而桑虎有胡人血统,身形高大,与他们站在一起足足高出了一个头,浑身散发出冷冽的杀伐之气。
这种气势绝非是在练武场打磨出来的,而是要经过真刀真枪的厮杀,哪是那些练过几年花拳绣腿的小厮可以比拟?
才一个眼神,这些人纷纷败下阵来。
那女子双目赤红,额头青筋隐现,显然已经气到了极限,但她并未言语。
桑虎猛的将抢过竹笼夺过来,目光凌厉的扫过几人,警告他们不要妄动。
随后走到摊主面前,掏出一锭银子给他,道:“这是我家夫人的箭钱,剩下的赏你了。”
听到“夫人”两字,姜予微脸色微沉。昨晚杏容也是这样唤她,她听了刺耳,本想让杏容换个称呼,理由是自己还未入宣宁侯府的大门,当不起这声夫人。